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的丹尼尔在其《特写写作技巧》中这样写到:“特写是一种带有创作性的,有时也带有主观性的文章,旨在给读者以精神享受,并使他们对某件事、某种情况或对生活中的某个侧面有所了解。”这段话从严格意义上讲,还不能算是对特写下的定义,但它却对特写的风格特色作了一个提纲挈领的概括。西方新闻界习惯于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把特写归属为除了消息和评论之外的所有新闻文体。 西方记者向来非常注重新闻特写写作。一来,为  相似文献   

2.
新闻人物特写,是报纸新闻体裁的一种形式。它的写作特点,主要是用描写的方法,去刻画现实中的正在发生变化的事实。要描写新闻人物所经历的事新闻人物特写,简单地说,就是用文艺笔法写成的新闻人物报道,是写新闻人物所经历的事,而不是象文学作品那样主要写人。这就要求所写的事要有新闻价值,具有时效性和真实性。真实对新闻人物特写比什么都重要,因为感人的首先不是文字,而是人物  相似文献   

3.
文章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这是我们文字工作者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新闻的范畴里,理性的逻辑思维适合于评论文章,情感的运用则更多地表现在通讯和特写中。而作为人物特写类的文章,情感的运用更为重要,因为人物特写给读者的是一个个有血  相似文献   

4.
在不到两个月的抗洪宣传战役中,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驱使我经常不分昼夜奔跑在抗洪救灾的第一线,写出了近50篇约7万余字的消息、通讯、特写、评论、报告文学,其中近30篇约3万余字的新闻和文学作品被省、市以上新闻单位采用。紧张激烈、难以忘怀的抗洪救灾的新闻实践,提供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其中,学会和精于现场采访就是很重要的一条。在这里,笔者想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朱芳 《新闻世界》2021,(4):23-26
新闻评论作为新闻体裁的一种,与消息、通讯、特写、深度报道等不同,它源于新闻报道或新闻事实,是可以展现发布者表达个性的载体。新媒体时代,如何写出生动、易读,被受众喜欢的评论?本文以近年来一些优秀的新闻评论为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特写是体育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比赛特写,又是容量较大的一种体育报道形式。它比消息内容丰富;比评论生动具体;比通讯快速及时;比花絮浓重深刻。如果说,消息是体育报道中的快餐,特写可以说是营养丰富的大餐。一篇好的体育特写,既写场内又及场外,既有全局又有细节,既叙过程又加评论,既报道现场又交代背景,既有事件又有人物;既反映表象又揭示本质,有的读者说:“看了比赛再看报上的特写,是双料享受。后者甚至比前者更过瘾。”  相似文献   

7.
钟元成 《记者摇篮》2009,(11):44-44
什么是新闻特写呢?黎信编译的《西方新闻作品选》中有这样一段话,“可以打一个不十分恰当的比方:假如悦一般的新闻报道,是电影的令景镜头的话,那么新闻特写,就是一个或几个特写镜头,它把新闻事件中最生动、最感人的部分加以放大,让读者充分欣赏它的每一个细节,从而获得最深刻的印象。”这应该说是对新闻特写所下的比较恰当的定义。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1994,(2)
评论也要讲人情味有一种意见认为,消息、特写、人物专访、花絮等新闻类作品才能写出人情味和可读性,新闻评论是说理文字,是很难写出人情味的。在他们看来,似乎新闻评论就只能板着面孔训人,讲大道理,似乎新闻评论天生便与生动性无缘。是新闻评论长期的不景气导致了这...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新闻写作,有一个良好的传统,这就是从文学创作那儿汲取营养,借鉴方法。本世纪初的著名记者黄远生的通讯报道,即以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综合融汇,不仅轰动当时,而且堪为今日楷模。继而有彭子冈文学随笔式的新闻特写,如若不是记的真人真事,完全可以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对此,理论上亦有  相似文献   

10.
路透社广播过—篇报道北京的星期天的特写消息。这篇消息是路透社派在中国的记者写的。熟悉北京的人读过这篇特写,认为它的内容是公正的,而且写的比较生动,引起了他的兴趣。还有人说,如果去掉路透社的电头,再作一点微小的修改,这篇特写几乎不能看作是西方通讯社发的消息。下面就是这篇特写:  相似文献   

