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到底应该让学生学什么?《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要求:“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无疑,这触及到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即以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为根本任务,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突出母语文化传承的生命高度。“内化”是语言运用的前提,即只有当学生把文本“消极语言”内化为“积极语言”时,才能流淌于口头、笔端,为我所用。反观时下一些名师的语文课堂,无不注重文本语言的内化,采取多种手段和策略,使学生与文本达到“与我为化,人文合一”的境地。  相似文献   

2.
一、历史教育中的情感与理性 有老师反对“教历史就是要教给学生如何理性地分析历史,不要掺杂个人的情感”。提出“学历史的终极目标是学生通过学历史‘学会行动’,将历史的知识和认识融化为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我以为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观点。这正是当前历史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误区所在。所谓“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如何而来?为何正确?“真正的教师会注意,不要在讲台上,把某一种立场灌输给学生,无论其方式为明讲或暗示。因为以‘让事实自己说话’的方式……是最欺骗性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交际性都很强的课程,教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如地去运用它、驾驭它,那么小学英语教学应该怎样进行才能最有效地让学生学以致用呢?一、英语教材内容要包容英语国家的本土文化、民俗和本地区的民族特色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小学英语教材,绝大多数都是从“What'syourname?”(“你叫什么名字?”),“Howoldareyou?”(“你几岁了?”)教起,而在西方,询问别人的年龄会被视为无礼的表现。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语言内容本身,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到语言中所包含的当地文化和民俗,增强他们对英语的理解和…  相似文献   

4.
刘冬梅 《课外阅读》2011,(11):311-312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三维目标”之一,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把这一重要维度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体现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要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从而有效地去落实这一目标。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态度”?如何摆正学生的“价值观”?课程实施者要选择适合学生展示这方面素养的教学策略。笔者认为主要的途径是语文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体悟教学的艰辛,引深思维认识,增进师生理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情感态度。现将有关事项列举一二:  相似文献   

5.
高效课堂应紧紧围绕新课改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特别要加强人性养育,切实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目标,不仅要关注教学质量,更要注重社会效益。教师应知识与能力并重,关注学生发展,让学生的知识内化为理想与信念,外化为行为,并延伸到课堂之外,并体现于社会实践中。真正的高效课堂应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既然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的舞台,高效课堂就应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中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教育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动力因素。新的课程改革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和效果。怎样通过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自然现象的学习,改变学生的行为倾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像传授知识一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和内化。  相似文献   

7.
陈宝学 《河南教育》2004,(12):34-34
历史是有生命的,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造就健全的高尚的人格,是历史教学的目的。但是,实际上,历史课成了距离现实生活太远、“死记硬背”的代名词,历史教学失去了原有的激情与活力。新课程历史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的整体交融,我以为要采用多种方式让历史教学“活”起来,要把历史课堂努力建构成思辨的课堂、情感的课堂和生活化的课堂。  相似文献   

8.
棒打鸳鸯     
<正>“郑老师,快看呐,这是小何给小玥写的情书,被我捡到啦!”课间,几名女生正在教室里围着我聊天,小曾同学挥舞着一封信兴奋地朝我们快步走来。“怎么回事?”我询问道。“我在小玥的课桌底下捡到这封信,是小何写给她的情书,老师老师,小何喜欢小玥,还写信向她表白呢!”“是啊是啊,小何还用电话手表跟小玥表白呢!”  相似文献   

9.
由于当前教育的功利性,我们忽略了比知识、能力更重要的方面,即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来没有教师说,学生不是人.但也从来不是所有的教师真正把学生当成“人”来教育,一种不懂得保护学生生命的教育.无沧在其他方面怎样取得成功,也绝不是成功的教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相似文献   

10.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所有目标中最为重要的、最为核心的……判断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能不能通过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形成良好的、积极的情感因素。”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到了如此的高度,确实引起了我们广大一线教师的热切关注。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呢?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何建构这一理想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呢?初中历史教学的真谛到底是什么?通过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我想让学生树立正确健全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有所学的同时有所悟,真切地去体会和感悟历史,这才是我们历史教学的真谛。  相似文献   

13.
胡月  付全新 《教师》2008,(18):41-41
一、为什么说教师要有帮助学生构筑高尚灵魂的智慧 爱因斯坦说“什么是教育?当你把你受过的教育都忘记后,剩下的就是教育。”我们的理解是:所谓“受教育”实质上是学生在经过学校一切有意义的教育教学活动之后,所生成或者说是衍生出来的存留于学生灵魂的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也就是说,真正的教育是构筑或者说是塑造学生高尚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到底应该让学生学什么?《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要求:“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无疑,这触及到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即以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为根本任务,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突出母语文化传承的生命高度。“内化”是语言运用的前提,即只有当学生把文本“消极语言”内化为“积极语言”时,才能流淌于口头、笔端,为我所用。观照时下一些名师的语文课堂,无不注重文本语言的内化,采取多种手段和策略使学生与文本达到“与我为化,人文合一”的境地。一、读中悟:在文本语言的徜徉中实现由外到内的吸纳“读”是…  相似文献   

15.
邢志远 《考试周刊》2012,(72):166-166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新课程提出的核心目标之一。作者认为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深刻挖掘教材中蕴含着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素材,运用这些素材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渗透与教育:其次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遵循“体验性”这一基本原则。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去体验化学、体验生活、体验社会,从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  相似文献   

16.
生命教育的理念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意味着课堂教学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心灵、精神乃至人格的健康发展。我在使用二期课改新教材的过程中,尝试运用榜样人物资源设计、组织教学,希冀能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运用榜样人物资源,来传授正确的理论和观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希望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让生命照亮生命,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相似文献   

17.
当前,环境道德教育已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环境道德教育的成效并不高。环境道德教育实效性差的根本原因之一,是情感、情绪作为使教育真正具有生命活力的要素,长期被掩盖在以知性教育为重点,片面注重升学率的价值追求之下,这从根本上导致学生环境道德知识学了不少,但环境道德情感没有树立,更不能产生保护环境的行为。所有这些都让我们反思;环境道德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教育,是否应从“唯知”或严重“偏知”的教育走向“知、情、行”并重的状态?对于环境道德教育,我们是否应不仅仅把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借用过来,  相似文献   

18.
罗晖 《现代语文》2006,(7):72-72
《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卢家楣教授也告诉我们,情感是联系教师和学生心灵的桥梁,是激发学生学习情绪的动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到底如何来进行情感教学呢?  相似文献   

19.
生命教育的理念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意味着课堂教学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心灵、精神乃至人格的健康发展.我在使用二期课改新教材的过程中,尝试运用榜样人物资源设计、组织教学,希冀能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运用榜样人物资源,来传授正确的理论和观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希望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让生命照亮生命,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相似文献   

20.
苏渊 《云南教育》2004,(25):22-23
近年来,尊重学生,把个体生命发展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在语文教学中,“感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翻开《语文课程标准》,你会发现:“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但这种感悟不是回到“自读自悟”的老路上,而是需要教师思考怎样提高学生感悟效率的方法。因此,语文感悟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语文学习中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感知经验,激发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