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中国话剧的开山鼻祖欧阳予倩,是戏剧教育家和戏剧运动的倡导者,被文化艺术界尊为文化大师。其子欧阳山尊今年93周岁,自193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杭州五月花剧社算起,从事话剧艺术长达75年之久,是一位多产精品的导演,一位声望极高的戏剧艺术家、活动家和教育家。他创作导演的剧目颇多,离休后仍以满腔热忱和激情关注话剧,创作不断,提携后人,甘为人梯,被人称为“一匹不知疲倦的马”。[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回首     
吕恩 《档案天地》2010,(9):7-10
吕恩本名俞晨,生于1920,籍贯江苏省常熟,中国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1938年考入国立戏剧专科学校,1941年毕业。先后在重庆、上海、香港、北京等地从事话剧、电影演艺事业。  相似文献   

3.
《档案与史学》2004,(3):67-69
【编者按】 此次选录的二则与老上海电影有关的史料,是两篇评论性文章,一文分析电影与戏剧的异同与联系兼述电影艺术的进步,另一文(作者佚名)议及影片选映的一些准绳.  相似文献   

4.
王成 《新闻世界》2008,(9):148-148
我是一个戏曲演员,曾经在舞台上饰演过不少丑角,有过不少切身感触。近看昆曲电影艺术片《十五贯》,在折服于昆曲表演艺术家王传淞出神入化表演的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自己对丑角艺术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1937年11月国民党军队西撤,上海租界成为被沦陷区包围的"孤岛".此后,在上海公开的抗日活动因而受到限制.中共上每地下党组织考虑到保险公司与各行各业的联系相当广泛,通过保险公司的业务活动,又可与各行各业中的中上层人士发生和保持经常的联系,有利于开展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还可利用保险公司这一组织,掩护地下党员和党组织的秘密活动.  相似文献   

6.
张佩佩 《今传媒》2012,(8):106-107
《上海戏剧》于1959年10月创刊,1964年曾被迫停刊,早期《上海戏剧》以政治为导向,以促进戏剧事业的发展为己任,并以此为编辑方针。根据侧重点的不同,早期的《上海戏剧》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编辑重点有所不同。而这一时期的《上海戏剧》还重视群众的参与,在版面和栏目编排上突出戏剧特色,体现戏剧专业性,并坚持介绍其他地区的戏剧创作和国外的戏剧理论和艺术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我们看多了过多无比沉重、无比难看的"上海"电影之后,《夜。上海》应该还是能打动我们的——因为它的单纯、它的流畅、它的平易近人  相似文献   

8.
电影艺术的基础是蒙太奇。这是电影理论家普多夫金在他的《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这本书的德文版自序的第一句话。这句话指出了电影艺术中蒙太奇的巨大作用,直到现在这句话还被广泛地引用,足以证明它的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法斯·宾德是当代德国最有影响力的导演之一,国内著名实验戏剧导演孟京辉把他的作品《爱比死更冷酷》搬上话剧舞台,就是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向这位伟大的导演致敬。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2010,(6):30-30
黄宗英(1925年7月13日-),女,著名作家,电影艺术家。原籍浙江瑞安,生于北京。天津南开中学肄业。1941年16岁时的黄宗英追随当话剧演员的大哥黄宗江,进了上海职业剧团。从剧团打杂开始,到代戏上场,到因《甜姐儿》一角儿红遍大江南北,对黄宗英而言,一切似乎都顺理成章。因为她的美丽,灵气逼人,柔媚清新,任谁都过目不忘。  相似文献   

11.
12.
欧阳修从六个方面论证了《周易》中夹杂有伪作 ,并探究其由来和处置原则 ,也对《周礼》等提出质疑。欧阳修对文献辨析具有完备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3.
欧阳修除了作为北宋历史上著名的股肱之臣、文坛宗师、金石学家,还是著名的藏书家。其一生藏书历程分为具有明显差异性的三个阶段:早年家贫藏书稀少,但却收获一部影响深远的韩愈文集;中年聚书最快,这主要得益于长期任职馆阁的经历和文坛盟主的地位;晚年藏书增长缓慢,精力转入营建藏书室六一堂以及编撰自己和友人的著作。  相似文献   

14.
刚进而立之年的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县令.当他查询档案、处理政务时,发现枉直乖错、违法徇私、灭亲害义之事,不可胜数.于是他决定整顿吏治、兴除弊端,当好夷陵父母官,并针对县衙档案现状,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修敕书楼、订立各项规章制度、清理陈年文牍案卷、加强各类档案资料收集.欧阳修在夷陵的诗文不仅是文学珍品,也是夷陵珍贵历史档案.欧阳修重视档案工作有着时代、社会实践和家庭教育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5.
1934年,蒋介石发起"新生活运动",推广于全国各地,上海相应也成立了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在这一大背景下,上海市政府定1935年为"社会建设年",是年4月初确定了本年社会建设应办理的各项大事.在这些大事中,有一项是要设立一个地方节--上海节和创作一首市歌.  相似文献   

16.
沪上杂忆     
新的历史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七日,上海解放。时我避居沪西,然亦亲见解放军官兵不扰民伤民,席地而卧在民房之前,至为感佩。军纪如此严明,焉能不打胜仗者?六月十四日,我在襄阳南路寄居处致函昔之留法同学,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之周恩来先生,向其祝贺中国革命的胜利,并汇报自一九三八年春汉口一别后的情况,请求给予学习或工作的机会。是年六月二十六日,参加北平和谈的政府首席代表张治中先生发表《对时局的声明》后,我亦去信给张,向他问候并告知自己及有关留沪朋友情况,七月十八日,张复信给我,全文如下:清尘兄:六月二十八日来…  相似文献   

17.
李润波 《北京档案》2007,(10):34-36
上海精武体育会是一个民间武术社团,1909年由上海爱国富绅聘请津门大侠霍元甲一同创办,初名精武体操学校,1911年改称上海精武体操学校,1916年又改称上海精武体育会.  相似文献   

18.
浦江问碑     
沈坚 《档案与史学》2014,(11):60-61
去年春夏之交,细雨霏霏.表弟戴飚和我从上海专程走了趟浙江的浦江县,为的是寻觅那期待已久的历史遗迹——外公戴戟题刻、遗落一方的抗战纪念碑,而前些时候我们对此甚至还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19.
馆藏上海教会大学档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美教会在上海举办教育最初的动机是传教。由于直接传教收效甚微,促使传教士去寻找传教的其他更有效的途径。建立教会学校,就是欧美各国传教士根据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而采取的一种变通的传教手段。在一般教会学校得到较为广泛发展的基础上又诞生了教会大学。开办高校的理由为:使上海的上等阶层皈依天主教或基督教,通过他们影响普通百姓等等。因此,早期的上海教会大学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所有学生,不管是否是教徒,都必须接受天主教或基督教教义和礼仪的严厉约束,大多数学校要求学生每年起码修习一门宗教课程,宗教课程是早期的沪江大学、圣…  相似文献   

20.
上海的家庭收藏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上海自开埠以来,以其“江南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的有利地理条件,成为万商云集的大都市,都市文化也随之繁荣起来。“寻常巷陌藏珍宝,半壁江山在申城”是对上海民间收藏的美誉,当时沪上知名的收藏家就有吴湖帆、刘靖基、钱境塘、潘达于、李荫轩、顾丽江、胡惠春、顾恺时等,他们为国家收藏、保存了大量的文物精品。上海民间收藏的传统在文革期间有所中断,当时民间收藏被斥为“封资修”的产物、剥削阶级的生活方式,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直至七十年代末,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下民间收藏获得了重新发展的契机,民间收藏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达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