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一、引言 我国古代,以干支纪日。自甲子至癸亥,六十日一循环,周而复始,几千年不曾错乱。“五月辛丑,太叔出奔共。”“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夏至三庚便数伏。”史书、文学著作、民间谚语、都有干支纪日的反映。由此可见,干支纪日的影响面是很大的。我们读中国古代文史,研究出土文物,遇到了干支纪日,通常是查考新会陈垣编的《二十史朔闰表》。但是,这个《表》(以下简称《表》)不是一般读者都能具备。本文目的,是想根据易得的资料,例如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小词典》书后附录《我国历史纪元表》(以下简称《纪元表》),来计算公历某年月日的干支;反过来,知道夏历〔注一〕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我国古代,以干支纪日。自甲子至癸亥,六十日一循环,周而复始,几千年不曾错乱。“五月辛丑,太叔出奔共。”“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夏至三庚便数伏。”史书、文学著作、民间谚语、都有干支纪日的反映。由此可见,干支纪日的影响面是很大的。我们读中国古代文史,研究出土文物,遇到了干支纪日,通常是查考新会陈垣编《二十史朔闰表》。但是,这个《表》(以下简称《表》)不是一般读者都能具备。本文目的,是想根据易得的资料,例如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小词典》书后附录《我国历史纪元表》  相似文献   

3.
苏轼《石钟山记》中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的话,课本注:“六月丁丑,夏历六月初九日。”为什么丁丑是初九日?这和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日有关。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就是树干,枝叶的意思,据说是上古轩辕时期  相似文献   

4.
干支     
《辅导员》2010,(5):12-12
我国古代用于干支计算日子,干支十天干地支的总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叫天干(也称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叫地支(也称十二地支)。把干支相配正好60为一周,这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六十甲子,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个青年划线工。在加工另件或加工部件时,看到常常要用到三角法的计算。例如蓝图中往往只标注了两直角边的尺寸,要求出斜边,或者只标注了斜边的尺寸和一锐角,要求其它两直角边。工人们由于缺乏三角的知识,往往要停工等待车间技术员来计算。我想如果能有一种简便的工具来帮助计算,将会给生产带来很多好处。虽然我的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还都不高,但是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在车间党支部的鼓舞下,经过了许多次修改,终于设计出了一种计算工具。我把它叫做  相似文献   

6.
勾股计算尺     
勾股定理是:“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它的数学公式为:a2+b2=c2。我根据勾股定理,设计制  相似文献   

7.
一把计算尺     
范保华 《家长》2013,(8):92-93
我的电脑旁放着一把计算尺,白色塑料面板,中间有一个长条形空槽,上下和中间透明的游标上都刻满了数字和符号。它是当时比较先进的一种数学运算工具,可以计算平方根、对数、三角函数等。能拥有这样一把计算尺是令人羡慕的,我对它也十分珍惜,30年来一直珍藏在身边,  相似文献   

8.
在现行省编高中数学第一册对数计算一章中,有关于一个数的整数位数、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等三个概念。如果对于这三个概念分别用数学式子来表示,那么,在利用常用对数和对数计算尺进行计算时,讲解道理就要方便一些。现在,叙述  相似文献   

9.
干支纪年法     
我国历史上习惯用干支纪年,例如1894年是甲午年,在这一年发生的中日战争,史称“甲午战争”;又如1898年是戊戌年,这一年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变法活动,史称“戊戌变法”。干支纪年法,就是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纪年的方法。天干、地支互相配合,配成六十组为一周(详见排列顺序表),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一周完了以后,再回头依次连续排列下去。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所谓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纪年法源于干支纪日法。应用干支纪日,早在上古就开始了。历史学家从甲骨文字研究中,发现并证实了在春秋以后,至少在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起直至于今,连续无误,共计已有2600  相似文献   

10.
1957年11月“数学教学”刊登了山东省莱阳一中数学组的“计算尺、经纬仪的制作和运用”一文。文中详细地介绍了他们怎样自制教具。在进行计算尺的刻度过程中感到很困难,在研究了计算尺的原理后找到了C、D尺(基本尺)和L尺(对数尺)的关系,平方尺上1—10和10—100同样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深深地感到,有些知识点应该向学生交代清楚,像干支纪年法,学生并不陌生,但有些教师和大多数学生不知道怎么推算。遗憾的是,在中国古代史教师用书中这个问题也没有交代清楚,  相似文献   

