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技馆的科学实验表演是最受观众群体喜爱的科普形式之一,是最直观感受科学趣味性的一种方式。随着科普事业蒸蒸日上,科技馆的科学实验表演亟待从内容和形式上推陈出新。本文以第五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一等奖作品"扭转乾坤"系列实验为例,通过对实验开发模式中七个要点的总结,对科技馆的实验表演设计提出了新的模式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科学实验教育是现代科技馆的一种重要的科普教育手段。科技馆的实验教育活动具有一切科学实验活动的共性但又别于其它实验教育活动,它更强调的是让公众在了解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基本科学概念.掌握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和语音能力以及培养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对科技馆科普教育活动的评估,已成为促进教育活动改进、提高教育活动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当前教育活动的评估方法大多为自我报告法,主观因素会干扰对活动效果的判断。本文首次尝试将“情绪识别技术”应用于科技馆教育活动评估中,以科学表演——“液氮表演”和“千变万化的紫甘蓝”为例,对观众表情进行分析,结合数据分析教育活动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
孟佳菲 《科技通报》2021,37(9):118-120,126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科技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同时也为科技馆科普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以浙江省科技馆为例,实践分析在疫情爆发期间科技馆如何开展疫情防控应急科普工作,在后疫情时期,科技馆如何运用创新模式持续对外输出有特色、有新意的科普宣传和教育活动,思考对未来科普教育模式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如今,我们已经身处人工智能时代,社会对具有人工智能素养的人才需求巨大,亟须开展人工智能科普教育以提高全民的人工智能素养。本文分析了科技馆开展人工智能科普教育的价值意义,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馆在开展人工智能科普教育的基本经验,探讨了面临的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活动内容和形式亟需加强、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和硬件设施有限等问题。提出规范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活动开发,重构人工智能学习空间,多元主体协同培育人工智能师资三方面优化科技馆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推动科技馆人工智能科普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全民人工智能素养提升。  相似文献   

6.
曹健萍 《百科知识》2023,(27):45-47
<正>自2014年起,自然教育进入飞速发展时期,自然科普教育活动逐渐将理论和实践融合,呈现教育、科技、环境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特别是随着“劳动教育”“双减”政策落地,青少年自然科普教育发展增速显著,公益性质的科普场馆担负着提高青少年自然科学素养的重要使命。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作为全国第一家以“低碳”为主题的科技馆,结合了低碳科普等内容,其中低碳科普是主要职能之一。本文以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的自然教育实践活动为例,从自然科普教育活动的概念、自然科普教育活动的实践、自然科普教育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马欣 《学会》2013,(5):59-61
近年来,四川科技馆内的科普教育主题活动,无论在时间、内容、形式上都越来越多地体现出科学性、趣味性的特点,这样不仅引起了广大青少年的兴趣,也使许多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对科普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陆续自发地走进了科技馆。据了解,科技馆科普教育中最受欢迎的是"科普主题讲座",为此本文着重围绕"科普主题讲座"进行分析,希望通过"科普主题讲座"的广泛开展,进一步推进科普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技馆是重要科普基地,伴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科技馆的数量不断增加,功能不断显现。在这个大背景下,开展科普教育工作除科技馆本身职工外,总是活跃着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一一科普志愿者。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湖北省襄阳市科普志愿者已经成为科普教育活动中一支重要辅助力量。本文以襄阳市科技馆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为例,对地市级科技馆的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作了如下调研。  相似文献   

