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民主与法制的发展,我国档案信息公开司法救济已经起步,档案信息公开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档案信息公开结果尚不如人意,本文通过16宗案例的分析,指出我国档案信息公开程序化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信息公开司法解释》的出台,提出了我国档案信息公开程序化完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社交媒体"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为档案信息公开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美国档案部门积极应用档案信息公开社交媒体策略,大力公开档案信息,取得了显著成效。文章分析了社交媒体策略对美国档案信息公开的影响,评价了美国档案信息公开社交媒体策略的应用,并总结美国经验所带来的启示,以期为我国的档案信息公开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政府信息公开≠档案信息公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明 《浙江档案》2008,(1):26-28
政府公开信息与其归档的档案,在内容、形式、信息量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政府信息公开,不代表其相应归档的档案就可以开放了,档案馆设置档案封闭期制度与政府信息公开并不矛盾,国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档案馆是政府信息查阅场所,是对当前实行的档案封闭期制度的有效补充和最佳保障,它从根本上解决了30年以内的政府公开信息的保存和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4.
档案信息公开是保障公民权利的必然举措,当前,档案信息公开的关键是如何把握档案信息公开的度.文章以信息民主与信息控制的权衡为视角,通过分析档案信息公开立法、档案信息公开理论以及档案开放观来探讨如何在档案信息的公开共享与保密之间建立一种平衡,确保档案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档案信息公开愈发显现出紧迫性和必要性。所谓档案信息公开,是指档案馆将达到一定期限,无需控制使用的档案向社会公开提供利用,并将档案或档案的特定内容通过某种形式公布于众的过程。档案信息公开是档案工作向信息化产业迈进的关键环节,是国家信息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西方档案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经验对我国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以中西方的认识差异为切入点,对档案信息公开制度构成模式、结构体系、救济机制等进行比较分析,旨在获得有益的启示与借鉴,取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更好地健全与完善我国档案信息公开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与法制进程的加快,政府信息公开己成为一股不可抵挡的时代潮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与档案管理、档案开放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立法的时间差异以及价值理念的不同,我国的行政信息公开制度和档案公开制度存在较大差异。根据现行《档案法》的规定,绝大部分的现行政府信息都要成为档案,适用档案公开的规定。但如果完全适用档案公开的规定,将会影响公众知情权的满足。  相似文献   

8.
2011年8月31日,最高法院对外公布的《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是最高法院对于政府信息公开的"二次立法",它对机关档案室档案信息的公开进行了司法解释,这对档案信息公开的司法救济意义重大。然而,信息公开司法解释对于申请用途举证责任的说明、与《档案法》衔接错位等情况仍然表明,档案信息公开诉讼困境的真正解决,还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
档案信息公开制度是国家信息公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就是任何人都有权请求国家所拥有的档案信息,而不论与请求信息的利害关系或者信息的使用目的如何。1987年《档案法》确立了档案信息公开的基本立法原则,初步建立了档案信息公开制度。经过20年的发展。档案信息公开制度对于加强档案开放利用工作,保护公民的档案利用权和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公民信息知情权的觉醒,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档案开放和档案信息公开关系的阐述,明确档案信息公开的概念及内涵.文章以美国档案信息公开情况为借鉴对象,将中美两国档案信息公开进程,档案信息公开法律体系的制定沿革和档案信息公开的内容作对比,以期发现影响中国的档案信息公开进展的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中国档案信息公开进程.  相似文献   

