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彬 《科教文汇》2011,(35):125-126
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译员在口译时不可避免会面对各种跨文化交际障碍和冲突,如果译者对对方语言文化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势必会导致口译中的信息传递错误。因此在口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裴月华 《科教文汇》2020,(8):185-186
导游口译工作是一个复杂的跨文化交际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俄语国家的游客来华旅游,这对导游口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消除文化障碍,灵活运用翻译策略方法,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之美。  相似文献   

3.
姚国树 《内江科技》2010,31(4):22-22,27
人们普遍认为了解和掌握跨文化交际学方面的理论知识有助于理解英语语言中反映出的文化现象。在与来自英语国家的人们进行交往的时候。口译起着语言桥梁作用。为此,我们在英语口译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相似文献   

4.
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在口译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佳静 《科教文汇》2008,(25):242-242
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是任何外语教学中都不能忽视的重要教学内容。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要求口译者在对原语信息的分析和整合过程中,充分考虑跨文化交际所涵盖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准确、流畅、及时地进行口译,从而促成交谈双方达成跨文化交际的共识。  相似文献   

5.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外语教学应当以文化为基础,从根本上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谈起,首先探讨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其次,分析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进一步指出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最后,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并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章提出了文化教学的内容、方法及原则等.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支配着语言。《英语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作为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本文论述了跨文化交际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阐述了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方法,让英语教学真正为语言交际服务。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透过文化的内涵,以及语言、思维与文化的关系探讨了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提出了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列举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马艳美 《科教文汇》2014,(1):140-140,15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支配着.语言。《英语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作为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本文论述了跨文化交际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阐述了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方法,让英语教学真正为语言交际服务。  相似文献   

9.
口译是跨文化交际中人类所依赖的一种基本的语言交际工具,是大学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必修课.口译教学已成为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专业英语口译教学的现状,就其中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浅谈大学英语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翠华 《科教文汇》2014,(11):80-81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体现,培养跨文化意识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可以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本文根据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结合大学英语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现实意义,总结了在大学英语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石丽梅 《今日科苑》2010,(8):343-34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支配着语言。要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最佳效果,我们不仅要掌握语言本身的规律,更要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深刻文化内涵。新颁布的中学生英语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作为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本文论述了跨文化交际意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阐述了在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对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培养学生自觉的跨文化意识以及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使学生成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新世纪跨文化教学的主要目标。作者指出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在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意识、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干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英语教学应通过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对文化意识的渗透,进而建立起学生跨文化的意识并培养学生跨文化的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非语言交际能力是共同构成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的两个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取有效策略,使学生正确理解文化现象中的非语言交际的行为和手段,以实现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14.
李红霞 《中国科技纵横》2010,(4):120-120,110
翻译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的过程:本文通过文化的定义,进而讨论了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从而提出了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以求最大限度的实现不同表达的文化内涵的一致,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熊薇 《科教文汇》2009,(22):249-249,256
本文旨在从口译的过程出发,通过对语言和文化的分析、比较,列举一系列在口译实践中影响口译的文化因素,以阐明口译的实质是翻译文化而不是语言。口译最终的目的是让听众理解讲话人的意思。因此译员应时时兼顾到译出语受众的文化,积极培养自己的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6.
陈炎芳 《今日科苑》2008,(12):31-32
本文只从高职高专(笔者所在的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角度,去论述培养文化意识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问题。教学实践表明,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密不可分。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关联理论的口译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译是通过口头表达将信息从一种语言形式等价地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的交流过程,它帮助人们克服语言上的障碍,在跨文化的交际过程中发挥了桥梁作用.本论文尝试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研究口译过程,即分为意图的理解,语境的建立,最佳关联的建构三个步骤来揭示其口译的整个过程,从而为相关口译人员或者口译学习者提供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杨荃 《科教文汇》2008,(33):151-151
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交际工具,它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习一门语言,除了掌握其语法规则以外。更为重要的是熟悉其使用规则以及隐藏在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本文从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文化意识与交际能力的关系,提出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全方位培养学生口头交际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我国各少数民族享有参加会议的机会大幅增多,为此各种社会的相处关系日益增多。在此种状况下,口译人员具有的语言技能,协助不同语言的双方进行顺畅地交流,变成跨省市文化交流中的不可或缺的纽带。本文在跨省市文化交际理论指导下,在简明阐述跨省市文化交际基本含义及其与口译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基础上,探讨了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口语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以跨文化交际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强调文化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跨文化的视角探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宽课堂教学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