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禁烟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开展禁烟运动。虽然在短期内还难以达到全面禁烟的目标,但作为对这不文明行为的抵制,公共场所禁烟已经被绝大多数公众所接受。对于学生,学校早有明文规定不准吸烟。对此,职校生持什么观点,职校生中吸烟情况如何?为了解这些...  相似文献   

2.
业内观察     
《四川教育》2010,(9):2-2
教育部和卫生部要求中小学全面禁烟教育部办公厅和卫生部办公厅日前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控烟工作的意见》,要求中职和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室内及校园应全面禁烟。高等学校教学区、办公区、图书馆等场所室内应全面禁烟。各级各类学校校园内主要区域应设置醒目的禁烟标志。校园内不得张贴或设置烟草广告或变相烟草广告并禁止出售烟草制品。教师不得在学生面前吸烟,并要做到相互之间不敬烟。不劝烟。发现学生吸烟。及时劝阻和教育。  相似文献   

3.
要闻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摘编自《人民日报》,2014年2月12日)教育部向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发出"禁烟令"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禁止在中小学幼儿园内吸烟""严格限制在高等学校内吸烟""建立禁烟工作长效机制"等一系列"禁烟令"。通知指出,凡进入中小学、中职学校、幼儿园,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一律不准吸烟。校长是学校禁烟第一责任人。校门口显眼处要设立"无烟校园"或禁烟标志。学校不设置吸烟区,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办公厅和卫生部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控烟工作的意见》,《无烟学校参考标准》也同时发布。意见要求,中职和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室内及校园应全面禁烟,高等学校教学区、办公区、图书馆等场所室内应全面禁烟。教师不得在学生面前吸烟,并要做到相互之间不敬烟,不劝烟,发现学生吸烟,及时劝阻和教育。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校学生吸烟现状进行了调查。男生吸烟率为24.88%,女生无人吸烟。吸烟动机以社交需要(37.25%)和消愁解闷(29.41%)为主。调查发现,学生对吸烟危害健康的了解程度并不影响其吸烟行为,健康教育的重点是促使其转变态度,从而达到禁烟目的,并对此提出控烟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职学校14-18岁青少年吸烟状况及相关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吸烟提供可持续性依据。方法随机抽样,确定某中职学校的2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不记名方式问卷调查的方法,由被调查者自行在班内填写统一问卷,对填写不缺项的问卷作为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尝试吸烟人数47人,尝试吸烟率为23.5%;吸烟人数39人,吸烟率为19.5%;其中≤14岁的尝试吸烟吸烟人数为12人,≤14岁的吸烟率为6.0%。结论青少年吸烟与年龄、性别、成绩、父母亲文化水平相关,青少年控烟和禁烟行为必须从小抓起,从家庭抓起,在全社会开展控烟和禁烟的活动和宣传。不断提高青少年学生健康意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7.
学生公寓不仅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还是学生道德观、兴趣爱好等形成和建立的第二课堂,是学校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重要阵地。目前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利益主体多元化,使高校学生公寓育人作用难于形成合力;文化建设力度不够,影响公寓育人作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盲点,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年初,教育部发布《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发布了"禁止在中小学幼儿园内吸烟"、"严格限制在高等学校内吸烟"、"建立禁烟工作长效机制"等一系列禁令。一时间,"校园禁烟"再度成为校园内外的热门话题。政策:校园全面禁烟有了"尚方宝剑"高维松是汉寿县新兴乡中学的一名教师,有20余年烟龄的他和他的同事张爱国老师近日开始了一场规模空前的"革命":发誓要与多年的老伙伴——"香烟"决裂。自从教育部下达"禁烟令"以来,新兴乡中学专  相似文献   

9.
何永鹏 《文教资料》2014,(17):126-127
社会化下的高职院后勤改革加快推进了高职院大学生公寓区规模化,大学生公寓社区化成为现实。辅导员进驻大学生公寓成了高职院学生工作进公寓的主要途径。本文运用SWOT技术系统分析了辅导员进驻大学生公寓的现状,提出了高职院大学生公寓中学生工作的开展应以人为本,转变观念;加强大学生公寓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建立良好的值班制度,构建和谐的学生公寓管理体系,形成以制度化和人性化结合的管理模式;建立公寓文化管理模式,开展特色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公寓生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禁烟在美国     
美国从60年代起就开展禁烟运动,规定香烟盒印上“吸烟有害健康”的警告字样;70年代开始禁止在电视上播放香烟广告;几十年来,联邦和各州政府不断推出各种禁烟法规,传媒不断宣传吸烟有害健康。应该说,禁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据悉,美国许多公共场合,包括国内的所有航班上,几乎都已禁烟;餐厅,已看不到随意吞云吐雾的现象;一些大餐馆、大赌场等,专为烟客设置“特区”,控制二手烟危害无辜者;许多家庭在作社交活动、探亲访友、特别是送婴孩入家庭托儿所的计划时,都考虑避免烟害问题,颇有谈烟色变之味道;待客敬烟、  相似文献   

