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鸣谷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山东科技出版社社长王为珍当我得知卢老不幸去世的消息后,很震惊,也很悲痛。他那高大的身影,慈祥的面孔,艰苦朴素和平易近人的风貌,铿锵有力的声音,总是浮现在我的脑海,回响在我的耳边,久久不能忘怀。卢老的去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德高...  相似文献   

2.
吕齐 《新闻界》2001,(1):30-31
时间过得真快,许川同志走了10年了. 我认识许川同志是在1950年初.他是<新华日报>记者,我是西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那时候,新华社西南分社、新华日报、西南人民广播电台的编采人员不多,常在一起开会听报告或搞些文体活动.因此,聚几次,就知道某人是哪个单位的,叫什么名字了.  相似文献   

3.
何光珽 《新闻界》2001,(1):40-43
在那号角滑溜的铜皮上,   映出了死者的血   ……   而太阳,太阳   使那号角射出闪闪的光芒……   听啊,那号角好象依然在响……   --艾青《吹号者》   在府河流经的一座小山丘上,长眠着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许川同志。每当我来到他墓前凭吊,望着茫茫河水向天际流去,心里升腾起了无限的思念……   遥想当年,西南服务团进川的队伍中,行走着一位 19岁的年轻人,他满怀革命热情,告别上海的亲人,融入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踏进四川这块土地。从此,他生活于斯、工作于斯、成家立业于斯。 40多个春秋过去,他终于丝吐尽、蜡…  相似文献   

4.
1991年 3月 6日,许川同志因肠癌不治,与世长辞,至今十年有整。但岁月并未冲淡人们对这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党的优秀宣传舆论领导干部的怀念之情。当本刊决定出专栏悼念许川逝世十周年,立即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热情赞许。曾经与许川共事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接到本刊组稿邀请,激动地拿起搁下多年的笔,送来情深意长的华章。有位资深编辑患眼疾,字写得左边挨不着右边,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把稿子写完,他对本刊执行主编说:“我虽然看不清写字了,谈到许川同志,我却心里有许多话要说,不说我受不了。请你费心,帮我把稿子整理清楚。”许川同志感人之深于此可见一斑。   我们纪念许川,是要继承他未竟的事业,学习他坚定的党性原则,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把党的新闻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5.
邱沛篁 《新闻界》2001,(1):38-39
许川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但他作为一位党的宣传工作战线领导干部、一位老新闻工作者,热情关心和支持新闻教育事业的高尚品德和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二十年前,我参与筹建的四川大学新闻专业首次招生了。 1981年 10月 5日,我带领刚刚考入川大新闻专业学习的 80多名学生到四川日报参观访问,时任四川日报副总编辑的许川同志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先请报社的李策同志陪同我们到各个编辑室和排字、印刷车间参观,了解一张报纸诞生的各个环节,然后在报社编辑部二楼会议室与大家亲切座谈。他向大家讲述了四川日报的历史与现状,…  相似文献   

6.
2005年2月13日,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名将领杨靖宇将军诞辰100周年。从中原大地到白山黑水,留下了将军英勇奋斗的光辉足迹,传诵着英雄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65年来,将军虽死犹生,一直活在全国人民的心中。  相似文献   

7.
以身许川的杰出新闻工作者──缅怀许川同志廉正祥金黄的腊梅还未凋残,红色的海棠又绽开了笑脸,春天已悄悄降临蓉城。时晴时雨,乍暖还寒。每逢这春寒料峭的时候,我便不由得怀念以身许川、鞠躬尽瘁的前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川同志。许川是我尊敬的师长。我认识许川颇...  相似文献   

8.
回忆抗战时期苏中三分区《江潮报》的战斗历程,不由地使我们想起坚持敌后新闻工作,为共产主义理想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袁素同志。从通讯员到记者袁素原名袁香章,1922年生于江苏如皋县九龙口一个农民家里。还在中学时候,他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被选为学生支部负责人之一。1943年中学毕业后,组织上分配他到如皋县车马湖区任区委宣传干事,后为宣传科长。他工作兢兢业业,勇敢沉着,和同志们一同深入边区开展对敌斗争。 1944年下半年,日寇面临崩溃前夜。我新四军一、六师在粟裕、谭震林同志领导下,强渡大江,解放了宁沪杭敌伪心脏大片国土,重新开  相似文献   

9.
六月八日,为弘扬新闻工作者敬业爱国、主持正义的精神,由中宣部和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六家新闻单位共同主办的“人民的好记者”演唱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六月七日,所有演员在中央电视台大演播厅进行最后一次彩排。 回惯 饶爱民 摄  相似文献   

10.
今年7月24日是我国近代新闻界的泰斗,杰出的政论家、编辑家、出版家邹韬奋同志逝世45周年。韬奋同志长期从事新闻采访、编辑、出版工作,抗战时期又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对祖国的民族解放、民主  相似文献   

