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6届新闻函授开学还不到一个月,我们就已经收到新学员寄来的习作近300篇。有的学员甚至在报名的同时就附上了习作。这种渴望尽早跨进新闻的门槛而积极练笔的精神是可以理解的、请学员们放心,这些习作,我们是会认真阅读并提出参考意见的。但是,我们也不得不诚恳地指出,这些学员为免太着急了。有道是,心急吃不了热粘粥,一镐头挖不出个并采;很多事情想快反而漫,所谓欲速则不达。凡事都得循序渐进,方能稳步提高,学习新闻写作,自然也要遵循新闻的写作规律。今年我们编发的《新闻写作学简明教程》(以下简称《教程》)你还没有来得及…  相似文献   

2.
石翼 《军事记者》2004,(7):71-71
在本届新闻函授学员的习作中.也有不少是摄影作品。这些作品总体来看是不错的.但失之于平。即:事迹平.人物平.用光平,构图平.说明词也写得平.这就在大量摄影作品涌入报社的形势下,失去特色,失去竞争力。下面.结合学员的来稿做一点具体分析,未必准确,仅供学员们在学习摄影中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建辰参加了9、10两届新闻函授。两年来,由于他潜心钻研新闻理论,刻苦锻炼写作能力,在同期的学员当中,可算是一个进步较快的“尖子”人物。为了检阅学员的新闻鉴别能力和表达能力,也为了检查函授教学的效果,910两届函授,每年都围绕消息、通讯、言论、调查报告4种新闻体裁,组织4次改写和撰写习作活动;教务处从学员的大量来稿中,筛选出较好的作品,刊登在《函授通讯》上,供学员们交流写作心得,探讨新闻业务。最近,我们回顾并总结了这项练笔活动,惊喜地发现,这两年共8次改写和撰写的结果,李建辰的习作竟有5次被选用(去年选用…  相似文献   

4.
军报第11届新闻函授学期过半,从7个月的情况看,不妨简要概括为:学员学习热情普遍较高,多数学员写作水平有一定提高,一批学员实现“零”的突破,不少学员开始摸索到新闻自学的方法,为下一步的深入学习打下了基础。这里,我们把当前学员的情况和存在问题作一个简要的分析,就算一次集体辅导吧。  相似文献   

5.
当新的一年到来的时候,又一期新学员加入到我们新闻函授学习的行列中。这里,我们谨代表解放军报的全体工作人员和新闻函授中心的同志,向第12期新学员致以新年的问候。在学员们迈出新闻函授第一步的时候,我们谨向学员们提出四点希望:第一,明确方向干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新闻工作是个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毛主席早就提出“政治家办报”的思想,就是要我们的新闻工作者首先要在政治上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有敏锐的政治嗅觉。江泽民主席反复强调要讲政治导向,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  相似文献   

6.
在第14期新闻函授学员的来稿中,不少学员从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开始,写出了一批有思想、有内容、有真情实感的生动故事。我们认为,这个写作的“第一步”走得好!据我们所知,很多函授学员是基层连队的新兵,平时学习、训练很忙,连阅读函授教材都是加班加点或牺牲节假日休息时间完成的,哪里还有多少时间去采访、调查和搜集新闻素材呢?然而我们不少学员,偏偏在“没有办法”中找办法,既然没有大块的时间去采访,那就从采写自己身边的事开始吧。常写不辍,同样可以锻炼写作能力。下面选载的写“我”的故事都是本期函授学员写的,让我们通过他们的稿…  相似文献   

7.
每届函授到了年底,我们与学员互道一声“再见”之后,彼此便中断了教学联系。学员们辛辛苦苦“修行”了一年,究竟学到了一点对工作和生活有用的东西没有;如果是搞新闻工作,经过一年函授基础教学,是否有助于尽快上路?这些情况我们不得而知。纵然我们很想了解函授教学以后的效果,也苦于无门。凑巧,夏华民为我们提供了~次互相沟通的机会。夏华民是第9届函授的优秀学员。因为他是1997年4月报名的,到年底还不够门个月,所以按照规定,1998年4月以前,他写的新闻习作,教务处仍然要负责处理。在元旦期间,地捕捉到一个线索,于是立即进…  相似文献   

