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讲读完省编小学语文第九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以后,我对同学们说:“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请提出来。”一个同学说:“课文中‘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这句中‘蹲着’、‘半跪着’的各是谁呢?我不知道。”他提出这个问题后,我请同学们回答。一个同学说:“这个问题还不好回答?不管是谁‘蹲着’、‘半跪着’都行。”另一个同学说:“本文是作者的回忆。因时间长了,作者记不清楚了,所以就没有交代是谁?”很明显,这两种回答都  相似文献   

2.
下课了,我仍在讲台前批改作业,突然一个细小的声音传入我的耳际:“老……老……老师,能给我……打个‘优’吗?”我扭头一看,是张帅拿着作业本怯生生地站在我旁边。“你怎么现在才交?”我生气地说。“老师,我想……把字写得更好……得……得‘优’。”他低着头说道。  相似文献   

3.
华威先生     
转弯抹角算起来——他算是我的一个亲戚。我叫他“华威先生”。他觉得这种称呼不大好。“嗳,你真是!”他说,“为什么一定要个‘先生’呢。你应当叫我‘威弟’。再不然叫‘阿威’。”把这件事交涉过了之后,他立刻戴上了帽子:“我们改日再谈好不好?我总想畅畅快快跟你谈一谈——唉,可总是没有时间。今天刘主任起草了一个县  相似文献   

4.
黄珠婷 《新读写》2008,(3):26-26
季羡林先生引杜甫诗句“意匠渗淡经营中”,称赞梁衡是在“经营”散文:“他的经营还非同寻常。即以他的写人物的散文来说,一般都认为,写人物能写到形似,已属不易,而能写到神似者不啻为上乘。可是梁衡却不以神似为满足,他追求一种更高的水平,异常执著地追求。但是他追求什么呢?我想了好久,也想不出一个恰当的名词。我曾想用‘境地’,觉得不够。又曾想用‘意境’,也觉得不够。也曾想用‘意韵’、‘韵味’等等,都觉得不够。想来想去,我突然想到王国维的‘境界’,自认得之矣。”  相似文献   

5.
最近,有人问一位教师同志:“你知道人造地球卫星吗?”这位教师面红耳赤,好半晌才回答:“我只听说过‘人造肺’,却没听说过什么‘人造胃’、‘人造心’!”有个小学生跟他母亲去参观了梅山水库,回来写了篇游记;可是他的老师却硬把“梅山水库”改成“佛子岭水库”。这个小学生一再申述他参观的,确实是“梅山水库”,但这位老师却坚持说:“安徽只造过一座“佛子岭水库”,根本就没有什么“梅山水库!”  相似文献   

6.
于是之的《幼学纪事》是一篇优美的回忆性散文,它记述了在旧社会恶劣的政治制度下,作者少年时期的学习生活。课文从出生写到十五、六岁,作者通过对自己少年时期艰苦求学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老师深挚的怀念与尊敬之情。全文按时间顺序,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回忆没有文化的家庭和邻居。作者小时候家里很穷,祖母和母亲两代人一字不识,文化环境极差。同院拉洋车的老郝叔家里更穷,靠“请会”度饥荒,直到辛劳死去。这一部分记述了作者刚读小学不久的一段生活经历,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没有文化的痛苦,以及作者对老郝叔的帮助和怀念。  相似文献   

7.
老作家巴金在为卓如同志撰写的《冰心传》所作的序言中对冰心的作品作了这样的评价:“……她那些真诚的语言,她那些充满感情的文字,都是为了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都是为了我们大家熟悉的忠诚老实的人民。她要求‘真话’,她追求‘真话’,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她还用自己做榜样鼓励大家讲‘真话’,写‘真话’。”确实,“讲‘真话’,写‘真话’”,创作“真”的文学,是冰心创作的信条和她毕生的艺术追求,诚如她自己所表白的那样:“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此时此地只有‘我’”。  相似文献   

8.
我做什么事都要说“等一会儿”。这不,今天爸爸又让我写作业,他说了3遍我才极不情愿地去写。写着写着我就开起了小差,我想:如果能有个等一会儿的国家,里面的人做什么事都要等一会儿,那我就不会挨骂了,该多好啊!我想着想着,忽然,从天花板里钻出一个身体很胖、眼睛小小的小人。我吓了一跳!忙问:“你是谁?从哪里来的?”他朝我摇摇手说:“等一会儿,我先在你床上睡一会儿。”说着,他竟然真的睡着了。过了好长时间,我实在忍不住了,叫醒他,胆怯地问:“你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他慢吞吞地说:“我叫‘等死人’,从‘等一会儿国’来。”“‘等死人’,…  相似文献   

9.
说起“想象”,我还得谢谢儿子,是他让我知道了想象的妙处。小时候,儿子很喜欢涂鸦。有一次,他拿着笔对我说:“妈妈,你画,你画。”于是我就随手在纸上写了一个汉字“一”,然后告诉儿子:“这是‘一’,‘一个苹果’的‘一’。”儿子拿着纸,认真地看了一会儿,然后重复了一遍:“这是‘一’,‘一个苹果’的‘一’。”我摸摸他的小脑袋说:“对,这就是‘一’。”从那天开始,儿子对“一”可谓情有独钟,每当我们看书或看报的时候,他都很认真地在上面找“一”,每找到一个“一”就会开心半天,而我也总会及时地给予表扬。有一回,他发现了一个破折号,兴奋…  相似文献   

