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被动句在日语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很多汉语中用主动的句式在日语中都会用被动表达.在日语的被动句中,[に][にょって]及[ご]都可以用来表示施动主体,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使用场合又有何不同?笔者从含义和具体使用场合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日语教学者提供一份参考.同时也对广大日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暧昧是日语的一个重要特征,该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日常会话中人称代词的省略。特别是第一人称。日语会话中人称代词的使用是受到文末表达的限制的,也就是说,在句子中即使不出现人称代词,我们也可以根据文末表达来判断出该句的主语是第几人称。本文就试从其中的一类文末表达方式即感情形容词来分析人称代词被省略的原因,及对人称的限制,进而揭示日语会话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稿从配虑角度的视点,根据上下亲疏的人际关系,对中国日语学习者和日语母语话者在助言行为中句末使用的语言形式[よ][てください]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对比考察。关于[よ]的使用,无论是哪个场景,母语话者的使用频率都比学习者略高。同时关于[てください]的使用,母语话者和学习者,两者虽然整体的使用频率比较相近,但从上下亲疏关系的细节来对比,两者之间还是略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4.
王星 《林区教学》2013,(2):67-68
视点是人类的一个普遍认知的现象,是影响语言表达的重要因素之一。视点理论是表现在词、句子、语篇等不同的语言单位上的发话者对于客观事象的把握方式,它包含把握和捕捉信息时不可或缺的发话者的立场、心态、思维模式等。日语敬语是日语学习中难点之一,通过日语视点理论的视点制约原则来分析敬语中不同人的共感度大小,更好地理解日本人思维,正确地使用日语敬语。  相似文献   

5.
与汉语不同,在日语中有敬体和简体这样的文末文体之分。根据谈话对方及场面的不同,使用相对应的文末文体,是社会语言能力表现的一种,也是影响人际关系建立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在日语教育中,关于文末文体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课题之一,同时也是日语学习的难点之一。本文先简单地介绍有关敬体和简体的使用基准,然后指出国内的日语学习者在使用文末文体时,存在哪些问题;现行的日语教育中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同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研究目的 关于日语[てくれる]句型,至今为止有很多相关的先行研究。但是关于与其对应的汉语表达的研究。却极为少见。因此,本文将通过大量例句的比较,来找出日语[てくれる]句型与其对应汉语表达的异同点,进而得出学习者学习难的原因。这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5,(99):16-18
由于中日文化背景的不同,日语母语话者和中国日语学习者在进行各种语言行为时,意识上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主要利用politeness理论,从配虑度、委婉度、亲近度三个侧面分析中日助言行为中的意识差。通过分析得出,在同样的场景下,日语母语话者的配虑度、委婉度都有比中国日语学习者偏高的倾向,而亲近度则偏低。并且对方是[上]的关系时,两者意识上差异不明显,比较近似,而对方是[下]的关系时,意识上的差异有变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商丘方言对英语学习的语音干扰的调查结果表明:商丘方言对英语学习的语音层面在元音、辅音、声调等诸多方面存在干扰.其干扰主要有语音替换和超音段干扰两类.元音主要表现在单元音[θ] 、[] ,长短元音[τ] [τ] ,[v] [v] 以及双元音[ατ] [ετ] 等音位上.辅音主要表现在[β] 、[δ] 、[γ] ,[ρ] ,[∑] ,[ω] 等音位上.语调方面主要表现在降升调和中平调.  相似文献   

9.
“前置き”(引语)是日语委婉表达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构成日语语言表达的一个重要因素.以表示拜托的引语委婉表达为对象,较为系统、详细地分析了它们的使用特征,展示了日语语言的运用特点,得出了以下结论:引语的使用具有多重性;引语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技巧.说话人在发话前首先要对双方所处的状况进行认知.然后,说话人发话时会根据发话时间、场合采用不同的发话方式.说话人根据自己的行为方式选择与之相应的说明性引语;说话人必须根据语境、与听话人的亲疏关系等情况选择引语.  相似文献   