12.
古人纪年月日,除了用阴阳日历等方法外,还有一种方法是用干支纪年月日。何谓干支?干支是“干”和“支”的合称,亦写为()枝。刘恕《通鉴外纪》说:“甲乙谓之(),子丑谓之枝。()枝相配以名日”。干,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也叫天干;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也叫地支。古人用干支纪年月日,是以天干的十干和地支的十二支相配合,组成六十种不同的单位,称为甲子一周,或叫青龙一周,俗称六十花甲子。但干和支相配合时,只能用干支的单数和单数相配合,双数和双数相配合,干的单数和支的双数不能相配。如天干的“甲”和地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第四册最后一个《单元知识和练习》中有一题问道:“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多少年?”这个问题涉及到的是由干支推公元的问题,面要解决它又需要解决由公元推干支的问题。下面,我将本着先易后难的程序分别加以叙述。一、由公元推算成干支 (一) 先将天干地支分别编码: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4 5 6 7 8 9 10 1 2 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天干是十年一轮回,地支是十二年一轮回,十和十二的最小公倍数为六十,因而六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课文中,许多篇目(尤其是文言文)涉及到了干支纪年法。我国古老的干支纪年方法,是将大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成亥)相配(奇数对奇数、偶数对偶数),组成甲子、乙丑……直到癸亥共60组,循环往复使用。由于同学们对这种干支纪年方法接触少,比较陌生,因而记忆起来颇为困难,时常是花时多.效果差。怎样得知公元某年的干支名称并且速记呢?方法如下:一、先将天干地支分别编码二、方法1推年干:公元纪年数减去3,取个位数,若个位数是l、2、3……9、0,即年十分别为甲、乙、丙……壬、癸。如199…  相似文献   

15.
16.
要想知道历史上的某一年是干支的哪一年,可用以下方法推算:(一)公元元年,即西汉平帝元始元年,是辛酉年.据此,可推知公元元年到公元十二年的干支是:辛酉(1)、壬戌(2)、癸亥(3)、甲子(4)、乙丑(5)、丙寅(6)、丁卯(7)、戊辰(8)、己巳(9)、庚午(10)、辛未  相似文献   

17.
干支纪年法一般认为兴自东汉,六十甲子周而复始,到现在没有中断。由此可以向上逆推,知道上古某年是什么干支。传统的推算方法是预知某年的干支,按六十甲子表:  相似文献   

18.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常为判断公元某年的干支年号,或印证二者是否代表同一年,而大翻资料,劳时费力,事倍功半;而学生手头缺少资料,更是一筹莫展。其实,只要抓住了规律,运用数学公式推求,非常简便。现谈谈个人在教学中总结的一些方法,仅供同仁参考。所谓干支纪年,是用十天干、十二地支依次组合的“六十花甲”,周而复始。据现通用的《我国历代纪元表》可知,汉元始辛酉年是公元1年,到公元3年即是癸亥年,这一轮的“六十花  相似文献   

19.
在阅读中学文言文时,我们常常会遇到如“庚子”、“甲申”等用天干、地支作纪年的问题;在历史教科书上,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如《辛丑条约》的签订、“甲午战争”、“辛亥革命”等,也都涉及到干支纪年法。  相似文献   

20.
史學家陳垣會編有‘二十史朔閏表’一書,書中排列每月朔日(即初一)的干支,我們感到很便利。但在查表時,也發生了一些困難,如:‘太平天国頒行天曆始於清咸豐元年臘月乙未’,那究竟是公元某年、某月、某日,用‘二十史朔閏表’可查出清咸豐元年臘月(十二月)朔日是壬午,是公元一八五二年一月二十一日,可是乙未日在該表上沒有記載,那我們就要利用干支相配排列表來推算出是二月三日。但是把六十種干支組合的順序從頭至尾地背出來是很麻煩的。這裏介紹一個簡單的辦法。 辦法是這樣的:先確定其干支相配排列數,如甲子為“1”,乙丑為“2”,癸已為“30”,甲午為“31”,乙未為“32”,癸亥為“60”等,這樣就可按排列數來相互推算,問題就在於怎樣確定其干支數?先把干數甲,乙,丙,丁,戊……壬,癸,分別給予一固定数爲:1,2,3,4,5,……9,10;同樣把支數子、丑、寅……戍、亥,分別給予一固定數為1,2,3……11,12,然後,從干支相配符號來確定,其干的符號作爲個位數(干数為“10”時必須進位);干支相減的差數作為十位數的根據(必須干減支,不能支减干),不等於就是十位數。如相減的差数為正數時,那其相減的差數必爲十位數的倍数,如相減的差數為整數“2”時,那十位數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