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
批评话语分析是建立在批评语言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其目的是通过语言分析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以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为指导,文章从分类、及物性和情态三个方面分析了奥巴马就美国干预利比亚战争发表的演讲,揭示了演讲背后掩藏的意识形态,同时验证了批评话语分析在分析政治演讲语篇中的应用价值及优势。  相似文献   

2.
批评话语分析旨在揭示语言使用、意识形态和权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法隐喻理论为批评话语分析提供了文本实践的方法论理论基础.奥巴马每周电台演讲是政治话语具有代表性的语篇形式之一,本文分别从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两个角度出发,剖析奥巴马政治演讲的总统话语,来揭示意识形态和权势如何影响总统的语言使用,以及使用的语言又怎样服务于统治阶级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3.
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分析文本和话语的意识形态功能以及意识形态如何通过话语来体现和发挥作用。广告作为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文本类型之一,有其自身特点。本文以批评话语分析为理论框架,根据话语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以耳熟能详的广告为语料,揭示广告语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在宣传和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批评话语分析旨在将单纯语篇语言分析与其社会分析有机的结合起来,它主要是通过分析语篇在语言形式和结构方面的特征从而发觉与分析隐藏在其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从而能够进一步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本文借用AntConc3.2.4语料库分析软件对语篇进行分析,从词汇分类、及物性和情态三个方面对奥巴马总统在韩国首尔大学发表的演讲进行批评话语分析,着重探讨了话语在建构和再生意识形态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体现意识形态的主要表现方式,这一点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为西方社会学家所关注,并成为批评语言学家所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奥巴马的当选演讲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意识形态如何影响语言的运用,而语言又是如何为意识形态服务、传播并强化特定意识形态的。  相似文献   

6.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以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的潜在关系为目的,新闻作为一种大众传播语篇,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对象之一。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理论在批评性话语分析中被视为揭示新闻中隐藏的意识形态的有效工具。本文运用及物性理论对选取的新闻语料进行量化分析以实现批评性话语分析揭示意识形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批评话语分析是通过对大众语篇的语篇分析,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本文以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从及物性、分类、情态、消息来源等几方面对<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旨在揭示新闻语篇里的语言如何被意识形态影响,又如何传播和固化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8.
批评话语分析又称批评语言学、批评性语言研究或语言学批评,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首先在英国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它旨在透过话语表面的语言形式,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和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本文通过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对CNN一篇关于北京2008奥运会的评论进行分析来反映出其潜在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9.
赵秋红 《双语学习》2007,(6M):135-136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以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的潜在关系为目的,新闻作为一种大众传播语篇,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对象之一。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理论在批评性话语分析中被视为揭示新闻中隐藏的意识形态的有效工具。本文运用及物性理论对选取的新闻语料进行量化分析以实现批评性话语分析揭示意识形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批评话语分析旨在揭示掩藏在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本文从及物性和词类两个方面对《华盛顿邮报》有关中国废除劳教制度报道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揭示了该新闻隐藏的意识形态,同时验证了批评话语分析在新闻语篇分析上的实际应用价值和优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功能文体学角度,分析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中国上海与中国青年对话中发表的演讲,讨论了演讲者如何运用及物性系统中的各种过程、情态动词以及人称词汇的突出来建立他与听众之间的认同感同时又突出自己的权势。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政治演讲中语言的突出、认同感与权势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更深刻地了解政治家如何在演讲中操控语言,以使自己的演讲达到最优目的。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人类交往的工具,而演讲则是语言艺术的集中体现。政治演讲由于演讲背景、听众层次、特定目的以及交际对象等因素的限制,有着特有的语言风格。希拉里.克林顿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竞选总统的女性,其退选演说极富感染力而不失优雅。本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从词汇特色、句法特色及修辞特色三个方面对希拉里的退选演讲进行剖析,揭示政治演讲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13.
A lot has been written about the lasting implications of the Conservative reforms to English schooling, particularly changes made by Michael Gove as Education Secretary (2010–2014). There is a lot less work, however, on studying the role that language, strategy and the broader political framework played in the process of instituting and winning consent for these reforms. Studying these factors is important for ensuring that any changes to education and schooling are not read in isolation from their political context. Speeches particularly capture moments where intellectual and strategic political traditions meet, helping us to form a ric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otives behind specific reform goals and where they fit into a political landscape. This article analyses speeches and policy documents from prominent politicians who led the Conservative education agenda between 2010–2014 to illustrate how politicians mobilised a deliberate populist strategy and argumentation to achieve specific educational goals, but which have had broader social and political implications. Concepts from interpretive political studies are used to develop a case analysis of changes to teacher training provision and curriculum reform, illustrating how politicians constructed a frontier between ‘the people’ (commonly teachers or parents) and an illegitimate ‘elite’ (an educational establishment) that opposed change. This anti-elite populist rhetoric, arguably first tested in the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has now become instituted more widely in our current British politics.  相似文献   

14.
人物语言翻译是文学翻译的一部分,但有其自身的特点,因为它本质上是口语,与书面语有着明显的差别.为译好人物语言,译文应体现人物语言的口语特点,做到话如其人,语应其境,通顺自然.  相似文献   

15.
剖析教材中Parallelism的运行范围,运用形式以及运用手法,以求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意图。Parallelism的修辞手法主要表现为平行结构各成分之间的连接,多用并列连词(and,or或逗号)。平行结构整体形式工整、语言精炼,采用一连串动词短语的平行出现形式或出两个用词对等或近似的平行分句构成。平行结构还具有重要强调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The famous phrases that adorn Churchill's speeches during the climactic phase of his career, 1938–1942, are not novel coinages. Some he borrowed from other politicians or writers; many are recurring ideas and locutions of his own, of which he gave polished, definitive versions at a critical juncture.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新闻作为信息传播的进行最主要途径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关注。人们在分析英语新闻语篇时尤其关注新闻转述引语。虽然新闻报道一再强调客观、真实,但是报道者以不为人察觉的方式传递自己的观点,从而影响读者。通过对"China Daily"的一篇英语新闻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从转述方式、转述动词和消息来源等方面考察在新闻转述引语中意识形态如何影响语言的运用,语言如何为意识形态服务,传播并强化特定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8.
春秋外交辞令,或雄辩滔滔,理直气壮;或声东击西,隐晦其说;或刚柔并济,绵里藏针;或言近旨远,辞浅义深,显示出很高的语言艺术,体现了春秋时代辞令文学的语言风格。春秋时代的外交辞令,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后世的文学。  相似文献   

19.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变体,是语言使用者为达到自己的交际意图而采用的一种语用策略。人际隐喻包括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特定语言形式的使用与语言使用者因素密切相关。在英语语言中,女性在言语风格上有别于男性,其突出表现在人际隐喻的使用上。结构系统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女性大量使用疑问句来表达一个确信无疑的命题,这属于语气隐喻的范畴。另一方面,女性经常使用小句来表示情态意义的情态隐喻,其情态意义的表达表现为具有显性的主观取向和显性的客观取向特征。女性选用语气隐喻可以巧妙地表现间接言语行为所能发挥的双重功效;从礼貌大同策略的角度看,女性使用显性主观或显性客观取向的情态隐喻形式,一方面可以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加话语的礼貌级别,对受话人以示礼貌和尊重;从顺应理论的视角来考察,是语境关系与语言结构相顺应的产物,是交际过程中女性顺应交际语境作出的话语选择。  相似文献   

20.
称谓语使用最频繁的用语之一,对它的了解和把握是恰当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重要因素,在跨化交际中更需要掌握不同语言中称谓语所体现的化差异,才能成功地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