10.
话语标记语(談話標識)在言语交际中几乎无处不在,正确地使用这些标记语不但可以让学习者正确地理解发话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也可以使学习者的表达更加连贯。本文从语用学理论(信息归属领域)的视角来探讨终助词「よ·ね」的语用功能和用法。  相似文献   

11.
日语的表达分为书面语和口语,在口语中,日语的敬语表达是学习者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出现错误频率也是最高的。学习者会出现不同情况的敬语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日语的造词、表达方式等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复合动词具有的表达细腻、表述合体、表意严谨的特点使之在使用时所产生的表达效果比单体基础动词更具优势,在日语语言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复合动词的教学目标、讲授方法、评价标准、教材开发,及学习指导系统构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长久以来广大日语学习者一直为复合动词学习项目所困扰。研究以中国中高级日语学习者和日语母语者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运用卡方检验和比较分析的方法,明确了日语学习者关于出现频率最高的近义复合动词[~始めち][~さす]的使用状况,考察了日语学习者与日语母语者关于[~始めち][~さす]范畴体系的异同,并分析了产生异同的原因,以期对日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表示大概的数量以及动作和状态的程度的[ほど]与[ぐらい]对日语初学者来说是个难点,仅靠教材或词典的简单解释很难区别使用这一组近义词,容易造成学习者词语使用搭配不当,使日语输出缺乏自然性。本文从10个方面概括了它们的异同,以期有助于日语初学者能够正确使用[ほど]与[ぐらい],减少误用表达。  相似文献   

14.
日语的暧昧表达对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讲,易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有时很难把某些场合的日语对译成合适的汉语.正确地理解日语的暧昧表达是中国日语学习者学习的重要任务. 文章主要从日语语法结构的角度对其暧昧性的表现进行了分析, 又从日本文化角度对日本人的暧昧性的心理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5.
与生俱来的母语学习使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时本国文化有强烈的依赖,因而在日语学习和日语写作中出现了文化负迁移的现象.本文从"常见错误""迁移现象""教学对策"三个方面探讨了日语写作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期望建立日语教学者与日语学习者共同参与和完成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复合助词「に対して」在中上级日语教育中是必然会出现的语法点。对于非日语母语话者来说,因为母语和日语在用法、意义层面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这一语法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在中国日语学习者中间显著存在的误用类型有用复合助词「に対して」来替代格助词「を」「に」和复合助词「にとって」「について」「に向かって」的误用。本文通过进行问卷调查来了解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复合助词「に対して」上的误用特点,找出中上级学习者在这些误用特点上的异同点,并分析出现这些误用特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郑健 《考试周刊》2011,(65):119-120
在日语中,表示不可能、不容易、困难等的表示方法很多。本文针对日语能力考试1、2级语法中的四个句型[~~ょぅがなぃ]、[~~がたぃ]、[~~ゎけにほぃ]、[~~かねゐ]进行阐述分析、列举和辨析区分,目的是让日语学习者把握好表示这类语法的表示语义、语境和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18.
张振英 《考试周刊》2008,(13):77-78
日语中的动词不论是自动词还是他动词的未然形后附上助动词[ゎゐぅ/れゐ]都能构成被动态.本文就日语中被动态的概念、构成及分类.列举了大量的例句进行详细的分析、归纳,以期能对日语学习者及日语教学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日语学习的不断深入,日语学习者会发现日语中的省略现象越来越多,尤其是主语的省略,比汉语中的省略现象多得多.由于母语汉语的影响,日语学习者在日语表达中存在很多不够地道的地方,这一直困扰着很多日语学习者.就汉语和日语中各自存在的省略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对比其不同之处及其体现出的文化特点,以便帮助日语学习者正确把握日语中的主语省略,更加地道地运用日语进行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20.
与生俱来的母语学习使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对本国文化有强烈的依赖和惯性,因而在日语学习和日语写作中出现了文化负迁移的现象.文章从"常见错误"、"迁移现象"、"教学对策"三个方面探讨日语写作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期望建立日语教学者与日语学习者共同参与和完成的教学体系,使日语写作的每一次体验都成为一次有意义的快乐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