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逻辑推理课是小学自然课的课型之一。它是当有些自然事实不能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实验来获得的情况下,先给学生提供某些客观事实,再让学生依据事实,进行推理,作出结论,然后通过实验等方式检验结论的一类课。逻辑推理课教学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2.
逻缉推理课是用既得的知识推出新知识的课型,这类课一般是首先提供事实,使学生在这些事实和自己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得出假说性的结论,后用模拟实验验证,再得出正确结论。  相似文献   

3.
《四季是怎么形成的》是指导学生认识地球上四季变化的总结课,属逻辑推理型,是公认的“不好教”的课。“不好教”的原因,一是天文知识较为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二是逻辑推理所要的客观事实,不便于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直接的观察实验获得;三是这一课的教学,要求学生熟悉有关四季星座交替、太阳高  相似文献   

4.
逻辑推理是小学自然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的特点是先向学生提供一个或几个已判断出的事实,让学生在这些事实和自己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推断出新知识。从而得出假设性结论,然后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在课堂里难以直接获得的自然科学知识,而且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现结合《太阳和太阳系》(自然第六册十五课属逻辑推理课型)谈谈逻辑推理在小学自然教学中的运用。一、运用类比法,指导学生由此及彼地认识新知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是所有的自然现象都能在教学中通过直接现察或实验认识的,象行星、慧星为什么围绕太阳旋转,就可以通过类似的方法引导学生间接地研究。在教学这课前,学生已经知  相似文献   

5.
高中物理教材不同于初中教材,前者在后者的基础上是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高中物理教学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正> "假说—演绎法"是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证明假说是错误的。可见,演绎推理是一种必然性推理。当前最流行的"假说—演绎法"模型是:某项研究从解决一个问题开始,通过逻辑推理或想象,导出一个假说,由此推演出必然的、可观察的待检验陈述,如果这些陈述被证明是正确的,就得出被确证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数学实验能够使学生顺利进行数学化并实现再创造,数学实验可以借助现代技术和手段设计出"再创造"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似乎置身于一个"数学实验室"中。学生可以观察并尝试错误,可以进行发现并做出猜想;也可以做实验,并进行测量、分类;或是设计算法,通过运算检验;或是提出假说,借助逻辑推理加以证明,或提出反例予以否定,等等。  相似文献   

8.
《日食和月食》自然第五册第16课,属于逻辑推理课型。本课教学要求是:(1)通过插图、幻灯、录音、游戏,实验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指导推理,认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2)通过实验、游戏明白道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活动的欢乐,达到乐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逻辑推理课是小学自然课型之一,它是在有些事实不便在课堂上直接通过观察实验获得的情况下,先给学生提供客观事实,再让学生依据事实,进行推理,作出结论,然后通过实验等方式检验结论的课。这类课虽然很少,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月相的成因》、《日食和月食》等,但它们有自己独特的、区别于其它课型的教学结构,应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来完成。  相似文献   

10.
一、"假说——演绎法"课型操作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为例,介绍"假说——演绎法"课型操作: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起学生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兴趣→学生身临孟德尔一对相对  相似文献   

11.
曾宝俊 《科学课》2014,(5):97-100
《蜡烛的燃烧和空气的体积》这节课陶绕蜡烛在量简内燃烧后出现进水水位高低不同的现象,通过层层剥笋式的现象剖析、逻辑推理、实验检验、过程检视等活动,探索水位的高低和蜡烛火焰大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某些现象常常是逻辑推理成立而用实验并不一定能够证实。有时候,逻辑判断错误而直觉却指向正确。  相似文献   

12.
数学复习课是巩固阶段性学习成果、提升数学能力的重要课型,在复习课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猜想、逻辑推理、理性论证,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3.
高中物理多属动态、复杂的过程。高中物理较多要求用定量的方法分析和论证,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较强的意志品质和应用数学工具的能力。高中物理教学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教材中透明的塑料片不会产生影子属于理想实验,现实生活中没有绝对透明的塑料片,实验所得结论和实验目的不相符,教材中的描述也比较绝对化.通过对实验材料、实验记录单的改进和对学生有效的引导,既尊重事实避开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理想实验,又能通过分析实验结论进行逻辑推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假说-演绎法不仅仅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是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理解客观规律的重要的科学探究方法。假说-演绎法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理解相关知识,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实验,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更容易理解相关的化学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归纳能力等等。教师如果想要提升化学实验教学效果,应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前进行充分准备,增强化学实验的趣味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实验,有效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思维能力等。  相似文献   

17.
逻辑推理课巧用启发式□海城市教师进修学校郑桂兰在逻辑推理课中,有些客观事实不便在课堂中让学生直接观察,例如:日食、月食,月球表面的自然情况,火山地震,地球公转、自转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尽可能地通过各种媒体(如幻灯、录相、挂图、模型……)让学生观...  相似文献   

18.
传统立体几何推理证明思想的缺失引发我们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严密.以"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探究"为例,借助于"翻转课堂"的模式,通过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带着疑问和困惑进入课堂,进行"性质"的展示、交流、探索活动.通过微课让学生拥有更多更广的空间加强自身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相似文献   

19.
思想实验是实验方法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实验者借助于丰富的想象力,应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在一定的实践基础上做出抽象的假说、分析、判断与推理。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有不少的实验内容不能在实验室完成,通过思想探究实验的教学方法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思想和探索精神。用好这一方法的关键在于理解思想探究实验重在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而并非实验技术本身,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有效性,又不至于偏离实践探索真知的规律。1高中生物学课程中的思想探究实验中学生物学教科书中有着丰富的思想探究实验。它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只能在学生…  相似文献   

20.
谢遐龄同志在《筒单性理想在假说产生中的作用》一文中(见《社会科学研究》1985年第三期),论述了简单性理想在假说产生中的作用问题。读后颇受启发。但作者在文中把直觉与逻辑推理对立了起来,认为“假说的产生过程中起作用的是直觉,而不是逻辑推理——既没有归纳推理,也没有演绎推理。”对此,我们不敢苟同。我们认为,逻辑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演绎推理等)在假说的产生中是起作用的,而且是不容忽视的作用;直觉只不过是在逻辑思维等基础上产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它与逻辑推理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下边谈谈我们的一点粗浅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