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这样一个故事:几个小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着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听蚂蚁歌唱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胡说,蚂蚁怎么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一个八度。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这个故事让我久久回味,它包含了太多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细细思考的问题。学生们说得多好啊:老师,您为什么不能蹲下来呢?…  相似文献   

2.
在我的身边曾发生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天,几名小学生爬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地上很脏,几个人都是满身的灰。教师见了很生气,走过去沉着脸问:“你们在干什么?”“听蚂蚁唱歌哩。”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胡说,蚂蚁怎么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一个八度。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子不服,他嘟嘟囔囔地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是啊,老师为什么不能蹲下来呢?不蹲下来,怎么可能了解学生呢?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  相似文献   

3.
在我的身边发生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天,几名小学生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地上很脏,几个人弄得满身是土。一位教师见了很生气,走过去沉着脸,问:“你们在干什么?”“听蚂蚁唱歌哩!”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胡说,蚂蚁怎么会唱歌!”教师的声音提高了一个八度。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是有一个倔强的孩子不服,他嘟嘟囔囔地嘀咕:“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是啊,教师为什么不能蹲下来呢?我静心细忖,觉得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它暴露出了该类教师素养上的一些不足或欠缺。  相似文献   

4.
正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大人发现自己的孩子正聚精会神地蹲在路边观察蚂蚁,便问:"你在干什么?"孩子仰起稚气的脸得意地说:"我在听蚂蚁唱歌。"大人哈哈大笑:"蚂蚁怎么会唱歌呢?"孩子不高兴地回答:"你不蹲下来听,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是啊,你都没有蹲下来听,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呢?孩子的世界是不同于成人  相似文献   

5.
曾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大人发现有个孩子聚精会神地蹲在路边观察蚂蚁,便问:“小朋友,你在干什么?”孩子仰起稚气的脸得意地说:“我在听蚂蚁唱歌。”大人哈哈大笑:“蚂蚁怎么会唱歌?”孩子不高兴地回答:“你不蹲下来听,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相似文献   

6.
曾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大人发现有个孩子聚精会神地蹲在路边观察蚂蚁,便问:“小朋友,你在干什么?”孩子仰起稚气的脸得意地说:“我在听蚂蚁唱歌。”大人哈哈大笑:“蚂蚁怎么会唱歌?”孩子不高兴地回答:“你不蹲下来听,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英语》2005,(4):6-6
冬季,蚂蚁正忙着把潮湿的谷子晒干。一只蚱蜢跑来,向他们乞讨食物。蚂蚁问他:“你为什么在夏天不去采集食物呢?”蚱蜢回答说:“那时没有时间,我忙于唱歌。”蚂蚁嘲笑说:“你夏季如要唱歌,那么冬季就饿着去跳舞吧。”  相似文献   

8.
在小区的花园里,我的小孙孙鑫博蹲在地上看蚂蚁。莹莹的妈妈走了过来,说“:鑫博,看什么呢?“”不是看,我是在听蚂蚁唱歌呢!”小孙孙头也不抬地说“。咳!傻孩子,蚂蚁怎么能唱歌呢?”莹莹的妈妈笑了起来。鑫博很生气,没好气地说“:你又没听,怎么知道蚂蚁不能唱歌呢?“”你这孩子……”莹莹的妈妈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摇摇头走开了。我赶紧蹲在小孙孙的身边,对他说“:爷爷和你一起听蚂蚁唱歌,好吗?”像莹莹的妈妈这样的成人很多,他们这种做法不仅白白地丧失了教育的契机,还会熄灭孩子身上闪烁的想象的火花。成人的失误常常是由于不懂得孩子生理…  相似文献   

9.
张伟 《教育文汇》2013,(7):42-42
冬天,蚂蚁翻晒受潮的粮食,一只饥饿的蝉向它乞讨。蚂蚁对蝉说:“你为什么不在夏天储存点粮食呢?”蝉回答说:“那时我在唱悦耳的歌曲,没有工夫。”蚂蚁笑着说:“如果你夏天唱歌,冬天就去跳舞吧!”  相似文献   

10.
九年义务教材六年制小学语第三册《看雪》足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课围绕看雪引发了一个生动的故事,激起了台湾省的孩子们向往雪景、向往北京的美好情感。但课中当孩子们问老师“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的时候,老师深情地说:“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课中这句答话看似留下一个热望祖国统一的悬念,但联系小学二年级学生实际仔细揣摸起来,它有些不合情理之处,现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1.
教师可用一则故事引入新课:“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然后教师问:“这个故事要讲多久才能讲完呢?”当学生问答“永远都讲不完。”教师便说:“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数,与这个故事有密切联系,大家想不想认识它呢?”(想)于是揭示新课:循环小数。  相似文献   

12.
在一节较级公开课上,一位青年教师正在指导学生学习《将相和》的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秦王真的那么厉害,那为什么还老是败在蔺相如的手下呢?”  相似文献   

