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藉由"历史书写"的研究方法,对明清安庆方志中"孝"人物传记的书写模式进行解读,可知明清安庆方志中出现的大量有关"割肉疗亲"的记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明清时期安庆地区"割肉疗亲"之风炽盛的记录,更反映了明清方志书写者对于"割肉疗亲"的认可和推崇。书写者根据当时的现实需要,对"割肉疗亲"的情节增加各种要素以优化升级,进行建构,不断丰富"割肉疗亲"者的传主形象,增强教化效果。同时,明清安庆方志中亦有不少寻常模式的孝行记载,尤其是清代方志中出现了明志中未见的单纯"生前尽孝"的庸常模式,反映了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安庆地区愈发重视庸常模式的孝行,以更好地推行"孝"之教化在地方基层社会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妈妈用身体哺育自己的宝宝,同样在传递着对宝宝的爱。只有在这时候的母爱,才是真正的舍己为人,类似佛祖"割肉喂鹰"之最伟大的爱。  相似文献   

3.
当目前市场的悲观气氛到处弥漫,并且非常不合时宜地在各大媒体上出现的时候,当大家都忙于在本周五割肉的时候,笔者给各位投资者一个忠告:不要盲目地割肉,也别害怕,股市的行情还没真正出现结束的信号!  相似文献   

4.
久之,伏日②,诏赐从官肉。大官丞日晏不来③,朔独拔剑割肉,谓其同官曰:"伏日当蚤归④,请受赐。"即怀肉去。大官奏之。朔入,上曰:"昨赐肉,不待诏,以剑割肉而去之,何也?"朔免冠谢⑤。上曰:"先生起自责也。"朔再拜曰:"朔来⑥!朔来!受赐不待  相似文献   

5.
谏言重启IPO     
今年"两会"期间关于代表、委员们对股市议论的报道,似乎少于以往,可能是去年的大幅下挫,挫伤了代表委员们的热情使之迷茫,也可能是代表委员们或其亲友也曾是"散户",或割肉逃生或高位套牢。  相似文献   

6.
到了耽于回忆的年龄,有时不免触景生情。望着学校的一草一木,我的脑子里倏地跳出个去世已近10年的同事——沈老师。老沈真是个“人物”。当时,他是校内外闻名的“活雷锋”。哪家娃儿迷路,他必亲送回家;路上老人病例,他必背列医院。有次带了几块钱去割肉,见一个小学生丢了割肉的钱,怕回家挨打,哭稀流了,  相似文献   

7.
古语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与工效关系密切.要想取得良好的工效,就要在准备工具和掌握工具上下功夫.钝刀子割肉,为什么半天也割不出血来?虽不能说与操刀人的割肉技术无关,但恐怕主要还是因为刀子"钝"的缘故.工具不好,事倍功半.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工具.而行业不同,工具各异.但是,有一种工具却被三百六十行所广泛运用,不论农、工、商、学、兵,行行用得着,这就是"语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使用不同工具的人们,都共同运用"语文"这个工具,因此,语文工作者就把"语文"称为大家的"基本工具".另一方面,就学校的教学而言,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交流都必须用语文这个工具,所以说语文本身既是一门学科,又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人们因而又称它是"基础工具"或"工具的工具".这是一个简明而又科学的概括.作为"基础工具"的语文,它和其他生产工具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它有它固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个贪婪、狡猾、残忍的角色,也早已成为吝啬鬼、视财如命的代名词。但近年来众多学者开始重新解读夏洛克,认识到夏洛克这一人物的多样性。本文从夏洛克的宗教信仰、当时的社会偏见和安东尼奥加诸其身的粗言暴行三个方面再次分析夏洛克割肉复仇的动机,试图减轻读者对夏洛克的误解,并指出夏洛克是一个令人同情的悲剧人物。  相似文献   

9.
杨明 《海外英语》2012,(17):253-254,259
英语的虚拟语气对很多英语学习者来讲,是一个不太容易掌握的语法现象。由于"虚拟"这种提法的存在,不少人过于拘泥于它所谈事件是否真实这样一个问题,却没有注意到它原本是一种"语气"。而所谓"语气",虽然有可能映射出事件真实与否,但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反映说话人对所谈事件的态度、倾向等。因此,要想对虚拟语气有一个真切的认识,必须揣摩说话人的思想,而不能孤立地看话语内容本身。  相似文献   

10.
股民园地     
广州股民:我经常一买股票就被套,舍不得割肉,做T+0又越套越深,该怎么办?解答:进入股市的投资者几乎都被套牢过,这是一个人人不愿提起,但又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它是每个投资者迈向成熟的一道必经门槛。既然不能回避,就要勇敢地面对它,找出适合自己的解套方案。  相似文献   

