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一位法国小青年,出身于富翁家庭,自小生活条件优越,生活奢侈,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人们都认为他是没有出息的人,父亲也%头说他不可救药。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他邀请一位漂亮的姑娘跳舞,姑娘不仅拒绝了他而且羞辱他说:请站远一点,我最讨厌你这样的花花公τ。骄横的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受到别人对他的藐视和冷漠,这让他无地υ容,他突然清醒过来,开始为υ己的过去感到悔恨和羞愧。  相似文献   

2.
考试之前,同学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以下是3种典型的心理状态,对照一下,看看υ己属于哪一种。一、乐逍遥。马上就要考试了,同学们都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中,只有明明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看着同学们拼命背诵、拼命翻书那股劲儿,他觉得无聊极了。他走到好朋友王  相似文献   

3.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一个自以为是全才的年轻人,毕业后屡次碰壁。有一天,他来到大海边,打算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正好此时有一位老人从附近走过,看见了他,并救了他。老人问他为什么要走绝路,他说自己得不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没有人欣赏并重用他……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自以为是全才的年轻人,毕业后屡次碰壁,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觉得没有伯乐来赏识他这匹"千里马",对生活感到非常绝望。一天,他来到大海边,打算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当他正要跳海自杀的时候,正好有一位老人经过,看见了他,并救下了他。老人问他为什么要走绝路,他说自己得不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没有人欣赏并且  相似文献   

5.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物体A、B,其质量分别为m1、m2,它们沿同一直线运动并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前A、B的速度分别为υ1、υ2,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υ′1、υ′2,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6.
从利他与利己的传统伦理维度出发,人们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可分为主观为己的志愿动机、己他兼顾的志愿动机和纯粹利他的志愿动机三个层次。应该说,在当前社会每一个动机层次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从社会道德向善的要求而言,我们希望人们的志愿行为是从主观为己的志愿行为、己他兼顾的志愿行为逐渐走向纯粹利他的志愿行为。  相似文献   

7.
品读海明威     
总难忘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总难忘那个名叫桑提亚哥的捕鱼老人,他很孤独, 当他独身一人在海上与大马林鱼与鲨鱼与狂涛恶浪搏斗了整整三天三夜后,他己累得筋疲力尽……他闯海归来,他梦到的是什么?是狮子!  相似文献   

8.
有一个自以为是的大学生,毕业后多次求职屡遭碰壁,很长一段时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总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没有伯乐来赏识他。痛苦绝望之下,终于有一天,他经不住挫折,来到大海边,打算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正当他欲行轻生的时候,恰巧有一位老人从附近经过,老人问他为什么要走绝路,他说自己得不到社会的承认,经过了十年寒窗,竟没有人欣赏并重用他。老人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让他看了看,然后就随手扔在地上,对他说:“请你把我刚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捡起来。”“这根本不可能。”他说。老人没有发话,从自己的口…  相似文献   

9.
秦雄 《青少年日记》2014,(12):52-55
『拟题』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她)在酷暑的烈日下,在火烧的岗地上,正为他(她)不孝的儿女挣命;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她)褴褛的衣衫,肮脏的蛇皮袋,正在热闹都市的垃圾箱里刨着废品以度余生;有这样一位老人,矿难让他(她)失去亲人,那崩溃的神态,那神经兮兮的怪笑让人不忍目睹……请关注这些可怜的老人吧,只有这样,我们的这个社会才会有真正的和谐,真真的梦……请以"有这样一位老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相似文献   

10.
证明了有穷级υ值代数体函数至少存在一条T方向,至多除去2υ个例外值.并讨论了T方向与强Borel方向、最大型Borel方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有一个自以为是全才的年轻人,毕业以后屡次碰壁,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对社会感到非常失望。多次的碰壁,让他伤心而绝望,他感到没有“伯乐”来赏识他这匹“千里马”。痛苦绝望之下,有一天,他来到海边,打算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在他正要自杀的时候,正好有一位老人从附近走过,看见了他,并且救了他。老人问他为什么要走绝路,他说自己得不到社会和别人的承认,没有人欣赏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社会责任意识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古代伦理道德的优秀传统。许多古代哲人都强调过社会责任心,认为个人对社会负有责任。孟子以禹稷为例,他说“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见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他认为每个人都对社会、国家负有一定的责任。孔子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  相似文献   