13.
曾听过这样一则故事:父亲发现孩子正聚精会神地蹲在路边盯着地上看,便问道:“孩子,你在干什么?”孩子仰着稚气的脸,得意地说:我在听蚂蚁唱歌。”父亲哈哈大笑,说:蚂蚁怎么会唱歌?”孩子不高兴地说:你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这则故事饶有意思,让我们意识到作为班主任真要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与他们交心、交友,就必须放下架子,蹲下身子,想办法和学生拉近距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由此,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学会与孩子闲聊。聊天既可增进相互了解、密切师生关系,又可在此过程中轻松而平静地解决孩子在生活中、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记得我…  相似文献   

14.
徐雪明 《新作文》2004,(5):25-26
冰心在《我们这里没有冬天》一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南开中学一个学生写的作得了120分,怎么会有120分的呢?他在章中写道:“今天天气十分好,花儿十分香,风景十分美,心里十分高兴”一连用了十二个“十分”.老师给了他个120分。①故事很好笑也很真实。面对学生的作,语教师大都有过同样的皱眉:一个写了多年作的中学生,居然用语单调、语言粗糙。更有的学生。其写作的语言与小学时没有多大的变化和差异,章通篇都是直录口语式的话。生硬枯涩,难以卒读。  相似文献   

15.
案例: 语文公开课过半,张老师正聚精会神地指导学生认真写字,教室里鸦雀无声。“老师,我可以唱歌吗?”一个尖叫声打破了沉寂,  相似文献   

16.
买椟还珠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这则故事常用来比喻那些取舍不当、舍本逐末的不理智行为。当年我读师范担任实习老师时,曾在课堂上把这个故事讲给学生们听。有一位学生听完故事后天真地问我:“为什么那个郑国人喜欢盒子就是取舍不当呢?他喜欢盒子不行吗?”这个问题让我在课堂上当场怔住。不过,我马上转而问学生:“你们说是盒子贵还是珍珠贵?”学生答是珍珠贵。我说:“这就对了。盒子再华丽,但比起价值连城的珍珠来,买哪个更划算?他买椟还珠,就是舍本逐末呀!”学生又问:“为什么买椟还珠就是舍本逐末呢?舍本逐末就一定不划算吗?要是盒子比…  相似文献   

17.
《日食》看起来像一个平淡的故事。教英语的张老师先后在初一和高一引导学生做同一个英语游戏。同样是用“看上去错误或是荒诞的句子开头”:“太阳升起不久,天渐渐地黑了。”同样的游戏规则:“一个人一句用英语接故事。”刚从小学踏入初中的学生“想都没想”“果断地”接出来一个富于想像力的、生动美丽的故事,而“有足够的单词量和语法知识”的新到的高中生却令张老师“不耐烦”了,他们只是“迟疑”地、“结结巴巴”地接出了一篇“科普说明文”,干巴巴的,缺乏想像。特别使张老师失望的是,她“略感欣慰”的、认为“有些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8.
“画”作业     
初当教师,很想在自己带的班里最先折腾出个教育改革什么的。于是今天一个点子,明天一个点子。有一天,学生居然也给我出了一个点子。“老师,我们的语文作业也该改革一下了。”我觉得挺新鲜,低头问这个一年级的小家伙:“你知道什么是‘改革’吗 ?”“就是变得不一样。”他回答的倒是简单,可我却着实想了几天。  因为自己也是刚从学校毕业,语文作业对我来说仍是记忆犹新。大不了就是生字、解词、摇头晃脑地背诵课文以及老师的一个个勾勾、叉叉。现在想“改革”,改成什么样呢 ?  一节语文课给我提了个醒。  这天,正巧学生字“写…  相似文献   

19.
一次语文课上,一开讲我便信手在黑板上写下了课文的题目:我家的小院,并让学生一齐把课题读一遍。这时,一位学生站了起来,说:“老师,您把课题中的‘园’写成‘院’了。”我疑惑地看了那位学生一眼,低下头看了一下课本,呀,确实是“我家的小园”!于是,我马上把“院”改成了“园”。这时,一个念头从我的脑海里闪过:这里为什么要用“园”而不用“院”呢?“园”与“院”有什么不同呢?何不趁此机会让同学们探究一番呢!于是,我对大家说:“这位同学观察真仔细,老师要谢谢他。可大家是否想过这里用‘院’可以吗?‘园’与‘院’到底有…  相似文献   

20.
小菲回到家里,将小书包往桌上一摔,委屈地说:“今后我再也不想上唱歌课了!”妈妈觉得很奇怪。要知道,小菲唱歌可是不错的呀。“为什么不想上唱歌课呢?”妈妈问道。“李老师根本不叫我起来唱!她上课故意不看我!她知道我会唱歌——我手举得最高!”原来是这样!妈妈觉得很可笑,于是讲了一个鸡妈妈孵蛋的故事。然后问小菲:“鸡妈妈会不会只去孵那一只最大的蛋呢?”小菲若有所悟地说:“当然不会!”“那老师在课上应该不应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