9.
陈林 《科技风》2012,(3):24
科技馆作为社会重要的非正规教育机构,国家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承担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普及、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的重要任务.随着教育部推动深化教育体质改革的意见,要求各地要把深化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习兴趣的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整体规划深化改革的目标和进程.因此,科技馆与中小学校的交流、研究、合作及科技馆的科技教育模式多样化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科技馆教育活动的开展为切入点,探讨科技馆如何加强与中小学校的合作,提出了利用校外科普场馆与学校雄厚师资力量相结合的针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科普教育模式和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10.
苏浩 《科技风》2023,(31):7-8
科技馆科普教育活动是一种以“寓教于乐”为理念的科技创新和科技实践活动,能够让青少年在亲身体验中提高科学素养,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然而,科技馆科普教育活动和学校科学课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这也为两者整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科学课程和科技馆科普活动两方面的整合路径,在科学课程中进行充分的融合,不仅能提升科普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水平,而且能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绍兴科技馆积极构建青少年科普工作新组织网络机制,发挥学校科技辅导员队伍和校外科普教育基地作用,充分发挥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优势,通过多种形式为广大青少年参加科普活动搭建平台,积极推动全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健康发展。绍兴科技馆因此先后被命名为“绍兴市首批科普教育基地”、“浙江省首批科普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2.
通过科技馆以科普教育活动破题"新馆效应",阐述重视科技馆科普教育与科普活动的广泛开展的必要性;通过对科普剧的教育理念、特征、传播方式,以及艺术形式与服务科技馆公众科学文化素提升间联系的论述,及其在提升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中所起作用的分析,得出科普剧对于增强科技馆的科技传播能力,提升科技馆科学素质服务能力以及对公民特别是未成年人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方面都能起到的积极的推动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大众科技》2009,(10):1-1
全国科技馆资源共享视频平台近期在中国科技新馆正式开通。该平台连接了中国科技馆和23家省市科技馆,为全国科技馆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使馆际科普项目协作更为便利,同时也为跨地域、跨学科的科普理论研讨以及远程科普教育活动提供了便捷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探究式教育活动是当前科技馆场内教育的新方式,依托努力寻求场馆教育与学校教育、公众教育的结合点,不断创新场馆教育活动的形式,开展了以"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为依托的探究式科学实验教育活动,该项活动既丰富了科技馆的教育资源,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项能够启迪思维的科学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5.
科技馆是以展览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主要通过常设和短期展览,以参与、体验、互动性的展品及辅助性展示手段,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为目的,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科学秀作为科普教育辅助性手段中的一种显得尤为重要。它倡导在实验中展示科学、学习科学,并在互动中亲手体验科学的乐趣,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思想和探索精神。下面以东莞科技馆的科学秀为例,介绍科学秀的创作与表演技巧。  相似文献   

16.
正科技馆是社会公益性机构。作为科普文化传播的载体,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为公众和社会服务是现代科技馆的基本任务和功能。江苏科技馆作为一个硬件设施陈旧落后的老馆,在科技馆常设展览无法做到常展常新的情况下,重视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发与实施,是科技馆克服观众兴趣减退,吸引更多的社会公众多次走进科技馆,在科技馆满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1,(18)
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文化创新成为发展的重要载体,并且能够有效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在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过程中,有必要发挥科技馆科普教育功能,将科技馆作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载体,让人们在科技馆可以接受科普教育,同时为人们参与文化活动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为培养青少年科技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科技馆有必要开展相关领域的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科普与实践活动。基于目前国内科技馆尚未普遍开展青少年工程教育活动的情况,本文就科技馆开展工程教育活动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探讨和阐述,并结合实践探索开展工程教育活动的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近日,由黑龙江省科技馆与生活报小记者团联合打造的小记者科普活动周在省科技馆开幕。100名小记者以饱满的热情参与了黑龙江省科技馆中最优质的科普教育互动资源,通过对抗比赛、科普教育展示和亲身体验科技知识等环节,学习科学,掌握科学。2012年开展的小记者科技体验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和关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今年的活动一经公布,就引发了小记者强烈的科技探索欲。为满足小记  相似文献   

20.
科技馆是典型的非正式教育场所,参观者选择的自由度较大。有学者提出在非正式教育环境中,教育活动缺乏相应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会导致教育效果偏低。创客活动提倡开放式创新和创意实现,科技馆则强调激发科学兴趣,两者有很好的结合点。结合科技馆现有资源对创客教育活动做出针对性改进,有利于充分发挥科技馆的科学教育功能并促进其科普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