11.
在跌势的底部,也是由一阴一阳两根K线的组合,与曙光初现类似的另一种组合。但比曙光初现力度要弱。"好友反攻"也是见底信号,这个信号提示投资者不要再盲目割肉了。  相似文献   

12.
<正>一、叙事文读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初中生在叙事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是:只对情节做大略感知,在文章里寻章摘句,或者只凭所谓的经验,依据文章开头结尾的议论抒情语句把握主题,导致对文本的误读。叙事文写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对事件的详略处理不当,内容写了很多,但关键部分却一笔带过;材料详略处理与主题没有对应关系,待事件叙述得差不多了,就给文章加上一个"帽子"或贴上一个"标签",导致主题与事件脱节,  相似文献   

13.
正3月10日,上证指数暴跌近60点,2000点宣告跌破,上证指数重回一时代。"唉,明知道股市要跌,早盘也割肉了,可空仓总是难受,11点的时候以为要反弹,又杀进去了。"一位股民抱怨道。对于很多股民而言,虽然知道股市有风险,适当控制仓位是必须的。但由于担心资金闲置,有时候总忍不住操作,最终陷入被套的苦果。作为股民,如何管住自己的手呢?"打开股票行情,有个叫做银华日利的品种,全仓  相似文献   

14.
<正>高考概率题是以实际应用问题为载体,主要考查排列组合及概率等知识,突出考查概率统计的思想方法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概率时,经常容易出错,下面就学生考试及作业中易混淆的一些问题,进行对比辨析.一、"互斥事件"与"相互独立事件"(1)事件的"互斥"与"相互独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个事件互斥是指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两个事件相互独立是指一个事件的发生对另一个事件是否发生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机"——机会、机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常会出现"灵活变动的、关键性的事件,这一事件预示着某些事情的发生,可能是事情转向好或坏的方向的机会".这时,需要教师善于抓住这个事件某个刚刚显现出的一丝良好的征兆加以利用、放大,将一个没有成效的、没有希望的、甚至有危害的情境转换成一个从教育意义上说是积极的事件,成为一个有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助推力,这就是教师的教学机智.一、随机应变,灵活调控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尽管课前进行了充分、周密、巧妙的谋划设计,但在数学课堂中却始终有  相似文献   

16.
解读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关键事件"是促进学校教师隐性教育知识显性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关键事件"是指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教师要围绕该事件做出关键性决策,它隐含了教师在经历关键事件时,要做出自我职业形象和自我职业认同的抉择。解读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关键事件"可以从设计个人研修活动、建立集体交流机制、建立教师专业档案袋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运动事件的词汇化模式是一个倍受争议的话题,相关的研究很多,但多为非实证的推论,少有研究探讨不同类型的汉语运动事件的特点。基于此,有必要采用实证的方法,探讨汉语自我运动类和致使运动类运动事件的词汇化模式。文章研究发现,与英语和西班牙语相比,汉语在自我运动类和致使运动类运动事件表达上均表现出特有的个性。结果表明,汉语最好能归属于"均势框架语言"类别。  相似文献   

18.
时间是事件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人物活动的计程表,因此,写作文将时间交代清楚非常重要,这是记叙文的"六要素"之一.交待时间要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纳起来,大致有直陈和暗示两种.  相似文献   

19.
湖南汨罗方言的将实现体助词“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山青 《中国语文》2012,(2):161-166,192
汨罗方言里的"去"可作体貌助词,表示事件的将要实现。"去"所表示的"将实现"不同于汨罗话里另一个只表"实现"而不具有"将"义的"得2(了2)",但在表事件(情况)实现这一点上有共同之处,不过"得2"表示的是一般的实现,而"去"的实现是将然的,体意义与将来时的意义结合在一起,二者在意义用法上有交叉之处,但又常常形成对立。将实现体在汨罗方言里有其独立的地位。表示将实现的助词"去"由"V.C+去"连动格式中表移动的"去"语法化而来。  相似文献   

20.
作文难,难就难在如何将生活中闪烁着五彩光芒的一个细节、一个镜头、一个片段,经过补充、虚构、调整扩展成文。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现成的事件、完整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写。即使偶尔有,但生活的真实并不等于艺术的真实。现实生活中的事件、细节,虽然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但是要把它写成作文,还需借助"虚构"——对人物、情节等进行艺术加工,使作文中所反映出来的"生活"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有集中性、典型性、普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