11.
什么叫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以发表意见为主要目的的新闻文体,是议论、说理的文章。如果说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文体是以“记事”为主,那么新闻评论就是以“记言”为主。所以,我们又把新闻评论叫做“言论”。它的主要功能是要塑造和引导社会舆论,就是通过作者对新闻事实、新闻话题的分析、议论和说理来发表意见,既反映“街谈巷议”,人民群众的呼声,又传达党和政府的主张,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入,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可以说,评论是报纸等新闻媒体的一面旗帜。一、评论的起源和传统我国古代就有把“记事”与“记言”分开的传统。…  相似文献   

12.
今年5月9日,《深圳特区报》发表评论《这是法盲出的馊主意》。乍一看标题,或许有人会以为这篇评论批评的是外地官员或部门,但这篇评论批评的就是本地的政府部门。以如此尖锐的语气批评本地政府部门的评论,近年来可谓罕见或未见。  相似文献   

13.
简言之,新闻时评就是对时事新闻的评述、评论。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闻传播形式,新闻时评大有方兴未艾之势。那么,其与传统的新闻评论在性质上究竟有何区别?在写作或编辑新闻时评过程中应如何把握其性质与界限?应该说,尽管时评的实践发展很快,但有关上述类似问题的理论储备明显不足,这是导致当前新闻时评写作中出现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来从事新闻时评工作的思考和体会,特写此文,以就教于同仁。主客观相统一是正确认识新闻时评性质的关键性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性状和特征,所谓新闻时评的性质是指新闻时评区别于传统新…  相似文献   

14.
周末增刊的成功实践,不仅是对现行办报方式的一大挑战,而且是对传统的狭隘办报思维的一大突破。本文仅就周末增刊的特写版,思考若干新闻学上的问题。当前各家报纸推出的周末增刊,几乎都有一个特写版,而且都是在增刊的第一版。这些特写,虽然有的名称不一样,但体裁都是相同的,作用和效果也是大体相同的。有人曾评论说:没有特写就没有周末。此话也许有些绝对,但特写对读者所起的特别吸引功能是大家都看到的,对传统的狭隘的办报思维的撞击和突破也是特别巨大的。  相似文献   

15.
高洋 《记者摇篮》2007,(6):70-71
新闻评论是新闻传播工具对新近社会现象阐发思想、观点或主张的文章。电视新闻评论就是通过电视这一媒介,运用电视手段对新近社会现象阐发思想、观点或主张的一种电视新闻体裁。  相似文献   

16.
詹茂庆 《视听纵横》2004,(1):113-113
所谓组合报道,就是将与某一新闻事件相关的内容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多侧面、全方位的报道。在表现手法上把新闻消息、新闻背景、新闻特写、新闻回顾、新闻述评、新闻评论、口播新闻、深度报道等组合在一起,将电视表现手法综合运用,使观众对这一新闻事件有一个全面的  相似文献   

17.
浙江广电集团城市之声2006年12月30日首播的录音述评《决不许亵渎英雄,歪曲历史》,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广播评论一等奖。笔者从网上多次收听了这一评论,深受感动。特写此鉴赏文章,求教于新闻同行。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1995,(5)
人物特写从何着眼当代日本报纸上流行的一种称为“人物栏”的报道样式,以其短小、题材内容丰富多彩和紧贴时代生活而颇受读者欢迎。其中大量的是各色各样非事件性新闻人物的报道,或可称为人物小专访。它在形式上有点类似我们的一些人物特写或人物小通讯。上面这篇即是一...  相似文献   

19.
特写特写这个概念,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文艺性特写。五十年代学习苏联,曾经广泛使用特写这个词。作为文艺性的特写,今天被一般人称为报告文学。一种是新闻性的特写。新闻性的特写亦称特写新闻或新闻特写。它又有两种:特写性的消息和特写性的通讯(通讯特写)。平时讲新闻特写或特写新闻,是把特写性的消息和特写性的通讯归入一类。  相似文献   

20.
底层文学产生于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和中国社会城市化的进程中。从2004年开始对底层文学这一文学现象展开讨论,至今已有5年。5年间,表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和心灵生活的各类文学作品纷纷涌现,丰富了当代文坛,引起了文学界的注目和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