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适是一个十分矛盾的人物,他带着中国的问题与其宋学的家学渊源而理解美国,同时又以西学观念为前见理解中国。他观念中的美国与中国其实都是作为具有主观色彩的幻像而存在的。在美国,他代表的是东方文化;在中国,他又代表着西方文化。这种双重的身份带来的是他与两个世界的双重的疏离。胡适在中西文化上遭遇的解释学困境具有普遍的原型意义,他是中国现代性的化身。  相似文献   

2.
等到班杰明     
他是个美国大男孩,中文名叫潘杰明。和许多美国大男孩一样,他有着绚烂的人生梦想;和其他美国大男孩不一样,他希望梦想绽放的国度是中国。潘杰明从小就热爱音乐,不仅是美国摇滚风的音乐,连中国港台流行歌曲,他都能游刃有余地弹唱一番。2007年,他怀揣着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界第一个唱中文歌曲的美国人的理想,背着那把陪伴他多年的老吉他搭上了飞往中国的班机。  相似文献   

3.
击掌     
一天,一个中国学生在美国一所大学的校园里散步。一个身材高大的美国白人学生向他走来,说道:"嗨,give me a five。"他这样说了好几遍。中国学生当时非常害怕,以为他是个强盗(在索要5美元)。他告诉这个美国学生自己没有5美元。美国学生看了看中国学生,生气地离开了。  相似文献   

4.
击掌     
一天,一个中国学生在美国一所大学的校园里散步。一个身材高大的美国白人学生向他走来,说道:“嗨,give me a five。”他这样说了好几遍。中国学生当时非常害怕,以为他是个强盗(在索要5美元)。他告诉这个美国学生自己没有5美元。美国学生看了看中国学生,生气地离开了。  相似文献   

5.
围绕着中国应不应该向德国宣战的问题,芮恩施的远东问题专家和美国驻华公使的双重角色都对他的态度产生了影响。一方面,站在远东问题专家的角度上,他极力劝说中国追随美国对德政策,认为这既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美国,他与国务院展开了一场激励的论战;另一方面,作为美国驻华公使,他必须服从美国当局的决定,忠实地执行美国既定的对华政策。论战的结果是芮恩施改弦更张,不再要求中国追随美国对德政策,不再要求中国马上向德国宣战。但这不是芮恩施的真实态度,他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以及它带来的严重后果充满失望。  相似文献   

6.
击掌     
一天,一个中国学生在美国一所大学的校园里散步。一个身材高大的美国白人学生向他走来,说到:“嗨,give me a five。”他这样说了好几遍。中国学生当时非常害怕,以为他是个强盗(在索要五美元)。他生气地告诉这个美国学生自己没有五美元。美国学生看了看中国学生,生气地离开了。  相似文献   

7.
张丽钧 《课外阅读》2013,(13):60-61
<正>美国的麦尔斯教授在中国高校工作很久了,他忧心忡忡地说:"我发现中国大学生在公众场合的一些行为比美国大学生更加‘开放’。"他说,他经常在中国的大学校园内看到情侣们旁若无人地卿卿我我,这种现象,与他来华前对中国年轻人"含蓄、端庄"的印象大相径庭。他认为中国大学生无论是对待爱情的态度,还是表达爱意的方式,都需要更多的严肃和理智。站出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美国匹兹堡  相似文献   

8.
搞市场经济不保住市场,就没法活下去。市场没有了,怎么保持稳定? 过去,里根说,美国如果能垄断中国的经济、政治,美国可以再繁荣100年;如果只占领中国的市场,可以再繁荣10年。他想靠中国救美国。这也是当初尼克松为什么要到中国来的原因。他认为中国是一片处女地,他来敲开中国的大门,是想占中国的市场。尼克松本来是反共的,但是一当上总统,他就到中国来了,过去是  相似文献   

9.
林来疯,无疑受益于美国多元文化的润泽。支撑他坚持梦想的是一份中国式的隐忍,而成就他实现梦想的则是美国式激扬的个性和疯狂的灵魂。一个黄皮肤的篮球运动员掀起一阵飓风,席卷中国、美国甚至世界各地的街头巷尾,他的名字频繁地出现在各个报纸头条,他本人更是一举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而他,仅仅只有24岁。  相似文献   

