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词在产生伊始,因其歌唱的多为美女和爱情,于是在风格、形式以及内容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特质,而在其发展演变中又逐渐呈现出诗词文赋相融合的现象,辛弃疾以其特殊的经历和不凡的才气,在词之诗化上,为词增添了诗之气势豪情又保留了词之精婉柔美之本色。  相似文献   

2.
钟锦的《词学抉微》把词体美感特质作为词学研究的核心对象,以康德哲学作为基准,融会其他哲学之后,确定了一个关于美感研究的基础,认为“士大夫们在小词中迷恋的并不是言志载道不予许诺的色情魅力,而是言志载道不能给予的作为完全自由愉悦的超越性美感”。他以先验研究作为基础,尝试从关感的基本心灵机能出发对词体美感特质进行剖析,认为词体表现的是超越性的美感,在词中则具体表现为艺术关、自然美和德善之美,其中德善之美是《词学抉微》在词学上最重要的创获。作者不仅区分了“益善之美”和“德善之美”,在叶嘉莹先生“弱德之美”的基础上提出了“德善之美”,并且重新解读了“诗言志”的内涵,认为词上接了先秦儒家的诗教传统。  相似文献   

3.
"歌辞之词"是叶嘉莹词学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它们大多是作者在宴会上的即兴之作,然后交由歌女去演唱。这种词多写美女与爱情,一般不会抒发作者显意识层面的情志,但其中的优秀之作却容易引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尽管叶嘉莹详尽分析了歌辞之词独特风格的成因,但却没有对"歌辞之词"作出严格的属加种差式的定义,导致这一概念内涵模糊,外延不清。  相似文献   

4.
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长期以来被当作作家出世思想和消极人生观念的体现而遭到否定。然结合作家的生活阅历和时代背景,努力探寻其中的思想底蕴,可知此类剧作并非宣扬虚无主义的宗教观,而是从文人感时不遇的角度否定现实,从隐逸的角度来肯定神仙世界,特别是洋溢其中的潜在民族意识的宣泄,更能够体现作家无法忘却民族屈辱与时代灾难的现实精神。  相似文献   

5.
古代诗词有不少情景交融、意蕴深厚的佳作,但是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是从"移情说"的角度对其加以肯定,这实际上并未完全揭示其本质意义.如果从生态美学的角度来审视这些作品,不仅能使其焕发出更为夺目的艺术光彩,而且能令人深切地体会到隐藏在作品中的生态美意识,并感悟作品所揭示的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焕然一新。随着大众价值观的变更,在审美领域便有审美新潮的不断涌动与审美风尚的巨大变迁,而这些变化,又将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推动社会变革,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使审美进一步走向大众。这一切变迁既随世界潮流,又不乏鲜明的本土特色,给当代美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比照不同历史情势下的审美文化形态、布局和特征,可以揭示形成当下审美世俗欲望书写的文化动因:"五四"与"文革"后的两次解构努力;九十年代后来自民间的世俗娱乐之风。  相似文献   

8.
商标的美学特征及商标词翻译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标具有音美、形美、意美的特点,而这些美学特征对于实现产品的品牌形象销售至关重要。因此,在商标翻译中,译者应采取灵活的方法,保持或创造商标的美学特征,力求使译语消费者与源语消费者获得相同或近似的感受,最大程度地实现商标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9.
教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本文从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特点入手,探讨提升教务管理工作效率的策略。从思想、政策、能力三个方面,提出强化入学教育、健全管理制度、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等途径,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建立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机制,促进教务管理工作高效开展和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元遗民诗人戴良生于元之盛世,长于元末动荡中,见证了战火中朱明政权的统一和巩固.元明之际的世事变迁,深深影响了戴良的诗歌创作,并使之呈现出独特的美学形态,具体可概括为三种:清丽之美、沉郁之美与悲壮之美.这些美学形态使得中国诗歌美学愈加丰富和多元化.  相似文献   

11.
目前,学校教育对美育越来越重视,而语文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从审美主体入手,深入探究审美心理结构的内涵及意义,通过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想象力、移情力及理解力等途径和方法,构建学生合理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其敏锐的美感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新建本科院校要在短期内由专科教育成功过渡到本科教育,实现内涵上的升格与转轨,尽快提高教务管理水平是一项重要任务,需要从转变思想观念、改变管理模式、重视队伍建设、强化制度建设、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等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从不同时期服装设计者接受不同的审美观点出发,论述了服装的突变模式及科技发展成果在服装发展中的利用将改变服装演变的进程;如何利用服装发展的周期性及服装设计产品深开发的迫切性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影响服装设计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