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 和平演变是帝国主义国家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种重要手段。众所周知,帝国主义国家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手段很多,然而其基本手段却不外乎武装干涉与和平演变两途。 一般来说,武装干涉是帝国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初始阶段所采取的手段,其目的是将刚刚从旧社会脱胎出来的社会主义制度扼杀在摇篮里,和平演变则是帝国主义国家对已经成长壮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手段,其目的是通过和平手腕,使社会主义逐渐地倒退到资本主义。两种手段没有实质上的差异,只有方式上的区分,我们切不可在帝国主义和平演变反动战略面前麻木不仁,应该百倍地提高警惕,广泛、深入地开展反和平演变斗争。  相似文献   

2.
十月革命胜利后,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经济封锁,苏维埃俄国在国际上陷于孤立,在经济上濒临崩溃。为了捍卫新生的革命政权,苏俄人民在粉碎外国武装干涉的同时,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在外交斗争中苏俄政府以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作为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通过发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贸易联系,终于冲破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反苏联合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是根本违反帝国主义意顾的。帝国主义总是要利用一切可能、抓住一切机会来反对以至消灭社会主义国家。从苏维埃国家成立的第一天起,美帝国主义就是苏维埃国家的死敌。在帝国主义对苏维埃国家进行的包括武装干涉、柜绝外交上承认、进行反革命颠复活动等一切反革命敌对行动中,美帝国主义都是倡导者、积极参加者和组织者。美帝国主义把德国军国主义当作反苏突击队,假手于德国军国主义妄图消灭苏联的政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反  相似文献   

4.
十月革命胜利后至1920年底,苏俄粉碎了协约国的武装干涉,挫败了帝国主义国家用军事手段扼杀苏俄的企图。此后,社会主义苏俄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开始从军事冲突阶段过渡到和平共处、相互交往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差不多每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诞生后,都会遭到旧制度维护者的武装干涉。二战后,国际帝国主义对欧亚新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千方百计地进行颠覆、封锁和干涉,只不过欧洲由于有雅尔塔体制的制约,那里只出现了“冷战”,在亚洲则不然,“冷战”迅速演变成“热战”。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帝国主义和亚洲各国的反动势力对越南、朝鲜、中国三个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干涉。经过八年印度支那战争(1946—1954年)、三年朝鲜战争(1950—1953年)、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遭到了可耻的失败,三个社会主义国家得到了巩固,在亚洲出现了新的“均势”。不同社会制度的亚非国家从战争中吸取了经验教训,积极倡导和  相似文献   

6.
一九一七年十月,俄罗斯工人阶级在伟大的列宁和斯大林的领导下,挣断了资本主义统治的锁炼,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全世界劳动人民看到了人类历史的曙光,旧的资本主义世界一天天走向它的末日,新的社会主义世界一天天强大了起来。在短短的三十六年中,伟大的苏联人民在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下,巳经将一个落后的贫困的俄罗斯改变成为一个最先进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这个劳动人民的国家,已经接受了两次战争的严重考验,而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和无限的生命力。在她还是年青的时候,她就战胜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她又取得了战胜法西斯侵略势力的伟大胜利,不但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并且拯救了全世界人民免于法西斯奴役的巨大灾  相似文献   

7.
一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总趋势,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对资本主义旧世界构成了严重的冲击和威胁。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始终是帝国主义反动势力的既定目标。七十年代以来,国际形势由紧张转向缓和,由对抗转向对话,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国际关系上处于和平共处状况,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被西方帝国主义认为是推行和平演变的“历史性机会”。他们利用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某些困难,依仗自己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优势,向  相似文献   

8.
1921年,苏维埃俄国经过三年国内战争,终于粉碎了国内反革命叛乱和外国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保卫了新生的革命政权,争得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局面。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尖锐复杂的国际斗争中,提出了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可以建立正常的政治经济关系的思想,并在斗争实践中阐发了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保持正常关系的原则和策略。在国际风云变幻复杂的今天,认真研究和把握列宁的这些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面临着自身安全保障的苏联 苏维埃俄国从她诞生的那一天起,面对着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封锁、包围和孤立,就面临着保障自身安全的问题。安全之需要保障是因为苏联感到了威胁。给苏联安全造成威胁的是帝国主义各国,包括英美法挂着民主招牌的帝国主义和德意日打着法西斯旗号的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是威胁苏联安全的总根源。  相似文献   

