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责任教育是指高校依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责任规范,通过多种方式,使大学生明确道德责任认知,提高其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促进其培养自觉履行责任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过程,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
企业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有力地肩负起社会责任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和谐社会的建立也将促进企业主动自觉地承担起社会责任。本文指出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的悖行,提出企业应如何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责任意识是每个人对自己在社会中所扮演角色的自我意识和自觉程度,它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个人的行为必须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另一方面,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中的高素质群体,是未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教师责任的依据及其问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责任是教师角色伦理的核心,也是当代社会责任伦理的重要课题。因此,对教师责任进行哲学反思和伦理追问十分必要。从教师责任的确立依据、教师责任的内容规定以及教师责任的问责原则和方法三个维度,对教师责任进行考察分析。旨在为强化教师的角色责任意识,提高教师对自身教育行为价值选择和责任担当的自觉,营造和谐有序的教育秩序和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信息之窗     
责任教育的基本内涵责任是指行为主体对特定社会关系中存在任务的自由认识和自觉的服从。学生责任教育是以学生为教育对象而进行的以“负责任”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学生对祖国和民族、对社会和环境、对家庭和邻里、对自己的责任感和负责精神,并外化为忠于祖国、献身社会、关心他人、保护环境、完善自我的责任行为,塑造科学的责任观。所谓责任意识,是指主体在现有的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发展水平的条件下,把握自身行为及结果,使之在观念上、情感上、道德规范上符合社会要求,体现社会和时代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责任意识与主题教育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责任,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所谓责任意识,就是我们常说的责任心、事业心和使命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意识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  相似文献   

7.
中小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温州285家中小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进行随机调查,结果表明,存在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认知度偏低、理念滞后、行为受企业财务目标影响大、外部监管机制缺失等问题。因此,需要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外部监管机制,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效应,促使温州中小民营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责任教育是指高校依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责任规范,通过多种方式,使大学生明确道德责任认知,提高其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促进其培养自觉履行责任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过程。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生活呈现出日趋多样化的特点,大学生责任教育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责任教育,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责任感是一种自觉地把份内的事情做好,并愿意承担相应责任的情感。诸多研究发现,一个从小受过良好责任教育并有责任意识的孩子,比没有责任意识的孩子成长要快些,他们不仅学习自觉努力,勤于思考,善于与同学合作交流,而且更有行为自觉意识,更乐于助人,乐于接受和承担班级事务并自觉努力地完成任务。因此,应注意培养孩子从小就具有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
责任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生责任教育是对中学生进行以“责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以唤醒他们的责任意识,激发他们的责任情感,培养他们履行责任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责任行为。所谓责任,是指份内应做的事,是应承担的职责、任务与使命,是对职责、任务、使命的确认与承诺。责任教育的最终结果,就是使中学生形成高尚的责任意识,自觉的责任行为。  相似文献   

11.
徐新民 《中国教师》2004,(10):41-4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可见责任感培养已经引起国家的重视。作为班主任的我却痛心地发现:当今不少中学生丢三落四、做事敷衍、借东西不归还、说话不算数,责任意识正在悄无声息地淡化、丢失。因此,班主任工作中,要关注责任感教育。所谓责任感(或说责任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从心理结构分析,责任感包括责任认识、责任情感、责任意志和责任能力,它外化为责任…  相似文献   

12.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和谐社会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但中国社会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评价标准缺乏、监督力度不到位,使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漠。我国应制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和认证体系,加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建立履行社会责任长效机制,从而实现社会与企业的共赢。  相似文献   

13.
“学会关心”与责任生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学会关心是关系中人发展的基本命题,它要求现代德育必须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从本质上说,关心是对关系的发现、关系的认同、关系的情感化,关心可以导致责任的自觉,学会关心与责任生成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当学会关心成为一种德育模式时,学生就能够体验到自我与非我的内在联系、体验到个体存在对整个生态系的依赖,也就能够使学生自然生成一种对自己、他人、社会、人类生存状态普遍关心的责任意识和完成责任行为的责任能力。  相似文献   

14.
浅析高校学生干部责任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恒  李磊 《陕西教育》2009,(11):127-128
责任意识是高校学生干部能力素质的核心,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前高校学生干部中普遍存在责任感不强的问题,严重影响着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因此,加强高校学生干部正确的责任观、高尚的责任意识、自觉的责任行为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责任意识是人们对自己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应当承担的责任义务的认识与觉悟,并在履行这种责任义务的过程中产生的指导责任行为的道德意识。它对一个人能否立足社会、对社会发展有所贡献至关重要。民航类院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民航的工作绩效和服务质量,关系到民航的安全。因此,构建民航院校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机制,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承担其相应的社会责任,不应该看作是企业的一种负担,而应该看作是企业对社会的一种回报。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关键是要把企业的目标,和党、国家倡导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结合起来,自觉化解企业内部存在的各种矛盾,使企业内部的矛盾不发展成为社会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大连大学学报》2015,(4):88-93
"自媒体主体意识"是指自媒体传播者对自身的媒体主体角色、行为后果与社会责任的理性自觉。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在参与自媒体传播活动时,往往缺乏主体自觉,忽略了作为自媒体人的责任和使命,以及职业素养、道德自律与政治意识。为此,必须强化大学生自媒体传播中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评价标准;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政治意识。  相似文献   

18.
王羲 《教育教学论坛》2012,(22):129-130
责任意识是个体对角色责任的自我意识及直觉程度,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人们的行为必须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另一方面,人们对自己发生的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一些中职生表现出自身定位模糊、责任意识不强、责任意识弱化的倾向性问题,文章在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就加强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9.
关于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代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是责任问题。责任意识在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居于重要地位。确立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大学生责任教育中要正确认识责任与理想、责任与能力、责任与法纪、责任与成才的关系等,有效使用社会化育功能、学校训育功能和家庭养育功能,公正地使用责任评价、责任监督和责任赏罚,全面确立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开展责任意识教育有效平台。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开展责任意识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对工作意义的理解,鼓励大学生勇于承担家庭、社会和国家发展的义务及责任,主动地开展职业探索与实践的有效方式之一。在职业生涯教育中开展责任意识教育,需要树立责任意识教育理念、丰富责任意识教学内容、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建立课程的责任化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