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文化名城江苏兴化于元末明初生有作《水浒》之施耐庵、明代中叶生有校《西游》之李春芳、作《封神》之陆西星及明末清初生有作《梼杌闲评》之李清,一地拥有四大文豪,"四大名著"光辉灿烂,古今中外少有。《水浒传》的首创示范效应,引发《西游记》《封神传》《梼杌闲评》的接踵问世。盖因兴化明清时期,人文荟萃、文风昌盛、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孕育和造就了杰出的作家群和广大的读者群,从而使"兴盛教化"的兴化诞生出"四大名著"的作者,崛起为"明清小说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2.
乐诗朦 《文教资料》2014,(36):18-20
一僧一道,一个属于佛教,一个属于道教,而《红楼梦》的作者却将这两个来自不同派系的放在一起,似乎有混淆两种教派之嫌,是作者有什么深刻的用意吗?文章以一僧一道为突破口,从佛道文化的角度对红楼梦进行解读,探求作者内在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石涛的"一画"理论一直受到艺术家们的关注,就是因为他用道家的思想来丰富自己的理论,在认识上更进一步接近了艺术的本体。同时,在怎样对待"成法"以及如何做到"脱俗"两方面,石涛本着"无为"的思想,强调了人的主观性,要求艺术家自由发挥,不能拘泥于成法,必须自主创作,否则会出现"法障"。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语文教学的要求将“四大名著”推向了中考的前台,“四大名著”类试题越来越为中考命题者所青睐。2002年,北京、陕西、吉林、黑龙江、甘肃等省市中考语文试卷都涉及了“四大名著”。“四大名著”类试题命题的类型主要有四类。  相似文献   

5.
从象状和内容两个方面对《老子》之“道”、“一”进行了研究。认为《老子》之“道”、“一”二者都具有实体、过程、原则之义,这三方面的内容又渊于一源;《老子》对“道”之象状的直接描述虽惜墨如金,但它使用了“以‘一’写‘道’”的形象笔法对其作了泼墨尽写,这一笔法是《老子》所从属的荆楚文化的典型特点  相似文献   

6.
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多而散,我们应在把握现代散文自身之"道"的基础上,努力探寻阅读教学之"道",即分别从"这一作者""这一学生""这一结构""这一点"等入手,依次推进,现代散文的阅读教学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7.
由于黄宾虹把“技”提升到“道”的高度,一直令人很难把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的艺术才渐渐受到重视。经历了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冲击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虽受到了挑战但更深入人心了。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别阐释了"道"、"术"、教育三个概念在当代教育中的内涵与外延,并围绕中国当代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道"既指科学上的基本原理,也指为人的人格基础;"术"指实用之技。在当代教育中,前者为"体",后者为"用",应两者并重。  相似文献   

9.
作为先秦哲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的“是非”观独具丰富的义理内涵,而在《齐物论》中尤为明显。结合文本看,庄子在《齐物论》中先是论证“是非”源于言辨、源于成心,然后提出“莫若以明”“因是”的工夫予以消解,直至达到“是非”观的终极形态,即“一”。如上“是非”观,不仅对理解庄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处理社会、网络等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几百年来,“四大名著”占据国人重要的阅读空间,对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能力的提升发挥着巨大的能量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但爱读“名著”者不乏其人,会读“名著”者为数不多。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敦煌变文中“亦”与“一”通用的现象,认为“亦”为“一”的俗体,并判定它流行的年代为中晚唐( 公元800 —900 年) 。  相似文献   

12.
13.
作为一代文坛盟主,韩愈因执着于道而遭人不少诟病。该文在指出韩文道元素的同时,着重论述其文的情元素,并进一步论证和分析了韩文情感力量的源泉在于"气"。  相似文献   

14.
谈及师生关系这个话题,首先跳入我脑海的是《史记·李广传》中一段话,原文是:“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刀斗.士吏冶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把新小说当作政治宣传的工具,其思想经历了政治教化、舆论清议和唤醒国民三个阶段。梁启超的小说宣传思想有其历史进步性,但他一味强调小说的政治宣传功用,忽视小说的艺术创作规律与读者接受心理,也给新小说的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肖爱招 《文教资料》2010,(26):71-73
《庖丁解牛》中关于“技”与“道”关系的思想内核使我们得到启发:语文教师应努力练就高超的教学技巧,遵循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使语文教学由“技”而“道”,从“有法”到“无法”,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曾有“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这一观点历来都为众人所知。一般人都因它强调“不变”而视之为形而上学的典型.这一论点的提出者董仲舒也在人们心目中成了一位顽固守旧的人物。但是,究竟什么是“道”?董仲舒是否认为“道”绝对不变,“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真实涵义到底如何?董仲舒是否如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守旧乃至反动?我认为.这些问题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他”是第三人称,现代汉语里经常出没,可在古汉语系统里“他”却不是主角。“他”是个形声字,本作“佗”,本义是负担,古代、近代泛指男女及一切事物,现代则用于称代自己和对方以外的男性第三者。此外,“他”还有一个重要义项,是表示指称,相当于“别的”、“其他的”。与“此”相对。  相似文献   

19.
前人或对杜甫诗歌中的女性形象作整体分析,或仅研究杜甫妻子杨氏一人,据此,我们从较为宏观的角度,集中分析杜诗中透露出的几类“妻子”形象。杜诗中涉及“妻子”的诗歌将近40首,大约占总数的3%,从中可以窥见贵族之妻、征人之妻和贫士之妻这三类形象。总体上来说,杜甫对身处乱世的各类“妻子”们赋予仁者的同情和关怀,并对那些具有中华民族传统女性坚贞自守等优良品质的“妻子”们表达了赞美之意。  相似文献   

20.
庄子之“道”重在对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然而,“道”又难以言说。故庄子以“技”论“道”,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来使人更易悟“道”。庄子本无心于艺术,可是这些故事却对后世的文艺创作与艺术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追求“虚静”的审美心胸。二是在写作方法和创作技巧上强调天人、合道艺,以实现“人艺”与“天工”的自然融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