8.
军报新闻函授中心从创办之初就定下一条规矩:教务处的老师一年至少要给每一位学员写一封亲笔复信。所谓“亲笔”,自然不是统一格式千篇一律的打字复印件,而是钢笔、毛笔、圆珠笔的手书。这些复信,根据学员的来稿来信情况,有简有繁,或长或短,我们不敢说,这些复信对学员们的新闻写作有多大帮助,但是,能读到一位老新闻工作者戴着老花镜一笔一划地伏案凝神亲笔写的复信,至少会有一点亲切感吧。教务处老师与学员们的这些书面对话都成了私人信件,并不曾横向交流过。只是在1993年第五届新闻函授期间,我们编发过一本辅导材料,书名是(…  相似文献   

9.
刘轶  王昊  刘洪杰 《军事记者》2004,(11):68-68
素有“军事记摇篮”之称的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是我军院校中唯一的一个新闻系。该系十二队学员毕业后主要从事军事报道工作,是我军新闻方阵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毕业学员有的连获“军区军兵种好新闻奖”,有的成为解放军报或军区军兵种报纸的主力编辑、记,有的成为了新闻教学岗位上的优秀教员。在校学员,有的获得了《解放军报》奖学金,有的被军区军兵种报纸评为优秀通讯员,有的撰写的论多次获奖,并有多名学员在校期间在省部级以上媒体发表100余篇稿件……  相似文献   

10.
不少学员觉得军营直线加方块,整天出操上课,生活工作机械单调,看不到有什么新闻可写。可是,同样的环境和条件,有的学员却能抓到不少活蹦乱跳的好新闻,而且,有的新闻写得还相当不错。这是什么缘故?面对差不多的情况,为什么有人熟视无睹,捕捉不到新闻,有入目不暇接,经常抓到“活鱼”呢?两者的差别就在于有没有“新闻眼”。正如法国著名雕刻家罗丹说的那样;“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些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新闻的学员,并不是靠撞大运“瞎碰”,而是比别人观察敏锐罢了。比如,立功——报喜。这类事平常得不能…  相似文献   

11.
石翼 《军事记者》2004,(6):70-70
军报第14期新闻函授学员的学习渐入佳境,大多数学员学习努力,上路较快,且来稿踊跃,也确有不少稿件接近或达到公开发表的水平,然而,综观学员来稿的质量,总的来看还不高,除个别老学员的稿件外,半数以上学员的稿件还处在学步的初级阶段,就是进步较大的学员,其作品也只是停留在通字顺的阶段,偶有抢眼一点的稿件,也往往处于可用不可用的“生死边沿”上。  相似文献   

12.
莫把“公差”变“私差”函授学员 刘焜鹏笔者在某连采访时,听不少连队干部反映:现在的公差真难派。以前出公差,战士们都积极踊跃,惟恐派不到自己,而现在却恰恰相反,在连队干部的催促下,战士们还流露出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有的即便去了,也常常是“凑凑人数,出工不出力”。上等兵小李直截了当地说:“现在的所谓出‘公差’,实际上大多数都是出‘私差’,公差变味了,大伙的积极性当然也提不起来了。”  相似文献   

13.
上几届函授,我们曾经采用一稿两写的方法,辅导学员进行新闻习作和研究。所谓一稿两写,是一篇新闻用不同的主题和角度去撰写,从中比较优劣权衡去留,进而提高新闻的鉴别能力和写作水平。函授学员们欢迎这种学习方法。许多学员常常言来自己一稿两写的习作,征求教务处老师们的意见,并希望给予指点。我们发现,有的学员虽然觉得一稿两写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但并不真正理解一稿两写的根本目的和基本要求,因此,只是形式上模仿一稿两写的样子,实际上没有掌握一稿两写的精神。由于不得要领,学习的效果自然要打折扣。为了进一步研讨这个问…  相似文献   

14.
第九届函授学员在收到结业证前后,纷纷给我们寄来了丰厚的“回执”:有的满怀激情地向我们报喜,函授学习圆了自己的新闻梦,实现了见报“零”的突破;有的无比兴奋地说,我从一个不懂五个“矿’为何物的门外汉,跨进了新闻的大门槛,初步掌握了几种新闻体裁的写作方法,我要由衷地感谢那些没有见过面的函授老师。学员周根山的来信有一定的代表性。他写道:在军报函授中心的教育、指点和熏陶下,我现在感到“眼”在云端,“脚”在实地,也就是说有了一点新闻的感觉。这才是最宝贵的,比发表作品更让我高兴。路还很长。通过学习,我更加感到…  相似文献   

