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记者》2005,(9):67-67
殷俊博士等人编的《媒介新闻评论学》日前出版,该书汇集了近年来学术界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引述例证既凌厉新锐,又照顾到历史线索与典型性,深具创新性。  相似文献   

2.
骆嘉 《新闻记者》2005,(6):60-60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赵振宇教授新著《现代新闻评论》最近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认为,新闻评论课要教给学生的不只是一种写作技巧,它更应教会学生们掌握一种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而这种方法和方式不只表现在对新闻事件的评判上,它更应表现在人们观察和认识社会的广泛实践中。作为一种素质教育,它是整个社会人都需要学习和掌握的。这也正是当今媒介市场中各种评论兴起和繁荣的基础所在。以往很多的评论著作主要介绍的是党报评论员文章的写作,现在媒介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有党报系统,更有众多的都市报、晚报、专业报、新闻周刊等纸…  相似文献   

3.
《新闻记者》2013,(2):49
中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撰写的《新闻评论研究引论——功能、品格、思维、发现》作为"21世纪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系列教材",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出  相似文献   

4.
5.
桂渝芳 《青年记者》2012,(32):79-80
近些年来,新闻媒体逐步重视新闻评论文体,媒体对于新闻评论人才有大量的需求,而当前新闻评论人才短缺。但是,以课堂理论知识讲授为主的《新闻评论学》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胜任新闻媒体评论工作,这种现象值得深思。因此,改善新闻学传统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新闻评论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知识方面有一定作用,但是也呈现越来越多的弊端,目前许多学校单向灌输的讲授式、填鸭式教学仍然较为普遍,学生听课兴趣不浓,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6.
新闻评论与媒介影响力--《媒介新闻评论学》读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力既是一个媒介政治课题,也是一个媒介经济的课题. 新闻传播媒介的影响力源于其内在的新闻精神.在人们正确地强调"媒介营销"手段的重要性的同时,如果忽视了媒介的新闻精神的振兴和深化,就有舍本逐末,在丧失话语权的同时丧失商机的危险.因此,在传媒体制改革步步深入的今天,重新思考新闻精神,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影响力既是一个媒介政治课题。也是一个媒介经济的课题。新闻传播媒介的影响力源于其内在的新闻精神。在人们正确地强调“媒介营销”手段的重要性的同时,如果忽视了媒介的新闻精神的振兴和深化。就有舍本逐末,在丧失话语权的同时丧失商机的危险。因此。在传媒体制改革步步深入的今天,重新思考新闻精神。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9.
对于“媒介”这个词语,我们似乎并不陌生,但如果仅仅将其视为一个不具任何意义的机械中转站,就不仅低估了“媒介”的文化力量,也抽掉了支撑现代文化精神的一根脊梁。简单的解释显然不能帮助我们清晰认识“媒介”的组织构成,也不能帮助我们深入透视其文化属性和社会意义,我们需要对“媒介”进行更细致而客观的观察,需要更有力度和深度的剖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殷俊博士编著的《媒介新闻评论学》才让人眼前一亮。如果说“媒介”是符号的策划、生产、流通等一系列运作过程,那么“新闻评论”就是符号的再生产再加工的过程。“新闻”本身是以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政论传统的国家.两千多年以来,从先秦两汉时期的贾谊、晁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祢衡、阮籍、嵇康、范缜,唐宋时期的韩愈、柳宗元、陆贽、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氏父子,到明清时期的方孝孺、王世祯、李贽、王夫之、魏源、龚自珍、冯桂芬,曾经涌现过一大批杰出的政论作家,他们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各有师承,各擅风骚,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至今还灿若繁星,熠熠生辉,为世人所爱重.  相似文献   

11.
全国晚报协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新闻学会会长丁法章所著《新闻评论教程》,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作者丁法章在1985年曾经出版了解放后我国第一本《新闻评论学》专著,获得广泛好评。《新闻评论教程》是作者在总结最近20年的新闻实践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特别是在主持青年报和新民晚报工作期间对评论工作的丰富实践基础上,对《新闻评论学》进行最新补充和修订而成的,是作者为新世纪新闻评论教学和新闻评论实践提供的一本力作。该书约36万字,内容涵盖了新闻评论学一般原理、评论写作的基本程序和常用技法,许多观点、实例…  相似文献   

12.
您想知道怎样写好新闻评论吗?您想搞好新闻评论工作吗?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新闻评论探讨》,可以满足您的要求。该书是新闻战线编辑部与潍坊日报社联合举办的新闻评论研讨征文的获奖入选作品集,共收入论文90篇,分别就新闻评论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邵华泽为该书题写了书名,并将他撰写的《党报新闻评论的风格》,作  相似文献   

13.
新闻评论在新闻宣传事业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重型评论更是新闻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对于这一点,人们在认识上没有大的分歧,但在实际工作中,乐于从事新闻评论的人却并不多;就是在研究领域里,新闻评论的气象也比不上其他新闻体裁的繁荣。原因很多,但其中有一点,就是对新闻评论的规律性知之不多,由此产生畏难情绪。新闻界老前辈胡乔木曾经倡导“人人要学会写评论”,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新闻单位时也强调,我们不但要有名记者、名编辑,还要有名评论员。当代新闻工作者要练“十八般武艺”,就要迎难而上;要迎难而上,就需要阶梯,而不能钻木取火式地从头开始。  相似文献   

14.
建立新闻传媒评论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意识,一旦走向社会就可能产生像多米诺骨牌那样链条式的影响。新闻传播在这方面的作用无疑要占据首位。新闻报道量对社会意识的大空间覆盖,使记者或受众都可能变成“事实色盲”,既只接受事实而无视或难以辨别和接受新闻的意识色彩。因此,新闻事实与如何认识事实之间还有相当的距离。正确地评估传媒和新闻作品的效果,需要建立新闻传媒评论学,这是新闻学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一个学科。随着新闻媒介干预生活的日趋活跃,评析新闻作品和新闻媒介功能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和广大受众的注意,人们开始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和使用传媒评…  相似文献   

15.
新闻阅评与新闻采编——谈《新闻阅评学》的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阅评学>已于2010年3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新闻学这一新领域的专著.其出版对进一步搞好新闻工作有意义,对新闻单位的新闻阅评、新闻院校的新闻研究、新闻媒体的新闻采编,都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2005到2009年五年间的《华商报》评论文章中进行抽样,通过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样本的定量研究,梳理《华商报》评论五年迅速发展的轨迹。五年来"华商时评"适时而变硕果累累。文章最后探讨了在新的形势下《华商报》新推出的"评论周刊"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19.
一部探讨新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的新作《新闻传播学》最近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为杭州大学副教授邵培仁以及他的合作者叶亚东。 这本书从阐述新闻传播的基本特征入手,以传播过程为经,以传播要素为纬,全面阐述了人类新闻传播、特别是大众新闻传播的规律和主要问题。全书共十四章,除了第一章阐明学科性质、第十四章展示发展前景外,其他各章形成三个板块:一是总论一般规律;二是分论传播媒介,包括“报刊,广播,影视”;三是分论传播要素,包括“新闻传播的纪录人——  相似文献   

20.
我国第一部新闻法学专著《新闻法学》近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顾理平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高校校报研究会秘书长。该书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它的面世,将对我国新闻法学和新闻法制建设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闻法制的建设与发展,是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但是,至今新闻法仍未制定颁行。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我国新闻法学的理论研究明显存在着滞后性,迄今为止未见到一部比较系统的新闻法学专著。在《新闻法学》中,作者从我国新闻立法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