10.
早在一九二四年,老教育家叶圣陶就在《教育杂志》十六卷第六号写了一篇题为《说话训练》的专论,并且特地以“产生与发表的总枢纽”作为这篇万言长文的副标题,把说话训练作为语文教学的总枢纽提出来,显示了这位教育家独特而又精辟的见解。新中国成立以后,叶老在谈到语文教学时明确指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宜并重”。在这里,他不仅给“语文”下了一个确切的定义,还把学习口头语言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11.
“老师让学生以‘如果我是公司经理’为题写一篇作文,所有的孩子马上动笔写了起来,只有一个例外。老师问他为什么不写。‘我在等我的秘书。’那孩子答道。”  相似文献   

12.
课堂上,学生正在做练习,一个学生问同桌:“你记不记得‘攀登’的‘攀’字怎么写?”“当然记得啦。”同桌兴奋地回答,“这个字是上个学期学的,那次写生字和单元考试,‘攀’字我都写错了,老师还罚我把那个字再多写5行呢!他还再次告诉我怎么去记这个字,‘大手举起两根木和两个X’,你看,容易记吧。”  相似文献   

13.
张涛 《老年教育》2011,(12):54-54
近日碰到早年退休的一位老领导,一见面就对我说:“老弟啊,今年是我的‘坎’,我恐怕迈不过去这个‘坎’了,现在浑身上下都是病。”这位老领导今年75岁,患颈椎病、肠炎等多年,久治未愈。他心里想着“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的古语,所以说今年是他的一个“坎”。  相似文献   

14.
我在寒假里访问了几位学生家长。他们都是贫农下中农,有的是生产队干部,有的是贫协代表。他们对中学的作文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老贫农蔡心宽说:“我的大儿子高中毕业了,文章写了好几本,前几天队里让他写个生产报告,他却直摇头。问他那些作文本里都是写的什么?他说:‘那都是老师出题,我们虚构的内容。若要写实实在在的事,我们就干瞪眼了。’”  相似文献   

15.
夏老师上课     
刘欢 《今日中学生》2004,(28):46-47
“同学们,你们进校的第一篇日记,我都已经看过了,并且有的还细细地欣赏了。但有的同学很有意思,把我的‘夏’字写成了‘下’。”我们的语文老师———夏红阳说着,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个“下”字。同学们都禁不住捧腹大笑起来,快嘴的同学急忙说:“不对,应该是‘夏天’的‘夏’。”“对,是‘夏天’的‘夏’。”夏老师擦掉“下”,写了另一个“夏”,诙谐地说,“我可不是什么下等老师,也不能够当一个下等老师,不过嘛———”夏老师话锋一转,“当个‘浇花的’,也不错嘛。”她顿住话头,环视全场,见大家疑惑不解的样子,便含蓄地说,“我把你们好有一比…  相似文献   

16.
小幽默     
老秤新秤数学老师批评某生说 :“哪有半斤等于八两的 ,这不是胡闹吗 ?”某生说 :“我在作文里写了个‘半斤五两’ ,结果让语文老师批评了一顿。语文老师说 ,过去的老秤都是半斤八两。”数学老师 :“语文课你尽管去用老秤 ,但上数学课时 ,你必须要用新秤 !”看不清楚考场上 ,前排的小华扔给小明一个纸团 ,上面写着 :“‘恍惚’是什么意思 ?”小明在纸上写出答案 :“模糊 ,看不清。”把字条揉成团扔给小华。不一会儿 ,小华又扔个纸团过来 ,上面写着 :“笨蛋 ,这么大的字还看不清楚 !”该干什么小强还没想好晚上该干什么 ,他拿出一枚硬币抛向空…  相似文献   

17.
线索怎样找?     
职高《语文》第一册(国家教委推荐教材,人教社1991年9月版)第三课《我的母亲》的“自读提示”、“单元小结”、“练习”等里,关于该文的记叙线索“多元化”提法欠妥。摘要如下: “本文按照时间为顺序”(见28页第二行);“写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文中六次提到,可说是贯穿全文。”(见28页第七行);“《我的母亲》以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为线索。”(见54页倒第七行);“自读《我的母亲》全文之后,理出本文记叙时间顺序,找出表明时间顺序的句子。”(见55页第四行);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第41页:“了解本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相似文献   

18.
六年制语文课本第七册“教材编写说明”中指出:“本册四个训练重点:注意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重点,体现事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记叙,既是阅读训练的重点,又是作文训练的重点。”第八册“教材编写说明”中指出:“本册训练重点是‘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和‘一要真实,二要具体’”。在第七册和第八册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观察事物”这个重点,从写观察日记入手,读写结合,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一年来取得了可喜成绩。现将我的做法和取得的效果汇报如下。 我是从三方面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的。 一是课文中学什么就指导学生写什么,及时巩固,  相似文献   

19.
所谓‘私房作文’,是指班级例行作文之外学生自发写的作文。说起‘私房作文’,是由一个学生引起的。一天,一个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拿着一篇作文稿找我修改,他腼腆地说:‘老师,请你给改改。’我一读,觉得大大超过他平时作文。‘你写的?’他说:‘我作文水平老提不高,总觉得课堂上那点时间不够用,作文题也不对味,我背地拿劲写一篇,写我喜欢写的,瞧瞧可行。’我深受启发,立即把这篇作文当班宣读,借机鼓励学生写‘私房作文’。同学们情绪高涨,跃跃欲试,后来真写出不少高质量的作文。  相似文献   

20.
我教《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有一个学生对“他刚一张嘴,肉就掉下来了”一句中“他”的用法提出异议,他说:“乌鸦是鸟,应该用‘它’,为什么这里用单人‘他’?”我听后高兴地说:“是啊,为什么这里用‘他’呢?谁能回答?”于是,有好几个同学举起了手,有的说:“这里是把乌鸦当作人来写,所以用‘他’.”有的说:“因为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