10.
1 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首次出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根本对立制度并存的局面。新生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水火不相容的,列宁说,无论如何,国际帝国主义“都不能和苏维埃共和国和平共处。”①苏维埃政权又不得不和“比我们富庶千百倍、在军事上强大千百倍的国家”并存。②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处理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资本主义世界包围之中生存下来,已经提到苏维埃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11.
你相信吗?一部世界近现代史可以用六个阿拉伯数字概括。首先请记住251638,然后再理解每个数字包含的内容。 “2”指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发展史,即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包括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和帝国主义阶段的历史)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史(指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曲折,包括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共产主义革命的胜利,从苏联社会主义的建成到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从华沙条约组织的诞生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相似文献   

12.
主题内容认知  主题内容范围:国际关系是超越国家界限的国际社会关系,主要是主权国家及国家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世界近现代史上的国际关系有三种基本类型:①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矛盾与斗争;②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侵略与反侵略、奴役与反奴役的矛盾与斗争;③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对抗等。从国际关系演变的过程来看,世界格局的演变是其核心内容。本主题主要概述①③两种基本类型,包括拿破仑对外战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1918-1925年苏俄反对日本武装干涉的斗争,本质上也是反对帝国主义霸权的斗争。这一斗争是在敌我力量级为悬殊、形势十分复杂的国际氛围中,在外交上和军事上准确运用辩证思维策略从而取得基本是于回曲折历程。这一历史经验对二战后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颇富现实的启迪意义。因为帝国主义霸权政治至今仍在对这些国家继续以武装的和非武装的不同形式进行着这种侵略性的干涉。  相似文献   

14.
在由凯恩斯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和“第三条道路”的理论和政策的过程中,当代资本主义逐渐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但其实质仍然是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本质属性———垄断,以及由垄断所产生的帝国主义的寄生性、腐朽性和垂死性并没有根本改变。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影响是双重的,它既为社会主义新社会准备着更加充分的物质基础和历史条件,又给社会主义国家构成了巨大压力和威胁。应对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挑战,是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新的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风云变幻的今天,我们迎来了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的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74周年。帝国主义“欢呼”他们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得手,得意忘形地加紧向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的攻势。在这样的时刻,我们回顾列宁为捍卫十月革命胜利成果,巩固社会主义阵地而进行的顽强斗争,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十月革命胜利后,帝国主义不甘心他们的失败,纠集14个国家发动了对年轻的苏维埃政权的武装进攻,妄图一举消灭之。武装干涉失败后,他们又对俄国实行围困封锁,施展各种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是从资本主义发展而来的,社会主义必须继承、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用的东西,列宁十分重视国家资本主义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中的作用。阐述列宁对国家资本主义的认识及其实践并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根本不同的。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一对有着多种涵义的矛盾范畴。明确二者的属概念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关系的首要前提。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众多的属概念中,社会制度和国家是两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属概念。研究和探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主要应从制度和国家的视角出发,正确分析和认识两种制度之间以及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左”右两种错误倾向,把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与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分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是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在根本制度上的一致性和在具体做法上的差异性 ,从而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9.
一帝国主义时代的殖民政策是垄断资本奴役和剥削“落后”国家的政策。列宁指出,“殖民政策和帝国主义并不是资本主义的一种病态的可以纠正的偏差”,“而是资本主义基础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资本帝国主义在殖民统治的形式上,并不总是一成不变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帝国主义推行殖民主义,一般说来,是采取直接统治的形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世界上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家并组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它的力量和影响日益增长;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出现了巨大的革命风暴,在此基础上五十多个国家宣告了独立,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正在迅速地土崩瓦解;而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则更加衰落和腐朽,帝国主义阵营正在走向四  相似文献   

20.
武昌起义之后,日本帝国主义面对中国革命的复杂局势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并未采取武装干涉资产阶级革命的措施,其军事力量进驻中国的目的是在“严守中立”的政策下,保护在华的既得利益并试图乘机扩大这种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