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3414"试验设计,对西藏玉米进行氮、磷、钾不同配比研究。结果显示:氮、磷、钾不同配比几乎都可以提高玉米秸秆产量,处理14(N2P1K1)、12(N1P1K2)、2(N0P2K2)的氮、磷、钾配比最有利于玉米秸秆产量的提高,均比对照增产30%以上;氮、磷、钾不同配比还可以改善玉米秸秆的营养成份,处理9(N2P2K1)能够增加玉米秸秆的粗蛋白含量,处理10(N2P2K3)能够增加玉米秸秆粗脂肪含量和粗纤维含量,处理2(N0P2K2)能够增加玉米秸秆粗灰分含量、P含量,处理14(N2P1K1)能够增加玉米秸秆Ca含量,处理4(N2P0K2)能够增加玉米秸秆无氮浸出物含量。因此,当地尿素最佳施用量为15.95kg/666.7m2;磷酸二铵的最佳施用量为26.87kg/666.7m2;硫酸钾的最佳施用量为37.13kg/666.7m2。  相似文献   

2.
本品系引进日本技术,研制成功的生物秸秆发酵剂(复合生化精),与国内现有专利技术相比,更先进,优势巨大,能将稻、麦、玉米、豆、草等所有植物秸秆迅速发酵成优质蛋白饲料。时间短,仅需3—5天,成功后,曲香味扑鼻,秸秆(粉)柔软,  相似文献   

3.
韩岗 《内江科技》1999,20(3):44-44
一、玉米秸秆提取淀粉 1、切瓤 选择新收割的玉米秸秆(陈秸秆含水低不易剥皮),剥去硬皮后,将秆内的白瓤切成细片。 2、浸泡 用清水浸泡切好的白瓤。 3、蒸煮 将泡涨的白瓤用蒸锅蒸熟,然后加适量的水搅成糊状,再煮片刻。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用三种不同处理的玉米秸秆:不做处理、腐熟、炭化秸秆,做为吸附剂,将其对NH4+的吸附解吸特性做以研究。结果为:三种不同处理的玉米秸秆对NH4+的吸附效果表现为炭化玉米秸秆处理最好,其次是只施NPK处理、腐熟玉米秸秆处理、未做处理的玉米秸秆,且随着吸附平衡浓度的增加各自的吸附量也增加,并呈现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其不但可以满足市场对玉米的需求,而且还能够提供大量的玉米秸秆。玉米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糖类,若能够采取一定的工艺将这些糖类提取出来,不但能够增大玉米种植生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够解决秸秆焚烧等处理方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因此研究玉米秸秆的制糖工艺迫在眉睫,现本文就主要分析了采用碱法-酶法工艺来进行制糖的玉米秸秆处理方法,指出其应用可行性和高效性,希望能够为提高玉米秸秆利用效率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秸秆年产量高达7. 6×109t,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秸秆作为物质、能量和养分的载体,是重要的有机肥料之一。因此,探寻一种既能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又能降低生态风险的秸秆处理方式已经成为农业与环境领域的热点。本研究通过田间小区实验,探讨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使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分别提高了10%、12. 1%和43. 8%;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不明显,在±0. 05mass%范围内波动;各处理土壤p H值略有升高,增幅为0. 06~0. 28个单位。同时,秸秆还田使玉米均高和产量分别提高了29. 2%和54. 6%,且土壤水分含量对秸秆还田的有效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向青绿玉米秸杆中添加植物乳杆菌、亚硝酸钠、尿素、糖蜜、甲酸和纤维素酶进行厌氧发酵,分析得出青贮饲料发酵的最佳单因素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实验,得到质量优良,感官良好的优质玉米秸秆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玉米秸秆产出大国,玉米秸秆资源非常丰富。由于玉米秸秆结构稳定,木质纤维素含量较高,造成应用困难的。研究对我国玉米秸秆资源开发和降解方法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系统的介绍物理、化学和生物降解方法。重点指出生物法降解玉米秸秆的优势、降解机理和影响因素,以期为研究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玉米秸秆的处理方式一直是农业发展中的难题,焚烧的方式不仅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还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如果可以将玉米秸秆进行还田培肥土壤,就可以很好地实现对于玉米秸秆的充分利用,将其腐烂后形成的有机肥料作为土壤的废料,可以很好地改善土壤的化学性质,增加土壤的肥力。  相似文献   