10.
说起来很有意思,许多中国学者认识戈鲲化是在美国的燕京图书馆。凡是到那里的人,都可以从大门对面的墙上,看到一幅大照片,上面是一个穿着清朝官服的中年人,清癯的脸上有一双睿智的眼睛,他就是戈鲲化。燕京图书馆之所以要纪念他,是因为他是到美国任教的第一位中国人,燕京图书馆就是在他带到美国的一小批图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事例:笑笑的爸爸是美国人,妈妈是中国人。笑笑出生在美国,有美国国籍。笑笑5岁的时候,爸爸妈妈把他送到中国,让他和姥姥姥爷在天津住上一年的时间,接受一下中国文化的熏陶。笑笑长得很漂亮,也很懂事,深得姥姥姥爷的喜爱。姥爷平时喜欢说相声,经常带着笑笑  相似文献   

12.
美国传教士卫三畏是19世纪初期来华传教士中的先驱人物之一,他具有传教士、翻译官、外交官等多重身份,是近代中美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同时,他还把中国研究作为一种纯粹的文化来进行综合的研究,成为美国早期汉学研究的先驱者,也是美国第一位汉学教授。他编写的《中国总论》,是美国汉学开端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驻华大使馆召开的关于中国学生赴美学习的讨论会上,新闻文化处公使衔参赞裴孝贤就中国学生到美国学习存在的误解予以澄清。他表示:对于在一些校园里可能流传着美国不欢迎中国学生的传闻,其事实却恰恰相反,有60000多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就读,每年大约有20000名新生入学,真正提交申请的学生比以前有更多获得签证的机会。他说:"美国教育为中国留学生的大门是敞开的,现在正是中国学生敲开留学美  相似文献   

14.
可以肯定地说,凡是看过老电影《停战以后》的中国人,应该与沙博理有过“一面之缘”——他在片中扮演一位在中国执教的美国教授。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中国古今文学的杰出翻译者,巴金的《家》、茅盾的《春蚕》、柳青的《创业史》和杜鹏程的《保卫延安》等20多部中国当代文学名著已由他译成英文在国内出版,而由他翻译的三卷本巨著《水浒传》则于80年代初分别在中国和美国出版。 八旬高龄的沙博理是一位居住在中国的美国犹太人,他不仅著译等身,而且还有着充满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15.
一天中午,一个在中国学习的美国留学生有个约会。他刚要走,一个中国朋友从旁边走过,问他:“吃了吗?”这是中国人在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美国留学生笑着点点头,挥挥手表示告别,就走了。他知道,中国朋友的话相当于英语中的Hello或Hi,  相似文献   

16.
贾庆文 《海外英语》2007,(11):20-22
不久前去世的美国前总统福特是一位伟大的总统,在美国被称作"好好先生",他曾经多次访问过中国,2007年1月8日发表在美国《基督教箴言报》上的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Kathleen与福特总统儿子间的趣事。不久前去世的美国前总统福特是一位伟大的总统,在美国被称作"好好先生",他曾经多次问过中国,2007年1月8日发表在美国《基督教箴言报》上的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Kathleen与福总统儿子间的趣事。  相似文献   

17.
对于许多人来说,美国的杜布森博士这个名字是不生疏的。因为他是当今最著名的儿童教育和家庭问题专家,是美国的一个为普通人服务的社会公益组织——美国爱家协会的创建者。全世界有包括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内的4000多个电台定期播放他的讲座,他的关于儿童教育和婚姻家庭建设的文章常常见诸中国的报端,学习过他的理论而且深有体会的人,也时常把他的思想介绍给中国人民,希望能够对人们的生活有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1842年12月23日,一个中国人在广州写信给他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朋友库欣说,如果不是年纪太大,经不起漂洋过海的折腾,他十分想移居美国.同一天,他在写给另一位美国朋友罗伯特·福布斯的信中也表示:"如果我现在是青年,我将认真地考虑乘船前往美国,在你附近的某处定居."  相似文献   

19.
邝新华 《教师博览》2011,(10):18-19
Scott Rezelle给自己取的中文名字是罗思高,他的正式单位是斯坦福大学国际研究所,专注于农村经济,特别是中国的农村。罗思高出生于美国一个养奶牛的农民家庭,二战结束后其父亲曾经在上海黄浦江修船。"他很喜欢中国,他鼓励我学中文。"同时,因为尼克松政府计划和中国建交,罗思高从1966年开始学中文,他也因此成为美国最早一批熟谙中文的本土白人。高中毕业以后,罗思高作为交  相似文献   

20.
美国新闻业巨子卢斯有着浓厚的中国情结,“美国化中国”是他“美国世纪”梦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虔诚的基督教信念使他决意扶蒋,利用媒体塑造蒋介石领导下的中国新形象;他极力反对传统的孤立主义,以《时代》公司诸媒体为阵地加大对华援助的宣传,宋美龄以“夫人外交”的特有魅力影响了美国的公众舆论,在美国掀起了一股“宋美龄旋风”,但她访美的成功“主要由卢斯安排的访美获得了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