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当代真理紧缩论的典型代表,即极小真概念,戴维森认为其等价模式的具体实例不可理解,即我们无法在坚持极小真概念关于真理是客观的前提下,基于句子"p"的语义特征来理解复杂单称词项"命题(that) p"的指称。这一批评被学者称为"戴维森式反驳"。对此反驳,一些学者认为,借助戴维森处理间接引语的并列理论可以有效地回应它,但是,由于并列理论本身不成立,因而上述回应并不成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戴维森式反驳是可接受的:其一,如果它成立,那么受害者绝不仅仅是极小真概念;其二,戴维森式反驳的核心要求,即在等价模式中出现两次的句子"p"具有相同的语义特征,本身是一个不合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弗雷格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真"之思想,形成了关于"真"的完整理论.在他看来,"真"不具有实体属性,不存在与客体在存在方式或存在状况的符合与对应,"真"只用来表达断定句形式中的断定力.当"5是素数"这个句子带有断定力时,真也就被表达出来,它与"5是素数是真的"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另外,他将"真"作为初始概念,认为真是不可定义的.如果对"真"进行定义,将走入"定义的循环".因为要知道什么是"真",就需要论证表象与现实的一致性,而二者的一致又依赖于"真"的定义.这种思路与做法必将导致循环定义,故弗雷格认为"真"是不可定义的.基于以上两点的分析,他再次对符合论提出批评.他认为,如果符合论对"真"的理解是正确的话,那么结论是"事实比真更为基本,应该在事实的基础上定义真",但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我们总是通过真来确定事实,而不是通过事实来确定真.我们似乎可以在弗雷格思想中找到收缩论的雏型,因为他关于"真"的认识与收缩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收缩论最重要的观点在于说"P是真的"和说"P"有相同的涵义,谓词"是真的"是多余的."真"本身是可收缩的,不带有实体性质.于是,我们可把弗雷格作为表达真之收缩观点的第一位哲学家,虽然他并不是坚定的收缩论者.  相似文献   

3.
波考克和斯金纳对当代共和主义的论说,皆倚重于对马基雅维利的解读,波考克在论证《君主论》与《论李维》之一致性时,以《君主论》中建构的"德行-命运"概念框架来阐释《论李维》,并以"政治革新论"来诠释两者的基本主题;他亦从德行和命运上回应了共和主义的腐化论题。斯金纳则在解读马基雅维利的一致性问题与腐化论题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两者的比较有助于我们从文本诠释的脉络,理解当代共和主义所谓的"德性"范式和"法律"范式之争。  相似文献   

4.
经验知识是否具有可信赖的基础?它构成了哲学家论辩的一个基本问题域。基础主义者的回答是肯定的并集中反映在"给予论"这一理论中。但自从塞拉斯提出"给予神话"以来,哲学家开始重新审视经验知识的基础。当代一些重要的哲学家,如戴维森、麦克道威尔等都卷入其中。通过比较这些哲学家对"给予神话"不同论述可知论辩的焦点所在,即指向一个核心问题:经验内容与概念的关系。有些学者认为概念已经以不同方式进入经验内容,而反对者则认为在给予中存在非概念的经验内容作为知识的基础。对此问题的回应,最具影响的是康德的论述。通过回到康德,可进一步厘清当代经验知识基础的论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知觉经验能够成为信念的理由,这一日常生活的图景自戴维森的挑战后便成了知识论中的热点话题。麦克道威尔试图证明,一种具有概念性内容的经验概念可以有效地应对戴维森的挑战。针对麦克道威尔的方案,批评者们分别从"理由"概念和"经验"概念着手对其进行了批评。文章试图梳理、分析始自戴维森、麦克道威尔的这一论证,通过区分信念之理由的两层涵义并回答某物成为信念之理由的条件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而为麦克道威尔的方案提供某种辩护。  相似文献   

6.
<正>高考考场作文要求考生能针对所提供的材料,在写议论文时选择恰当的事例并准确运用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举例论证是最常见的论证方法,它要求以事实为论据,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恰当地运用举例论证,可以使我们的观点具有不可辩驳的论证力量。平时精心积累事例,应考中选"真"选"对"。举例要  相似文献   

7.
理论术语有所指称是科学实在论的一个基本信条,它和"述谓问题"一起构成了科学实在论的"真理符合论"的基础。然而,反实在论者怀疑乃至否定理论术语能够指称"客观实在"的可能性,并给予了充分的论证。在这种情况下,回避(当然,第三个版首本先回避,然后又面对)指称问题而肯定理论真理性的"结构实在论"发展起来,并被认为是捍卫科学实在论的最好途径。通过对结构实在论三个版本的分析,即认识版本、本体版本和知识论版本的分析,笔者得出以下结论:结构实在论的三个版本之间对待理论术语是否存在指称的态度是不同的,即认识版本"悬置"了理论术语的指称是否存在的问题;本体版本"否定"了理论术语有所指称的问题;而知识论版本是肯定理论术语有所指称。  相似文献   

8.
错误论和非事实论是用语义方式表述的两种不同形态的非实在论,当中涉及"真"、"假"、"指称"、"真值条件"这样的语义概念.布高西昂认为,针对真值条件内容概念的错误论和非事实论是内在地不一致的,从而可以先验地予以拒绝.本文详细分析布高西昂的论证,揭示其论证的缺陷,以及分析布高西昂与其批评者达维特之间的争议,消除他们对用于表述非实在论的语义概念的误解,尝试为真值条件内容非实在论给出一致的表述.  相似文献   