15.
《军事记者》2006,(2):69-69
浮躁是学习的大敌。根据以往的函授学习情况,在浮躁的学习心态中,惧怕或厌烦“重复”是一个重要表现。在本期学员中,有相当一部分学员是报道员或新闻干部,他们对新闻知识已经有一些了解,因此当进入理论学习时,一翻教材就有似曾相识之感(尽管本期教材是新编的),于是便产生自负和浮躁,对这种“重复”学习心生厌烦;也有一部分学员是第二次或多次参加新闻函授的老学员,这些学员更容易产生浮躁,有的甚至连教材尚无翻看就匆忙得出“大同小异”的结论。这种讨厌“重复”的具体表现是:不能坐下来耐着性子潜心阅读教材,不能按照函授中心的要求按时完…  相似文献   

16.
函授学习刚刚开始,我们就接到不少学员寄来的稿件,有的学员还诚恳地在附信中请求老师帮助修改,指出不足。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苦恼的呼声:我写了那么多稿子,可是不知为什么,老是见不了报。这些学员多半并非参加函授才开始迈进新闻领域的。或者说,有相当多的学员还是干过~段时间报道工作的,写过不少稿子。因此,他们急于想找点窍门,寻求一点登上报纸版面的捷径。几年来,对学员,不仅是那些从未接触过新闻工作的学员,而且包括那些干过一段报道工作的学员,我们总是在学习2初,向大家提出:何妨采个“拔漫步”,先扎扎实实地做…  相似文献   

17.
新学员同志们:伴着羊年到来的脚步,我们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第13期学员正式开学了。我们函授中心教务部全体工作人员向来自军内外的新学员致以新年的问候!从现在起,我们就是同一条战壕的战友了,我们虽不像一般正规的全日制学校那样,大家朝夕相处,天天见面,可我们的目标相同,心想一处,通过教材和书信来往,同样可以互相交流思想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特殊的学习方法,教学相长,相互促进。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学员们应该怎样在函授中心的引导下,卓有成效地度过一年函…  相似文献   

18.
“宁可不见报,不搞假报道”,南京政治学院办的全军首届新闻大专班两年前提出的这个口号,已在学员中深入人心。新闻学系针对报道中存在的失实现象,联系实际对学员进行新闻职业道德教育,使学员树立了“真实是新闻职业道德第一信条”的观念。南京政治学院新闻学专业自1984年9月开办以来,学员们坚持边学习理论,边练笔写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已在报刊,电台发表了3,000多篇稿件,未发现严重失实的报道。但也有个别学员采访不  相似文献   

19.
军报第七届新闻函授学员(第一批),即将结业了。一年的时间过得很快。不少学员来信都谈到,学习收获很大。一些人原来根本不了解新闻的要求是什么,现在已初步掌握了基本知识(一些人原来写稿很难见报,现在也有作品发表了;更多的同志则认为,这次函授学习,学的不仅仅是一些新闻业务知识,而且重要的是还懂得了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只有有了好的思想作风,才能真正写出好的新闻作品,等等,等等。当然,学习时间毕竟还是很短的,接触的学习资料还是很有限的。因此,我们对学习的成果不能估计过高。准确地说,一年的函…  相似文献   

20.
从我们收到的大量司作中可以看出,人物新闻和新闻故事,是学员们比较喜爱的新闻体裁。关于人物新闻和新闻故事的写作要求,在《新闻写作学简明教程》里都有原则性的提示。比如,写人物新闻是“三要”《要抓典型人和典型事,要有新闻性,要情感真切》,写新闻故事是“三选择”《选择新鲜的事,选择精采的事,选择小中见大的事》。归纳为“三要”和“三选择”,主要是为了便于叙述和记忆。没有条理化的概括,初学者会感到困惑,但是,仅仅记住这些条文,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客观事物千变万化错综复杂,所谓“水无常势,文无定法”,学习写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