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教师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语言、声像、板书等工具向学生所呈现的一切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包括教学准备行为、导入行为、呈示行为、指导行为和监控行为。具体来说,教学准备行为要求教师实现对教学内容、方法、资源、学习者与评价的综合考量;教学导入行为要求教师的教学导入要真实、简短、有情境性、灵活而有效;教学呈示行为要求教师讲述清晰准确、利用媒体促学、板书简洁规范等;教学指导行为要求教师明确要求、激发学生动能等;教学监控行为要求教师要灵活、机智并能运用生成性资源。  相似文献   

2.
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在实践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2008,(7)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催生的一种教学理念,其内涵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它取决于有效教学行为的决策。事实证明,促成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至关重要的五种教学行为是:1.清晰授课;2.多样化教学;3.任务性导向;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5.确保教学成功。  相似文献   

3.
谈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五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五导"即教导、指导、引导、辅导、疏导,这既是教学方法,也显示为一种理念.教导行为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地有效讲授与讲解,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指导行为主要指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旨在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引导行为主要是针对教学的核心是学习而言,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引导行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辅导行为指针对教学结果的反馈,了解学生的所缺与所需,对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帮助.疏导行为指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欣赏数学美,疏导学生惧怕数学的压力.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应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目标对课堂的"五导"教学策略进行选择,有所侧重、有机结合,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小学体育生成性教学走向实践需要体育教师从思维方式的转换到教育观念的转变、从基本条件的保障到教学行为的调整,既要有形而上的思考,又要有形而下的探索,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协调配合。小学体育生成性教学要做好教学设计,精心预设生成;要关注每个充满个性的学生个体;要营造创新的学习情况;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生成资源,并做出理性评价。通过这些措施,小学体育教学能实破瓶颈,有效实现内涵与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教师有效教学课堂言语行为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其基本要求包括:教师课堂教学言语行为要有目的性、有预设性、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6.
说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参加新课程改革的教师来说,是个常谈的话题。有效即有效益、效率高、效果好;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既要考虑教师教的有效行为,又要考虑学生学的有效行为;不仅如此,为了构建有效课堂,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教学关键要素要有深刻的把握和全面的理解,同时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学生资源是指学生在学习、行为及活动中产生的生成性资源,这些资源对教师教学的利用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要有效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生资源进行研究,探讨教师怎样对学生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8.
莫莉  邹开乔 《考试周刊》2012,(51):49-50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学要具备有效性必定要有教师和学生的有效参与,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在教学活动的行为并非完全有效就使得教学往往趋于低效或无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行为是否有效又直接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高低,本文主要从学生行为这个角度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提高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策略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否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效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行为是否有效的惟一指标。提高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策略有:调整备课的重点,提高目标达成的有效性;贯彻为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服务的原则,确保辜体参与的有效性;调整课堂教学结构,促进知识建构的有效性;营造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坚持发展性评价原则,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申群英 《考试周刊》2009,(10):216-217
有效教学即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其特征包括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的特征。教师层面上有效教学的特征有五个方面:教师拥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专业的学科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精心的课堂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需求、学习特性。学生层面上有效教学的特征有两个方面:学生外在的学习行为和内在的心理状态发生了积极的、持久的变化;学生取得最好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小学教学中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尤为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学生解答问题的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动脑,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办法,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启发。教师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注重师生关系;激发本能思考;训练多角度思考;掌握多变技巧;培养联想创新。  相似文献   

12.
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至关重要的五种教学行为是:清晰授课、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任务导向明确、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除此之外,要保证教学的有效,还要遵循情意原理、序进原理、活动原理、反馈原理。  相似文献   

13.
<正>学生学得痛苦,教师教得辛苦,校长管得艰苦,而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学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举措。有效教学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教学。有效教学的"效",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付出努力以效法和仿效的行为。有效教学需要以学生付出努力,愿意跟随和效法教师为前提。看教学行为是否有效果,首先要看教师的行为是否引起了教师期望的学  相似文献   

14.
吴淑清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1):22-23,85
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有效教学要有明确的测量性,教师要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根据有效教学的理念,在高职英语课堂实现有效教学,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有效教学设计;创造性使用教材,应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要进行科学的评价;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注重学法指导和学习反思。  相似文献   

15.
教育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只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在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教师评价标准是由美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制订--全美教师评价标准,它包含五个核心维度:教师对每位学生及其学习负有责任;教师要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教学方法;教师对管理学生和监督学生学习负有责任;教师要对其教学实践进行系统反思,并从中吸取经验;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这五个核心维度构建了美国中小学教师应该达到的标准体系。通过对全美教师评价标准的五个核心维度及其下属指标的深度探析,总结出了有助于完善我国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四点启示:强调教师职责的重要性;确保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切合性;提高教师与教育相关者之间的合作意识;注重评测教师的专业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倡导者和参与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的有效教学 行为应指向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学习行为。实现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必须强化对象意识、环境意识、目标意 识、自主意识和裁判意识。五种意识的强化,能引发语文有效教学互动机制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苏得程  王权 《甘肃教育》2014,(16):80-80
正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旗帜和方向,具有引领和指导作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追求教学的"有效"性。能达到"学生发展,教师成长"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要有有效教学的理念,从而夯实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目前教育面临着令人尴尬的现状:教师教得累——教学方法落后,满堂灌,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甚至无效;学生学得苦——学习方法单一,不主动,合作意识不强,学习效果不佳甚至厌学。这些现实问题成了长期以来制约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也就迫使人们探索更有效  相似文献   

18.
网络教学中交互行为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学习者知识建构水平和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其中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发生不是自发的,需要教师教学行为的促进,但是这两者之间具体的作用关系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索。本研究选取一所高校,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中师生行为的表征数据,采用基于学习分析的定量方法研究了网络教学环境中教师群体教学行为与学生群体学习行为的内涵及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师生教学交互行为可划分五种类型,即教师的备课行为、教学指导与协助行为、学生阅读行为、学习反馈行为以及生师交互行为;教师网络备课行为直接决定学生的在线阅读行为,教师网络指导与协助行为同样正向影响学生的在线学习反馈行为;教师的备课行为对学生阅读行为的影响程度要高于教师教学指导行为对学生学习反馈行为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反馈对师生交互有正向显著影响,而学生的阅读行为与师生交互之间没有发现统计意义上的直接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9.
课堂评价语是教师运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手段,有效的评价语能够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评价语要有针对性,能够引导学生开展有意义的语文学习;要富有导向性,留给学生语文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语文思考;要有人文性,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20.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一书中提到,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至关重要的五种教学行为: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所说的有效,主要是指教师在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进步或获得具体的发展。下面结合电路教学,谈谈这五种教学行为在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