9.
戴维森纲领旨在提供一种自然语言的外延性意义理论而诉诸的约定-T模式,面临外延性和语义解释性之间的冲突而蕴涵异常的T-语句。这一问题因受到福斯特等人的批评而称为"福斯特问题"。戴维森力图诉诸语义组合性结构和典范证明、经受反事实条件检验和彻底解释中的宽容原则排除异常的T-语句,以捍卫其原则性理论立场。然而,戴维森做出的这番努力因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并未消除其理论面临的这一难题。这表明,跨越真之概念的语言层次的做法和建立一种严格非循环性语义论的目标是不可取的,戴维森纲领勾画的理想蓝图难以成真。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译文不符合逻辑,就可能是翻译有误;同一名词在同一句子中出现不止一次时,应用同样的词语翻译;两个词如果是由同一个词衍变而来,应搞清其衍变关系;如果句法理解有误,则翻译就难免出错。  相似文献   

11.
罗蒂劝人们放弃追求与事实相符合的真理而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即放弃事实的真而珍惜情感的真,以便走向“后哲学文化”;普持南则宣称真理符合论已寿终正寝;本文则着力论证,若没有事实的真,便无从判别情感的真,虽然形而上学实在论的真理符合论不能成立,但局部的、内蕴可错论的真理符合论是可以成立的。西方从文艺复兴,经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直至20世纪的社会变迁,都可以说是在现代主义或现代化旗帜的指引下发生的。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但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似乎教训远多于成果.到了今天,物质…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证明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它由论题、论据、论证三个部分组成。数学证明的规则,也就是关于论题、论据与论证方式的规则。 一、关于论题的规则 关于论题的规则有以下两条: (1)论题必须清楚明确。 论题清楚明确,是证题的先决条件。论题不明确,含混不清,就无法进行论证。如果论题是虚假的,就不能去证明它是真实的。 下面三个命题都不确切。  相似文献   

13.
"随附性"意指"必然地,若事物X具有性质G和性质F,则如果另一事物Y具有性质G,那么它也具有性质F"。它是现代二元论或者非还原论借以说明道德性质与事实性质的关系,从而与还原论表现出差别的时候,常常会顾及到的概念。但是,"随附性"和"还原性"并不必然是矛盾的,即便是还原论者也可以承认"随附论"的基本观点,因此"随附论"并不能给非还原论提供理论支持。而更为重要的是,"随附论"涉及的"对混杂世界的禁止"问题亦为"投射论"提供了理论支持,而后者恰恰与以非还原论为代表的实在论是截然对立的。  相似文献   

14.
朝青 《林区教学》2015,(1):50-51
所谓意群就是指句子中按意思和结构划分出的各个成分,每一个成分即称为一个意群。日语是黏着语,修饰语一定在被修饰语之前,谓语总在句末,且无严格语序限制。而汉语是孤立语,语序对整个句子的意义影响很大。如果按照划分的意群顺序进行视译的话,译文可能不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因此,恰当的意群划分有助于视译的顺利、流畅。  相似文献   

15.
简单句     
句子的分类1.根据句子的语气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①陈述句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包括肯定句和否定句两种。②反意疑问句是前一部分陈述事实,后一部分对陈述提出相反的疑问的一种问句形式。如果前面是肯定,后面则用否定结构;如果前面是否定,后面则用肯定结构。  相似文献   

16.
戴维森把原因理解为表达了某一共同属性(结构)的语句,伍德沃德则把原因理解为通过对其操作而引起结果变化的变项。两人均因为追问"什么可以充当结果的原因"这一问题而采取解释的视角研究因果理论。在为什么采取解释的起点这一问题上,戴维森的思路是从因果律、真、意义到解释;伍德沃德则不认为解释需要以因果律为基础,他认为解释就是对因果事件的反事实研究,即回答"如果发生的事情不同会怎样"的问题,从中可以提取发现变项的有用信息。在两人的理论中都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但需要进一步发展实践维度上的思想才能避免理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麦道的哲学试图抹去心灵与世界之间的本体论间隙。为了实现这一哲学计划,麦道需要接受某种真之同一论。本文认为,麦道所需要的是真之坚实同一论,并且承诺关于罗素式单称命题。本文首先论证真之同一论论题,然后更进一步,在麦道的哲学计划下辩护真之坚实同一论,认为真命题与世界中的事实同一。本文并非要给出一个对同一论或坚实同一论的完整理论,而是试图在麦道的哲学计划下给出一个对坚实同一论的辩护,认为坚实同一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议论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所以讲议论方法,也就是讲确立论点、选择论据、组织论证的方法。不过,我们这样说,是将一段议论从一篇议论文的整体中抽取出来在进行考察。如果要讲写作议论文,那么除了要讲上面所说的三点以外,还要加上一个选题的方法。因为我们要写议论文,不管你是写立论,还是写驳论,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选择论题。论题就是议论的题目。它是论证的对象,表明作者所要议论的是属于哪个方面的问题。正象题目并不等于主题一样,论题也不同于论点。例如邓小  相似文献   

19.
“论题”,是研究议论文时,常常用到的一个概念。但是,大家对这个概念的认识并不一致,使用起来就出现了一些混乱。如:“一篇评论文章,通常由论题、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论题,也叫论点,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问题,以及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湖北日报》社编内部教材《写作知识》)“论点也叫论题,是作者对所论问题的看法或主张。”(《写作基础知识》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年版)“文章的中心论点,也叫论题。”(《写作简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论点是作者对论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文章原理初探》福建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九八○年版)  相似文献   

20.
一图胜千言     
先由寻人启事的图片引入论题,接着从"图比文简快""图比文直观""图比文有趣"三个方面阐述思维导图比一般阅读文本的优势所在,将课题研究的理论进行归纳梳理,用课题实验的事实引例论证、对比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