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课本第 10 7页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还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上引课文中的“人民”肯定错了 ,大错特错 ,将“公民”错成了“人民”。195 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第三章的标题就是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 1982年宪法的第二章标题仍是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由第三章调整到第二章 ,更显示了我们党和国家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重视的程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是由国家法律明确加以规定 ,但在这些法律中 ,宪法是处于国家根本法的地位 ,是国家所有法律制订的根据 ,那么…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的公民基本权利救济规范体系仍然存在很大缺陷,完善我国公民基本权利救济规范体系是实现权利的本质内涵的需要,是满足国家正当性存在并实现其价值的需要,是履行国际人权公约义务的需要。完善我国公民基本权利救济规范体系,需要在宪法中增加规定权利救济请求权,将其确立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健全有关公民基本权利救济的普通法律体系,全面落实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在宪法中增加对私人间普通法律未提供救济的公民基本权利纠纷的救济规定;完善宪法监督制度,发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实施的应有作用;在宪法中确立基本权利的法律限制的界限和原则,以此来减少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所存在的侵害公民基本权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回归课程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稿)》在内容标准“权利与义务”部分明确提出“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的目标。具体阐述为“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在“法律与秩序”部分提出“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一切国家机关、...  相似文献   

4.
与普通公民一样,儿童乞丐也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通过对国际法和我国现行宪法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分析表明,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和基本自由,是一国公民的宪法权利,国家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实现的义务主体。受教育权分为抽象意义上的受教育权与具体的义务教育中的受教育权。我国应按照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国家义务的精神对现行宪法和教育法律法规进行修改,重新确立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5.
●回归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稿)》在内容标准"权利与义务"部分明确提出"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的目标。具体阐述为"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  相似文献   

6.
基本权利是每一个公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保障自身利益的基础性权利,是对抗国家公权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国家更应该从立法、行政、司法方面对公民基本权利予以尊重与保护。我国现行宪法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义务虽然有着比较全面的规定,在实践中却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仍然需要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7.
权利义务相一致原理的宪法释义——以社会基本权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利义务相一致原理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对于个体而言,一个人主张某一权利意味着负有一定的义务;对于他人而言,某一个体的权利须伴随着他人的义务。作为法律关系的具体化,调整公民与国家关系的宪法关系在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体系中也体现了这一原理,表现为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伴随着国家的消极不作为义务和积极作为义务。中国宪法公民基本权利的立法方式既蕴涵着国家义务,也包含着处理权利义务关系的规范,并辅以第51条作为解决权利义务冲突的基本原则。其中社会权条款完整地体现了权利义务相一致原理,其独特性决定了该类权利的实现既需要国家履行积极作为义务,也需要社会的作为义务,还表现为某些条款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相似文献   

8.
受教育权不仅是人权中一项重要的权利,而且也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被列入我国宪法之中。权利的行使不是无界限的,基本权利的行使也是如此。基本权利的重要性使得对于它的限制应当采取更加谨慎的方式,法律保留原则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对于受教育权这样的宪法性基本权利的限制应当遵循法律保留原则,通过立法机关制定法律来进行限制,而不是通过部门规章来规定。  相似文献   

9.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和基本自由,是一个国家公民的宪法权利,国家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实现的义务主体,这是国际法有关受教育权立法的基本精神。而我国现行宪法对受教育权性质的规定则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观,其表述存在着语义与逻辑上的固有缺陷,其立法精神也与国际法不符,不利于我国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因而有必要对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基础进行重新审视,以便对现行宪法和法律法规做进一步的修改,使公民的受教育权利能够得到更好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0.
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考点提示】1.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2.公民和人民的区别与联系3.公民的权利、基本权利4.公民权利的保障5.公民权利的广泛性6.正确行使公民权利7.公民的义务、基本义务8.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9.忠实履行义务【复习要点】1.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在  相似文献   

11.
对于初二学生来说,在<思想政治>下册的学习中,几乎每课都要碰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问题,但又时常把公民的权利义务与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公民的绝对权利义务、公民的集体权利义务等混为一谈,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特点与二者的关系混淆,对于公民如何行使权利和正确履行义务存在模糊认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作为法的核心内容和要素,我们有必要对有关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加以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2.
王静文  罗晓岚 《中学文科》2005,(1):20-22,88
识记:1.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规定。2.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由宪法规定。理解:1.从内容规定、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上,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2.列举我国宪法的有关条款;说明宪法是人民权利的最重要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3.
受教育的权利,是指公民有在国家和社会创办的各类学校和机构中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文化素质、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权利。它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一规定是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基础,也为公民实现受教育权提供了有力保障。现代社会重视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而受教育权正是发展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体现在:第一,接受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是以人的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前提的,而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又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正当法律程序的内涵在于它要求一切过程都要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本质在于防止专横和滥用国家权力,保护公民的权利不受非法侵害.它要求刑事简易程序的设计能够符合程序理念,能够保障程序正义,并且保障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最基本的权利.我国现行刑事简易程序对被告人的基本权利重视不够,应当采取更加完善的措施保障被告人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5.
诉权的宪法权利属性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将诉权理解为一般的法律权利,已不足以对我国公民的法律权利提供有效的保护。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以及现有公民基本权利的真正实现,要求确认诉权的宪法权利属性。作为宪法权利的诉权,主要包括诉讼程序发动权和诉讼裁判获得权两个方面的内容。解决我国公民诉权保障方面存在问题的关键是尽快通过宪法确认诉权的宪法基本权利地位,建构专门化宪法诉讼机构。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生活中,公民自己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或者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他人侵犯的情况都可能发生。我们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守法的自觉性,做到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要懂得为什么要维护以及怎样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刑法、民法通则、诉讼法等法律具体规定了公民的各种权利,并规定了保障公民权利实现的各种措施。权利固有的特点是不容非法侵犯,一旦受到非法侵犯,权利人就有权依法加以维护。换句话说,公民的权利和利益是由国家法律明文规定并加以保…  相似文献   

17.
什么叫正当防卫?我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这就是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正当防卫行为是为了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的行为,所以,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法制的建立,主要意义有三:一是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勇敢地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护公共利益、人民利益和公民本身利益不受侵犯。二是这一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文明美德和团结精神,使广大群众树立优良的社会道德风尚。三是体现了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相结合的要求。正当防卫行为对公民来说,既是他的权利,也是他的义务:对侵害他自己利益的行为而实行正当防卫是他本人的权利;对保护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利益而实行的正当防卫,既是他的权利也是他的义务。我国宪法和刑法都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正确的权利义务观,首先应从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入手,准确把握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联系实际教育学生养成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模范地执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具备高度的民主法制素质,成为新世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正确的权利义务观,首先应从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入手,准确把握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联系实际教育学生养成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模范地执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具备高度的民主法制素质,成为新世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20.
受教育权的理论内涵与现实边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教育权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用法,与教育权及学习权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作为我国宪法确认的基本权利,受教育权的权利主体是所有公民,义务主体是国家.我国教育法确认并保障的受教育权包括免费义务教育、教育机会平等和教育选择自由,权利内容具有法律确定性且有待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