13.
文科博览     
使自己成为珍珠有一个自以为是全才的年轻人 ,毕业以后屡次碰壁 ,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没有伯乐来赏识他这匹“千里马”。痛苦绝望之下 ,有一天 ,他来到大海边 ,打算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在他自杀的时候 ,正好有一位老人从附近走过 ,看见了他 ,并且救了他。老人问他为什么要走绝路 ,他说自己得不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 ,没有人欣赏并且重用他……老人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 ,让年轻人看了看 ,然后就随便扔在地上 ,对年轻人说 :“请你把我刚才扔在地下的那粒沙子捡起来。”“这根本不可能 !”年轻人说。老人没有说话…  相似文献   

14.
老人过河     
钓鱼人曾经看见一个老人在寒风凛冽中趟过一条河。老人在河边把自己脱得一丝不挂,然后顶着衣服一步一步走下水去。钓鱼人喊住老人,他说上游有桥,老人说晓得;他说下游有渡,老人也说晓得。但老人没有回来,他一步一步远去,在呼啸的寒风中走向对岸。在老人之前和老人之后,有无数青年也要过河,但在河边他们停下了。他们问钓鱼人,附近有桥吗?  相似文献   

15.
有一个自以为是全才的年轻人,毕业以后屡次碰壁,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对社会感到非常失望。多次的碰壁,让他伤心而绝望,他感到没有伯乐来赏识他这匹“千里马”。痛苦绝望之下,他来到大海边,打算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在他正要自杀的时候,一位老人从附近走过,救了他。老人问他为什么要走绝路,他说  相似文献   

16.
解析 设自动扶梯运行速度为υ梯,人相对于扶梯快速行走速度为υ人,当人沿自动扶梯向上行走时,人相对地面的速度υ=υ人+υ梯.  相似文献   

17.
巧选参照物     
物理计算题,是同学们学习中的一个难点。而有关相对运动问题的计算就是其中之一。这类问题综合性较强,若按常规思维解答肯定会带来困难,对这类问题的解答也有它的捷径,只要选取的参照物恰当,解题就大为简便。例1一轮船运木料逆水而行,经某处A时一木料落入水中,经20分钟后才发现并立即回程追赶,在A处下游4千米处赶上。设轮船顺流和逆流的行驶速度相同,求轮船回程追赶所需时间?解析:一般解法是以地面为参照物,船逆流而行的速度为(υ船-υ水);顺水时对于岸的速度为(υ船+υ水)。而υ船、υ水都未知,解题过程非常繁冗,若选取的参照物恰当,解题…  相似文献   

18.
从前,有一个睿智的老人,因为他能够预测未来,全国上下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天,残暴的国王带着他的儿子去见这位老人,并问了他几个问题。"我会活很久吗?我的将来会怎样?会发生什么事?"老人轻声对国王说:"三天内你将消失。"国王万分惊恐地回到了宫殿。  相似文献   

19.
班上有个特殊学生——普庆。都是孤儿的父母病故后,他得到全社会的帮助:吃、住在街道福利院;社区有专人负责他的日常事务;学校免收一切费用;有位视他如己出的干妈;老师、同学,甚至外国人也向他伸出援助之手。2月24日(元宵节第二天)晨读时间,他迟到了。我问原因,他哭诉福利院的人与他争吵,不给他饭吃,他分得的元宵节慰问品都被他们抢吃了……可经过调查,普庆撒了谎。另外,他时时出言不逊,和福利院老人们关系紧张;不能容忍别人的冒犯;对“水货”用品不屑一顾……  相似文献   

20.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公式(?)=1/2(υ_0+υ_t)在解未知加速度的问题时很方便,是一个十分有用的公式。我在批改作业及试卷时发觉学生很少使用它,以致解某些题时显得十分繁琐。举例如下: 例1、火车从A车站开出,到B车站停下。前1/4路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后1/4路程作匀减速直线运动,中间一半路程为匀速运动。求证火车的平均速度为它最大速度的2/3。解: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图1)将AB等分为四段,每段长为s。可知中间CD段的速度最大υ_c=υ_D=υ_m, (?)_AC=(υ_a+υ_C)/2 t_(AC)=sυ~(1/2)AC=2s/υ_m (?)_(CD)=υ_m, t_(CD)=2s(υ_(CD))~(1/2)=2s/υ_m (?)_(DB)=(υ_D+υ_B)/2=υ_m/2, t_(DB)=s(υ_DB)~(1/2)=2s/υ_m 火车在整个AB段的平均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