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谈高校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明确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认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问题。认识不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统一性,就会丢掉在我国教育发展历史上所创造的宝贵经验,教育转轨也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创造教育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正起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说到底,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造教育。因此,创造教育若无质的突破与飞跃,则素质教育不会提早到来。看一看我们的教育方式,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培养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素质方面,应试教育基本上起到了窒息的作用。于是,以创造教育为突破口,改变僵化因循的教学模式,几乎成了大家一致的选择。  我们知道,目前的创造教育正处在初级阶段,有许多问题需要澄清和解决,为了使学科领域创造性教学能走上科学的、规范的、系统的轨道,我们有必要对过去的…  相似文献   

3.
创造教育是塑造新世纪适应知识经济性人才的必由之路,实践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是启动应试教育向素教育转变的有效杠杆,创造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手脑双挥”;创造教育内容的核心是开设创造性活动,创造教育方法与途径的关键是创造性教学;创造教育环境是和谐、宽松、民主。  相似文献   

4.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已进入了视听并重的信息时代。随着“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形成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显然已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5.
相对于应试教育而开展起来的素质教育,为革除应试教育的弊端,创造出一种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主并具有健全人格的教育模式,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担负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更应顺应时代的要求,抓住这一契机,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并使创新逐步深化,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需要,成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变教育观念,就是由应试教育旧观念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思维,而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进行创造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此相适应的必须改变教育方法,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变单向传授知识与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创造性教学方法,同时考虑也要利于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因为知识经济社会更需要劳动者具备更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所以说,知识经济呼唤着创造教育。创造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造欲和创造能力的劳动者为目标,以系统、动态的评价制度综合评价教学效果,以启发性教育方式为主的教育模式。创造教育是发展知识经济的必由之路。一、创造教育的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欲和创造能力创造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目标有着区别。创造教育以全面提高素质、服务社会为目的,应试教育则以升学为目的。创造教育有两个基本目标:()对…  相似文献   

8.
一、抓好中小学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是:第一,“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挑选人,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发展人。第二,“应试教育”重书本知识,以考试分数评定质量高低,而素质教育重能力培养,强调使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质量。第三,“应试教育”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它是在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它是在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第四,“应试教育”注重人的共性,忽视人的个性发展,而素质教育兼顾共性和个性,更注意促进人的个性发展。第五,“应试教育”为适应升…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是我国倡导创造教育的先驱,他的创造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小学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行素质教育,改革“应试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民族的创造力和竞争力有重要意义。文章还从《纲要》要求的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进行素质教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等方面借鉴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进行了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而应试教育是为应付考试而教和应付考试而学,忽视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在教育实践上,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学生身心健康,造成学生的偏面发展.现在,这种教育方式已到了非向素质教育转变不可的时候了.首先,应试教育已给中小学生造成了严重后果.有的人书念得很好,考分很高,但是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格修养很差;有的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创造佳.不会解决实际问题,“高分低能”;有的道格修养好,本事也…  相似文献   

11.
应试教育弊端种种一是在教育对象上的局限性。应试教育的主要特征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不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它的立足点是选拔。应试教育的局限性在于造成相当多的学生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上成为被淘汰的对象。二是在教育内容上的片面性。应试教育造成现在怎么考...  相似文献   

12.
季风义 《学苑教育》2012,(18):30-31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创新型人才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日益成为现实,语文阅读教学要有效地引导学生创造性地阅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3.
一、素质教育的意义学校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适应个体发展的需要;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还是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为主要任务;是以教师为主体还是以学生为主体;这是教育界一直争论的问题。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他们的区别在于:应试教育:1、在教育对象上的局限性。应试教育的主要特征是选拔适合教育的人而不是创造适合不同人的教育。2、在教育内容上的片面性。应试教育造成怎么考就怎么学、怎么教就怎么学的现象;3、在教学过程中的表面性。应试教育只注重学生的应考能力,教学过程缺乏应有的深度;4、教学效果的虚假性。为应…  相似文献   

14.
一、应试教育的弊端传统的应试教育,最致命的弱点是忽视甚至压抑了教育对象的创造性,将他们完全置于一种被动的、消极接受知识的地位,没把学生看作是具有巨大潜在能力和不同个性特点的活生生的人,而仅仅看成是“储备知识的仓库”。所培养的人大多数主观能动性很不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的意识,在进入社会后缺乏就业本领。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已很难担负科技高度发展的下世纪的现代化建设重任。而素质教育则不同,它着眼于教育的长期效应,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办学目标。学…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原则区别第一,性质与功能的区别。“应试教育”是选拔教育,强调选择功能,注重挑选人,实施选拔性教育行为;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强调发展功能,注重全面发展人,实施发展性教育行为。第二,思想与观念的区别。“应试教育”无视人的身心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关系的两种观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不是完全对立的,是相互渗透的包含关系;素质教育不是要弱化、取消考试,而是要平衡学校教育的选拔和发展功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时代的要求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育改革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美育”已成了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美术、音乐等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也由此凸现。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美术欣赏课在培养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与实际生活中美的发现、创造,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具有得天独厚的功能。美术欣赏课教学不仅重在构建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18.
章国忠 《中学理科》2005,(11):22-23
高中生的思维处于从简单向复杂、精深发展的阶段.他们要掌握的知识比小学生、初中生多得多、也深得多、宽得多.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物理教师始终没敢摆脱升学的指挥棒,热衷于“一支粉笔一本书,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底下埋头笔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程式化教学体系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有有限的物理应试能力,而物理知识的运用能力是非常低下的.由此可见,应试教育的课堂模式与全面培养学生的物理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是不相适应的,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忽视人的发展,压抑学生个性和创造性。在应试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角,学习优生是配角,而大多数中下生则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甚至只是观众。师生间、生生间缺乏知、情、意的交流,犹如一潭死水。在这种氛围中成长的学生,只能培养成墨守成规、人云亦云而不知创造为何物的庸人。因此,改革应试教育下的课堂教学,已是刻不容缓的了。下面,我就改革政治课课堂教学的问题谈谈自己一些体会。一、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政治课课堂教学的作用。素质教育强调教师的“善教”和学生的“乐学”二者辩证统一。而要学生乐…  相似文献   

20.
语文素质教育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我国在世界教育改革大潮中,为不断克服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而提出的历史命题。素质教育旨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学会审美、学会健体,终极目标就是全面提高全民族的道德与文化素质,因而素质教育已成为实现我国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