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手段。采用文献资料法,定性分析法,通过分析体育教育对听障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提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促进听障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设定多元的体育课程目标,利用教师的榜样塑造听障大学生人格,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等塑造听障大学生人格的途径和手段,对普通高校在校听障大学生人格塑造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急迫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体育对塑造大学生人格美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社会对大学生人格美的需求,对比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两种迥然不同的基本人格,指出了现代大学生人格形成的三大特征,并通过对体育人格美的特征和规律的探究,分析了人格美的文化征象,指出了体育对完善大学生人格美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新时期中学体育教学对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在人格形成与完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中学体育教学因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形式的多样性、组织过程的复杂性等特征,在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人格层次提升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大学体育课程对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积极作用,在参考大量相关专著、文献资料、科研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实验对比法、数理统计法,在设计、制定人格教育目标,选择教材和课堂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造人格教育环境,确定评价方法,形成人格教育培养体系的基础上,对中南大学、长沙民政学院2000多名大学生进行了利用体育教学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发展的为期一年的教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大学体育课程中运用体育人格魅力,在培养大学生竞争精神、合作能力、适应能力、自信心、创新精神、公平、公正、讲诚信等核心人格特征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是我国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历程中人格发展的关键期.体育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但相关的实证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从埃里克森的"生理社会性发展理论"出发,通过实证调查和测量,辨别出对人格四个维度具有积极影响的体育元素,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体育有助于大学生人格发展"假设.  相似文献   

6.
人格是以遗传基因为基础在个体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形成的。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社会环境的外因作用,当然也折射出作用主体的内因结构。通过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16PF的人格问卷的调查,研究体育院系的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以及武术专业大学生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7.
马冠楠  徐阳 《体育科技》2011,32(3):70-74,80
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探讨体育对人格发展产生影响这一问题。大量研究证明,适当的体育活动会对完备人格框架的构建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有关体育对人格影响问题的研究还存在诸多有待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8.
体育专业大学生创造性人格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心理测量法,对不同高校286名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体育专业大学生创造性人格特征中积极因素有聪慧性、持强性、敢为性和实验性,消极因素有乐群性和兴奋性。同时发现,体育专业大学生由于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养成了团结可亲、思维敏捷、独立积极和沉着自信等优良人格品质,从而促成了他们较高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谭远征 《健与美》2023,(5):128-130
互联网时代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无论是娱乐、购物还是出行都离不开互联网的介入。在各大高校,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也因互联网的发展而发生改变。比如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查询运动方式或发现运动习惯等。因此,文章就互联网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及发展策略进行研究并提出策略性建议,以推动大学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竞技体育中重在参与、展现自我、与逆境博斗、公平、公正、公开等体育精神不仅能够达到发展竞技运动的目的,而且对于完善人格,培养人的身心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并由此促进体育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运用现代教学论及体育教育的有关理论,对大学生体育学习方法进行初步探究。提出体育学习方法是体育教学方法中的一种方法,与教师教法的有机结合,能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和主动学习的习惯,能有效地提高大学体育教学的效益。同时提出了大学生体育学习方法的九种方法和大学生体育学习方法的五种基本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法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实施中的情况分析,并与全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可比性指标相比较,其结果证实:部分普通高校与全国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别。《标准》作为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体现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尺度。无疑,它将会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其调查目的在于实施《标准》的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并发现问题,为提高和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有益于职能部门制定政策。  相似文献   

13.
高等体育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体育教育人才的基地,高等体育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而体育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体育院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体育院校学生管理现状的特点及原因,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思考。在立足于体育院校学生的特点,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性和谐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式下体育院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管理理念和对策。构建体育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如何增进和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樊新生 《体育学刊》2000,(2):99-101
通过对大学生的问卷测试,试图了解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增强和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运用运动自信心量表(TSCI)研究体育课对普通大学生自信心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的体育课内容和组织形式对大学生自信心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体育课对大学生自信心的影响在不同性别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通过查阅有关体育亚文化的资料,对体育亚文化进行探讨。认为体育亚文化可以分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校园体育文化、休闲体育文化、职业形态的体育亚文化。体育亚文化可以推动人类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有利于加强群体整和,促进社会的协调和稳定、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并有助于满足个体对体育的需要,研究体育亚文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过程是学习主体感受性的学习过程.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不思质疑,死记硬背,是擘生学习成绩提高较慢的原因之一.本文针对性的提出体育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为中心,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解剖,根据个体性的差异,在学习中形成个人的技术风格,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落实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传统教育的反思,并对照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发现传统教育存在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内容重复,教学方法呆板,学业成绩评定不合理等现象,并由此对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严军锋 《浙江体育科学》2006,28(6):56-57,60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体育学习适应问卷,对杭州四所普通高校一、二年级的752名本科大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因素分析,探求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适应的主要因素。结果分析表明:大学生体育学习适应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能够较客观地提取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适应的共同因素;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适应的主要因素依次为人际适应性、学习行为、环境因素、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当今四大学习理论流派,对世界教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我国现今的体育教学论也深受其影响。通过对四大学习理论流派的介绍,分析其对体育教学论的影响,进而提出了我国体育教学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