11.
有序与混乱——网络空间的矛盾与冲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空间是现实空间的延伸,是对现实空间的虚拟,是现实空间的映射。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差异是导致网络信息传播中矛盾与冲突的根本原因。其矛盾与冲突表现在八个方面:网络开放性与网络安全性;信息主权与信息霸权;信息超载与信息短缺;信息污染与信息有效性,信息共享与信息垄断;个人隐私与社会监督;信息利用与知识产权保护;信息自由主义与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博客和电子预印本在学术交流中的应用。从信息资源数字化,学术信息易得性、交互性、权威性等方面总结了博客与电子预印本的相同点,并从信息资源构成、知识产权保护、信息检索功能等方面对比分析了它们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档案学是同源学科,它们共同关注社会信息交流系统,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面向用户需求的信息采集、信息组织与信息产品形成过程。与其他信息学科相比,它们以社会认识论信息为基础,强调以相关为核心的信息运动过程,更关注信息意义的社会构建过程。它们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不同用户服务目标为基础的服务理念差异(图书馆的全民服务、情报的特定服务与档案的区别服务),以及由此导致的信息资源选择差异、信息序化方法及程度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通过了解大学生信息安全知识、信息安全意识及行为的状况,发现其中存在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过程]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以天津工业大学学生智能手机用户作为调查对象,从用户个人基本信息、使用智能手机信息安全意识状况、智能手机用户信息安全行为状况、智能手机用户信息安全知识掌握情况、用户信息安全知识的来源以及对知识的需求程度5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结论]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智能手机用户对常识类信息安全知识掌握程度较专业类知识好;大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男生信息安全意识高于女生;大学生使用应用程序行为存在很大隐患,信息保护行为有待加强;信息安全知识是信息安全意识的前提,信息安全意识通过行为表现,但信息安全意识不一定转化为实际行为。性别与信息安全意识、信息安全行为存在显著性差异,与信息安全知识差异性不显著。根据调查现状,提出培养学生识别信息安全威胁、规避信息安全风险的能力、提高学生基本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加强学生信息安全道德伦理和法律法规教育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调查青少年的信息需求与利用行为特点,旨在了解他们的信息素质现状,从而唤起学校及公共信息服务机构对青少年信息素质培养的重视,为提高青少年信息素质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方法/过程] 选取广东省茂名地区7所中学10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中学生的信息需求与信息利用行为特点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对影响青少年信息需求与利用的障碍因素进行剖析。[结果/结论] 根据青少年信息需求与利用的特点,建议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素质基础教育、图书馆利用教育以及教师与馆员的专业化培养等方面着手,培养青少年的信息意识,提升信息利用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6.
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学术界从信息在决策中的作用、决策过程与信息工作、决策信息活动、决策信息服务及情报产品、决策信息工作现状与对策等方面,深入阐述了信息与决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Ϣ��ҵ�ķ�չ����Ϣ��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信息资源的特性,该文提出了信息产业的发展对信息资源的增值与减值的影响以及信息加工业和信息服务业在信息传递和利用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信息采集,信息加工和信息服务工作主要由图书馆和信息机构完成,因此,图书馆和信息机构对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方式将极大地影响到信息的利用和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信息素质相关文献以及对我国股票投资人的相关研究,设计股票投资人信息素质测评量表,通过调查分析了解我国股票投资人的信息素质现状和特点。[方法/过程] 从信息态度、信息需求、信息道德、信息获取、信息评价和信息利用等6个方面进行量表编制,利用项目鉴别度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删除不合要求的项目设计出一份包含20个项目的量表。[结果/结论] 结果显示,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评价、提高股票投资人信息素质的量化工具。  相似文献   

19.
面向知识服务与知识管理的现代图书馆及其信息系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张立厚  宋静  张翚  赵华 《图书馆论坛》2004,24(6):119-124
文章针对知识服务与知识管理给图书馆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从信息知识本身的管理,信息知识对其他生产要素与生产活动过程的渗透、协调与激活及其管理,信息知识对信息知识的渗透、协调与激活(即知识创新)及其管理等三个层面来讨论知识管理模式与知识管理系统以及现代图书馆的知识管理。论述了面向知识服务与知识管理的现代图书馆信息系统,重点分析现代图书馆的广义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和信息知识服务系统的发展进步与主要类型,提出了对外交流的电子馆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并简述了它与电子商务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的关系,强调要重视现代图书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把握好其广义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知识服务系统、电子馆务信息系统、信息控制系统等四大类系统及其子系统的明确分工与整体集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通过对国际学生信息素养测评2013框架的解读,深入挖掘国际学生信息素养测评的必要性,分析导致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差异的各种影响因素,以期为我国学生信息素养测评提供有益借鉴,为我国信息素养教育指引正确方向。[方法/过程]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对学生信息素养测评的内容框架、背景框架、测评对象、测评工具、测评方法和测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结论]研究得出国际学生信息素养测评2013框架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为国内外中学生信息素养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更加关注信息素养背景信息,强调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学科领域而不仅是工具,推动了各国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