10.
羧甲基纤维素钠是生产分散剂、乳化剂、增稠剂、胶粘剂、上浆剂等的主要化工原料。长期以来,羧甲基纤维素钠都是以棉花为原料生产的,造价较高。本文介绍以稻草、玉米皮等农作物废料制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方法。其工序如下: (1)堆贮。把稻草、玉米皮或其他植物秸秆在室外自然条件下堆贮6个月以上。注意防火、防潮和防霉。 (2)预处理。将堆贮后的稻草等进行清洗,使之溶胀,除去杂质。预处理时,水和原料之比为1:3。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0,(22)
玉米秸秆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生物质能资源,现阶段开发利用率较低。本文以玉米秸秆为原料提取纤维素,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进行纤维素提取时,最佳提取条件为Na OH的浓度为6%,温度为80℃,H2O2的浓度为0.7%。本实验对玉米秸秆的高效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玉米产业废弃物玉米秸秆的应用出发,对玉米秸秆从传统方面进行总结,对玉米秸秆纤维素从降解、再生和制备吸附材料三个角度进行高值化应用的综述。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伟  杨婕  马占云 《资源科学》2010,32(10):1926-1931
生物质能在缓解能源紧张,降低气候变化影响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农作物秸秆作为其丰富重要的原料之一,它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将对我国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有重要影响。气候变化会影响农作物秸秆产量,本研究利用CERES作物模型模拟了基本气候BS情景下(1961年-1990年)和SRES温室气体排放方案下B2情景的(2011年-2100年)我国三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的秸秆生产量,分析并预测了未来气候变化对其秸秆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作物秸秆生产总量表现为先降低(2020s)后增加(2050s、2080s)的趋势,其中水稻的秸秆单产和总量将下降,而小麦和玉米的秸秆单产、总量则有增加趋势,尤其是小麦增加幅度更大;②未来气候变化将增大作物秸秆生产总量的年际波动,影响秸秆利用量的稳定性;③华北地区是未来三大作物秸秆总量增加的主要区域,有利于秸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东北的东部地区秸秆总量表现为大幅度的降低。本文成果属初步研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今后需要继续深入探讨,逐步降低研究中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粮饲兼用型玉米的最大特点就是活杆成熟,在玉米籽粒完全成熟时.茎杆鲜绿,秸杆产量要比普通玉米高30~50%。甚至高出1倍。在成熟期先将玉米果穗收获用于粮食或配合饲料,然后再收获青绿秸杆,用作青贮。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籽粒和秸秆营养成份普遍高于普通玉米品种。据测算,100kg粮饲兼用型玉米秸秆的营养成份价值相当于100kg普通玉米秸秆加上10~15kg精料的含量,粗纤维低5~7个百分点,因此,粮饲兼用型玉米新优品种应用推广,从根本上解决了玉米秸秆饲用转化效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能源与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人类对可再生资源有着迫切的渴望。在我国,玉米产量大、资源丰厚,且其秸秆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因此为了更好利用玉米秸秆自身最大价值,本文采用酸碱结合法从玉米秸秆中提取纤维素,寻找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玉米秸秆纤维素提取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可知:玉米秸秆中纤维素含量为34%。纤维素单因素提取条件表现为温度55℃和时间1.5h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农作物秸秆、秕壳和豆荚皮都含有大量淀粉,从中提取出来的淀粉不仅可以作饲料,还可以酿酒、造醋、做糖和加工各种糕点食品。现将各种秸秆制作淀粉的新方法介绍如下: 一、用玉米茎秆制作淀粉的方法:先将玉米秆的硬皮剥掉,把无虫蛀的瓤子切成薄片,用清水浸泡12小时,放入大锅里煮。当瓤子被煮得烂熟时搅成糊状,再加适量清水稀释搅匀过细筛,再将用筛子滤好  相似文献   

17.
蒋冬梅  诸培新  李效顺 《资源科学》2008,30(9):1307-1312
人口多,资源短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生物质秸秆资源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分支,以此为原料进行发电的研究和探索一直进行着,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利用生物质秸秆资源发电的综合效益尚无定量结论,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试图在秸秆资源发电的综合效益量化上取得突破.首先分析我国生物质秸秆资源现状及利用情况,然后从经济、生态、社会3个视角分析了生物质秸秆资源发电的综合效益,进而构建秸秆发电的综合效益模型对其量化,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生物质秸秆资源发电的前景十分广阔,长远看综合效益可观,但其综合效益具有滞后性,近期综合效益不太明显;②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装机容量为1×25MW、每年燃烧棉花秸秆12.31 ×104t、年供电量1.37×108kWh的秸秆发电厂一般6.23年后才能取得明显的综合效益,长期来看其综合效益可达46 277.50×104元,由此推论若将全国的生物质秸秆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发电的综合效益可高达11 822.72×108元.  相似文献   

18.
以碱处理玉米秸秆作为外加碳源,研究外加碳源对潜流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利用不同条件下的两组装置(A潜流人工湿地空白对照;B添加碱处理秸秆的潜流人工湿地)进行实验,测定体系中TN、NH4+-N、NO3--N、NO2--N、COD、p H等指标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碱处理玉米秸秆的潜流人工湿地较空白对照装置TN去除率提高了30%左右;NH4+-N去除率提高了11%左右;NO3--N去除率提高了14%左右;NO2--N去除率提高了56%左右;COD去除率提高了31%左右。经过碱处理的玉米秸秆可以为人工湿地系统脱氮提供反硝化所需要的碳源。添加碳源可明显提高潜流人工湿地的脱氮性能,而且不会给系统带来负担。  相似文献   

19.
通过应用光合细菌,可将稻草等农作物秸秆制成高效鱼类生物饲料。该饲料综合营养好,营养成分比玉米还要高,并且由于该饲料体积大,比重小,在水中的悬浮时间长达1小时左右,利于鱼类的摄食和消化吸收,是鱼虾的理想饲料。另外,加工该饲料方法简单,可使丰富的秸秆资源得到利用。制作方法用粉碎机将作物秸秆粉碎,将秸秆粉放进发酵池内,加入秸秆粉重量  相似文献   

20.
玉米作为东北地区种植最多的产物,除了提供能够供人食用的粮食之外还有着其他不同的作用,无论是用来压榨相比于大豆油更健康的玉米油还是秸秆的作为能源应用都有着许多其他农作物所不能拥有的特殊功能。玉米分为许多个种类,其种植范围也非常广泛,但是在东北玉米的种植应当说是最广的,一方面这与东北的自然气候有关,在东北最主要的三大种植物就是玉米、水稻、大豆,其中玉米的种植量每年都在持续攀升,且所种植的种类也在不断翻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