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音乐节以区别于常规音乐演出的独特仪式,凝结参与者形成一种群体文化。这种文化带动了音乐节的商业聚众与仪式同质化,导致音乐节仪式信仰的普化与淡化,削弱音乐节特有的神秘感与仪式感。草莓音乐节是国内市场化较成熟的音乐节,对国内音乐节市场有较大的导向影响。本文以草莓音乐节为例,从音乐节的商业模式、同质化现象、文化价值等方面,探讨国内音乐节仪式下的信仰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年一度的古典音乐节将相继在上海和北京举行,可年年乐评人都发出“露天”的呼吁,相关音乐节每年也将户外活动斗志高昂地放到来年的规划中去,却年年不得实施  相似文献   

3.
在2012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未成年人服务展区,贵州省参展团队的“社区儿童图书音乐节”现场展示活动将阅读与音乐、节日等愉悦的身心感受相联;阅读活动兼顾中外元素;活动奖品体现贵州特色.在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从而接受阅读.贵州省图书馆界以公益、合作、共赢的理念将未成年人阅读活动成功推广.  相似文献   

4.
中国“第五代”作曲家拥有众多世界美誉,然而在国内,他们在辉煌与惨淡交映,单纯与诱惑相冲,既披荆斩棘又麻烦不断,他们的尴尬,也是时代的尴尬[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魏娟 《新闻世界》2013,(9):172-174
音乐节作为一种舶来品,已走过十几个年头,从曾今的几个音乐节到如今的上百个音乐节,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状态。虽然国内音乐节数量急剧上升,但是音乐节的质量除了几个知名音乐节以外大都是粗制滥造。针对这种现状,本文着重以中国音乐节的开山鼻祖一迷笛音乐节为例探析国内户外音乐节的发展策略,希望为未来的音乐节提供一些借鉴,以推动我国音乐节产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由天津电视台承办的"娃哈哈营养快线第三届打开音乐之门"音乐节,于2009年8月30日落下帷幕。从7月10日开始,交响乐、民乐、戏剧、合唱、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的50场演出伴随着天津观众度过了一个美妙的夏天,也再一次验证了天津电视台活动营销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冯健 《中国广播》2009,(2):45-47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之际,作为一名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工作了25年的现任首席编辑,亲眼目睹了电台发生的巨大变化,百感交集,思绪万千。最让我难以忘怀的一件事就是在1999年8月29日北京音乐广播成功地转播了奥地利萨尔斯堡国际音乐节。这场音乐会由我策划、编辑、主持,作为当时的直接参与者,至今回想起来仍激动不已。  相似文献   

8.
户外音乐节海报不仅是传播信息的窗口、传播文化的创意方式,更是代表着音乐节精神与力量的视觉艺术。与音乐节元素、音乐元素的关联性为音乐节海报的视觉呈现提供了融合视听感受、共通深层情感的独特空间。本文对国内主要户外音乐节的海报的视觉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概括了音乐元素在户外音乐节海报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并在对现状的总结中获得启迪与反思。国内户外音乐节海报设计依然面临着众多挑战,比如如何发挥音乐元素在视觉设计中的独到作用、如何把握音乐节海报设计中功能性与审美性的平衡等。  相似文献   

9.
每到长假就有很多的户外音乐节竞相举办,主要的音乐类型是摇滚和民谣。每年大大小小的摇滚音乐节能办100多场,喜欢摇滚的人在人群中显得越来越正常了,中国的乐迷结构也越来越跟外国看齐了。 摇滚乐区别于其他音乐类型的最大特征是什么?音乐人或乐迷会说,是力量、但是心理学家也许会好奇这种能发出“针针扎”声音的力量是打从哪来的?经过观察,他们决定谨慎地给这种力量一个现成的心理学别名:偏执。  相似文献   

10.
王德成  张涛 《中国广播》2011,(12):I0004-I0005
27日下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歌选》广西平果县“民歌采风基地”挂牌仪式在平果县职业教育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周刊》2009,(19):81-81
歌剧泰斗威尔第最著名的作品《弄臣》将于6月在国家大剧院亮相。由来自作曲家故乡的意大利帕尔玛皇家歌剧院为中国观众呈现”原汁原昧”的歌剧大餐。歌剧《弄臣》讲述了放荡好色的公爵爱上了宫廷小丑弄臣里戈莱托的爱女,里戈莱托发现后决意刺杀公爵,却害死了女儿。剧中的咏叹调《女人善变》《可爱的名字》、四重唱《赞美你,美丽的爱神》成为经典,广泛流传。  相似文献   

12.
王海涛 《中国广播》2012,(12):26-28
大型活动可以给电台的品牌建设带来人力资源、台内资源的重新整合、提高员工创造力和活跃度、提升电台品牌影响力、提高节目和频率的收听率等诸多好处,同时也为电台获得经营创收和利润增长点带来更多的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13.
韩玉彩 《东南传播》2022,(8):117-119
我国的户外音乐节自2000年起步发展,随后举办数量和参与人数逐年增加,形成独特的文化现象。本文将户外音乐节视作一场仪式狂欢,研究户外音乐节成为互动仪式的要素以及户外音乐节作为互动仪式产生的结果。从互动仪式视角来看,户外音乐节的参与者通过集体狂欢的仪式,在符号建构的情境中实现心理的代偿性满足,将个体的情感能量凝聚升华为集体的情感认同,并通过身体在场或是虚拟身体在场的方式参与到互动仪式中,共享情绪价值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春人伊始.在北京的舞台上.一下来了不少国外优秀的戏剧演出.这和不久前大家聚焦人艺代表的中国戏剧的衰败形成鲜明的对比。无论从舞台、表演、剧本各个力面还是剧团的运作.这几场演出对中国戏剧人都有太多可供学习之处只是我们很难知道,何时才是他们学成之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16.
古诗说“少小离家老大回”,然而在时下的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却在“老大”之年离家,只因为子女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呼唤。随着青壮年外来精英对一座座大城市的占领,他们的父母也相继离开了原居住地,跟随子女迁移到大城市中,成了“寄居老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传统青年期刊在改革开放之后30年的改革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结合当今市场主流的青年期刊进行了比对。青年期刊的未来发展潜力如何?有准确的定位、创新的团队和市场化的营销模式才是其未来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8.
不要把“紧锣密鼓”用如“紧张” 什么叫“紧锣密鼓”?旧时戏曲演出开场前,通常要打三通锣鼓,锣鼓点很密,在野台演出时可借以招徕观众,移人剧场后也可以起到催促观众入场、落座、安静下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国外大师很乐于把北京人称赞是“一流的观众”,因为北京的演出票价往往是最贵的:反过来,北京的观众群体也发出了“只看最好的”的声音。是否最贵的就是最好的。或说。只看最贵票价的观众就是一流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