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其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①。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幼儿科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赵艳霞 《科教文汇》2013,(15):89-90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其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①。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幼儿科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科学领域中提出了:"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在自然生长的过程中,会产生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心,而对周围事物与事物发生的各种现象进行的探索过程,就是幼儿最直接的"科学探究"过程。由于观察能力、生活经验的缺乏,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时比较容易忽略深入探究、思考的问题。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使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发现问题,并了解如何探究,不同的提问方式,能够引发不同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具体过程。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儿童有探究外界事物的本能,但认识较少,还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幼儿园老师应该抓住孩子的这一特质,引导他们对感兴趣的事情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幼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理解事物本质和事物间关系的过程。因此,在幼儿的科学学习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幼儿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并与材料密切配合,通过一定的探究方法感知科学的有趣,慢慢的踏入科学的殿堂。养成对未知事物敢想,敢问,敢说,敢试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部分指出: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可见,新《纲要》更注重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创造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让幼儿自由探索,激发幼儿主动学习,开发幼儿的创造力、探究力成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
《纲要》要求为每个幼儿提供丰富的玩具、图书和可操作材料,能给幼儿提供多种感官、多种方式与事物不断互动的条件,为他们创造主动探究和学习的机会。本文主要解决与新《纲要》强调促进每个幼儿个体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指南》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从捕捉契机、兴趣出发、拓展经验三方面为幼儿创造条件,让幼儿产生自发性活动,并亲身参加到探究活动中,使他们获得科学知识、领悟科学观念及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幼儿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发现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而这些观察、比较、操作、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探究能力,这些探究能力除了通过科学活动来发展,科学区也是发展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成人要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给幼儿提供观察的平台、参照的样表、操作的机会、实验的环境,让孩子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获得对事物的认识,满足幼儿探究的需要。材料在幼儿的主动学习中发挥着主动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幼儿在认识世界的时候,有着非常重的探究欲望和好奇心。幼儿进行学习的途经就是好探索、好问和好奇,也是幼儿进行科学学习的目标。我们生活中的事物和大自然中的景象都是幼儿探索的主要内容,能够对幼儿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是幼儿进行探究世界和身心成长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主题探究活动是教师与幼儿在研究性活动中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发展,不断建构学习共同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是积极自主的探究者。教师要关注幼儿,引导幼儿,才能让幼儿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探索性思维,提高自身的探究学习能力,成为有能力的学习者和游戏者。笔者就谈谈在主题探究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王映雪 《科教文汇》2010,(2):193-193
主题探究活动是教师与幼儿在研究性活动中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发展,不断建构学习共同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是积极自主的探究者。教师要关注幼儿,引导幼儿,才能让幼儿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探索性思维,提高自身的探究学习能力,成为有能力的学习者和游戏者。笔者就谈谈在主题探究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自发性学习无处不在,自发性学习是幼儿天然的且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情境中,还存在着很多不利于幼儿自发性学习的问题。其中幼教工作者对"自发性学习"的理解、认识不够全面是产生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探析幼儿自发性学习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幼儿自发性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该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使幼儿这种本能的学习方式在幼儿园教育情境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发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探究活动,让我们感受到探究活动在学生身上激发出的学习热情,更发现了在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焕发出的巨大的学习潜质。在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是核心,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探究活动的学习过程是围绕着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展开,以儿童亲历探究过程,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为终极的,其关键在于使学生形成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朱滢滢 《科教文汇》2023,(22):185-188
深度学习能力培养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幼儿深度学习是一种幼儿基于自身兴趣,主动探究、理解、建构新知识、新技能,并将其迁移运用于生活和学习中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幼儿深度学习的发生与游戏紧密相连,幼儿的大部分游戏都有促进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积极意义,游戏着的幼儿是富有创造力的个体,是有能力的主动学习者。户外混龄游戏作为一种新型的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形式,有利于打破幼儿年龄和空间交往限制,进一步增强幼儿教育活动的包容性和丰富性。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认识混龄游戏的价值,为幼儿创设自然的教育生态环境,让教和学不经意地发生在幼儿游戏中,从而促进户外混龄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的科学活动就是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指导策略,引导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感兴趣,帮助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激发幼儿学习、探索自然等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科学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采取合适的指导策略是十分关键的。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教师要充分发挥科学的魅力,巧妙地组织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引导幼儿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日常生活中,在身边的小事中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相似文献   

20.
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探究性行为是一种常见的、基本的外在表现形式。探究性行为对幼儿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所以展开有关小班幼儿探究性行为的研究,有利于让教师和家长更好的把握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引导的时机,不错失其主动探索的学习机会。本研究通过观察、访谈等方法,发现爱主动探索的幼儿在思维、动手及接受新事物方面的能力都较同龄人发展的更好。针对此现状,本研究提出,幼儿教育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重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的经验,让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