11.
今年7月24日是我国近代新闻界的泰斗,杰出的政论家、编辑家、出版家邹韬奋同志逝世45周年。韬奋同志长期从事新闻采访、编辑、出版工作,抗战时期又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对祖国的民族解放、民主政治和革命文化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之一,深受广大民众,特别是广大青年的爱戴,被誉为“中国青年的良师益友”。但生活在今  相似文献   

12.
13.
在华中我认识包之静同志是在一九四五年秋。那时,抗日战争胜利了,新四军收复了苏北、苏中、淮北、淮南等地区的几十个县城,将原被城池和交通线分割开的各个抗日民主根据地,联结成为大块的华中解放区。在华中设立了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机关设在淮安城。同时,成立“苏皖边区政府”,机关设在淮阴城。这时候,由战争到胜利,局面开展,气象繁新,各路人员云集在淮安、淮阴,听候组织分配和派遣,或者路过两淮,稍事休息。我们苏中报社和新华社苏中分社的大部分人员也奉命调到淮阴,因而我得以重见范长江同志和新识包之静同志。他  相似文献   

14.
1999年5月14日是焦裕禄逝世35周年。河南省兰考县为了弘扬焦裕禄精神,决定编辑、出版一本书画集。征集稿件的消息一经传出,各界人士反响极为热烈,短短几年内,全国就有2000多件书法、美术作品被送往兰考。作者既有专业书画名家,又有省、地、市的党政领导干部;既有八九十岁的老者,又有十几岁的少年。已故著名书画家董寿平当时住在医院里,他拔掉输液的吊针,在病榻上欣然书写了“嘉行水传”四个遒劲的大字。人们把对焦裕禄的缅怀崇敬之情寄托于翰墨丹青,这再一次说明,焦裕禄这位在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仅一年零几个月的共产党员,一直…  相似文献   

15.
忆子野同志     
偶然听办公室同事谈起王子野同志逝世的消息,开话我还有点将信将疑;几个月前,我还在他家里同他畅谈美学和文化传播编辑活动中的一些问题,他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这位可敬的老编辑家,又是学术上热心助人的长者,怎么就这样过早地去世了呢?等到证实这是事实的时候,我深为我国出版事业的重大损失和个人友谊而萦回不已。  相似文献   

16.
忆杨刚同志     
1986年4月,我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分校讲学。经校方介绍,去独立城杜鲁门图书馆查阅战后初期美国对华政策的总统档案,意外地从一个卷宗中发现40年前杨刚同志写给杜鲁门总统的一封信。信用打字机打在两页白色打字纸上。第二页上信  相似文献   

17.
忆周惠同志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为历史做出贡献的人更是不能忘记的。今天我们刊发一组纪念周惠同志的文章,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为内蒙古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他的身上记录了内蒙古的历史,留下他的档案就是留下了那段历史。名人档案是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名人都串起了一段历史,而这些档案又是历史中的亮点。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文章能够唤起读者对那段历史的回忆,也能唤起社会对名人档案和档案事业的重视和支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忆杨刚同志     
1986年4月,我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分校讲学。经校方介绍,去独立城杜鲁门图书馆查阅战后初期英国对华政策的总统档案,意外地从一个卷宗中发现40年前杨刚向志写给杜鲁门总统的一封信。信用打字机打在两页白色打字纸上。第二页上信的末尾有用蓝墨水写的Yang Kang两字的签名。发信日期:1946年1月20日。地址:纽约市西69街116号。这是杨刚同志留下的一份珍贵的文献。全文翻译如下: 亲爱的总统先生: 本人是中国重庆一家中文报纸的驻外记者。不过我现在只是以一名中华民国公民而不是以我的报纸的代表的身份写这封信。  相似文献   

19.
艾风 《新闻界》2001,(1):35-36
许川离开我们已有 10年了,但他的形象仍活在川报老报人心中。大家平时有一句口头禅:“以后我要到许川那里报到 !”可见他很得人心。   我与许川相识相知已几十年了,但真正在新闻业务上有交往的,还是只有 80年代初几年。我在 1979年平反重返川报后,许川就我的工作安排,找我谈了两次话。他说:你离开新闻岗位已有 20多年,新闻业务不太熟悉了,是否先在编辑部当一段时间编辑,这样,熟悉政策、熟悉业务要快一些。我坚持要当记者,并且要到自贡去,我说:在哪里跌倒了,就在哪里爬起来。第二次谈话,他同意我当记者,但劝我不要到自贡…  相似文献   

20.
忆世伟同志     
世伟同志逝世三个月了,但他那亲切热情、谦恭温良的音容笑貌,总是在我的眼前浮现,仿佛他仍然在勤奋刻苦地学习,任劳任怨地工作着。作为世伟的生前友好,悲痛的心情迄今难以抑制。每当我看到世伟案头那飘零的纸笔与残存的刀石时,桩桩往事一齐涌上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