11.
在目前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下,班级的概念逐步淡化,以公寓为单位而开展的活动逐渐兴起,学生在公寓的时间越来越多,因而在公寓中暴露出的心理问题也愈发增多。因此,有必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引进公寓。心理健康教育进公寓的途径有:在公寓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利用公寓博客、宣传栏、公寓刊物等载体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利用公寓朋辈聊天室与学生交流、沟通等。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公寓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二课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必须要结合国家教育方针,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建立公寓党团组织,占领公寓网络阵地等具体方法,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使学生信仰坚定,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探索学生公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强和创新公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途径1.政治辅导员进驻公寓。进驻学生公寓的辅导员主要是负责学生日常行为和品德教育,引导学生开展健康向上的活动,促进公寓的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学生自己组织活动,促进与学生的感情联络和交流,关心、帮助学生的生活,及时为他们解决生活、学习和感情中遇到的困难,维护学生的正当利益,加强与公寓物业的沟通。学校也要为进驻公寓的辅导员建立考核机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2.学生综合测评进公寓。把学生在公寓的日常表现列入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节,学生在公寓中的表现由辅导员、学生干部…  相似文献   

14.
雷志华 《师道》2010,(9):14-14
7月份,教育部发布无烟学校参考标准,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室内及校园全面禁烟,高校教师不得在学生面前吸烟,不得接受学生敬烟.不向学生递烟。  相似文献   

15.
1教学分析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7单元第19章“远离烟酒”一节主要介绍了酗酒与吸烟的危害,通过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开展“吸烟与肺癌发病率”的讨论活动,使学生远离烟酒,珍爱生命,关注健康。通过对所教班级调查,全班43人,收到调查表28份,醉酒过有9人,吸烟有19人,其  相似文献   

16.
活动目标让学生通过此次自主综合实践活动从多方面认识和了解香烟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在活动中,让学生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受到“吸烟有害健康”的教育,树立“远离香烟、珍爱生命”的观念。培养学生收集、处理、整合信息的能力和活动组织、语言表达、交往沟通等能力,做一名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小志愿者。案例描述“吸烟有害健康”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吸烟对吸食者本人尤其是被动吸烟者的危害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十多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发动了反吸烟运动,得到各国政府的支持。为什么吸烟屡禁不止,甚至势头毫不减弱呢?众多的调查和…  相似文献   

17.
公寓学生在经济利益、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等方面,矛盾冲突频频发生;原因主要可归结为公寓物业管理市场化运作对大学生个人利益的强化以及公寓特殊环境对大学生深层次矛盾的激化两个方面;必须理顺公寓管理体制,深入推进公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努力营造公寓文化氛围,化解公寓学生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公寓既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阐述了高校党建工作进公寓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分析了现在公寓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论述了高校党建工作进公寓的实施路径,包括完善组织模式,加强组织力度;创新工作机制,激发工作热情;建立工作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吸烟问题已成为全球的问题,特别大学生中男生群体吸烟现象在教育界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本调查了解大学生吸烟现状,为大学控烟提供科学依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对吸烟的认识和吸烟的行为两者之间上存在严重脱节现象;对于控烟的行为应该大学前身化,加强宣传教育力度以及适当采取禁烟行动。  相似文献   

20.
和谐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公寓社区党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不同付费层次公寓的多元选择和学分制的推行,使得不同办学类别、不同教育层次、不同家庭背景的的学生群居于同一公寓社区。大学生们在公寓楼群内进行着深层的文化互动和生活休闲,逐渐形成了不同文化特质的社区共同体。当前大学生公寓社区党建应当有效地规避工作偏差;要探索建立入党积极分子的日常考察体系、学习型社区培育体系、党员责任区和党员形象工程、社区党建多维互动体系和公寓和谐文化支持系统等创新性工作载体,构建和谐的大学生公寓社区;要让"学生党员工作坊"成为培育公寓社区精神、展示党员先进性的窗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