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戏曲是表演艺术,表演是它的重要特征。优美的念白和唱词要和表演结合为一体,才能形成感人的戏。有人把戏曲归结为动作艺术,这是有道理的。所以,戏曲的语言,是与演员的动作结合的语言,它应该能够启发演员发挥表演才能,有助于戏里的人物活起来、动起来,给演员创造念之、思之、歌之、舞之,载歌载舞表现生活、塑造人物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漫画初步     
除表现方法可以夸张,人物形象、动作也可以夸张,并且必须适当夸张,没有夸张的漫画就不成其为漫画。严格地说任何艺术都有夸张,话剧里说的话和生活里说的话就不一样,加强了逻辑重音就是夸张.舞蹈动作更是夸张的,比如表现纱厂女工的生产,用跳跃,用旋转当然都是“舞蹈语言”,我们可以理解那是在生活基础上的夸张。我们画漫画中的人物的动作也必须夸张,一般不超过戏剧和舞蹈的动作的程度那么大,有时又必须夸张到远远超过戏剧和舞蹈,在这方面我们有方便的条件:演员作不出的超高难动作,我们的漫  相似文献   

3.
素描邢律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出生于80年代的邢律长着一双大眼睛,浑身散发着一种清纯与阳光的气息.举手投足间,偶尔也会带点女人特有的妩媚.却丝毫没有娇气的感觉。自幼就开始学习表演艺术的经历.让邢律无论是在言行、举止还是气质上.都透着一种独特的纯美特质。  相似文献   

4.
朱巧玲 《大观周刊》2012,(35):54-54
戏曲是门综合艺术,集歌唱、舞蹈、武术、等各种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于一身,来展现在舞台上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戏曲演员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和娴熟的基本功即“唱、念、做、打”,才能塑造出鲜活舞台人物。  相似文献   

5.
梅兰芳大师在总结表演艺术时,说过一句十分精辟的话:“由简到繁繁又简,无限工夫内中含。”就是说,用动作表现一个人物的性格,其表现手段是由简到繁的,开始时,表现手段不丰富,动作是简单的,随着对人物性格理解的深化,动作逐渐繁多起来,语言、动作、眼神、气韵、情感丰富了,但是,表演也繁杂了。等到真正理解了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住了这个人  相似文献   

6.
文学应该有一点教育功能,乃至也不排除宣传功能,这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无论是教育功能还是宣传功能都必须是文学式的,而不该是“教士”式的,或是“骑士”式的。偏偏中国几千年文学史上,“教士”式的作家、“骑士”式的作品,比重并不为小。几千年前的神话文学,希腊人是当作“人”的精神折光、情趣折光来编的,所以那里面的很多“神”其实就是“人”,他们的主要精力都用在自己的生活上,只分出一部分精力去理睬人间的事。例如宙斯,不仅有妻有子,还有情妇、有私生子。西方的“银河”一词之所以是“奶路”——“milkg way”,就是因为宙斯太太的乳头被宙斯的私生子狠狠嘬了一口,失禁倾泻而造成的。被我们当代某些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亲密接触》是上影厂与台湾同行合作拍摄的新片。在影片中上影特技中心第一次采用了动作捕捉器来制作人物特技。例如该片中有一段画面是演员陈小春扮演的角色与一个虚拟的女孩拥抱着跳着恰恰舞。对于陈小春的动作采用的是实拍镜头,而那个跳恰恰舞的女孩则完全是由计算机制作出来的三维动画人物,但看上去这个动画人物与真人相差无几。影片中两人配合默契,舞蹈动作十分优美。这个与真人相仿的特技效果应归功于所采用的动作捕捉器。实际上人物动画的所有舞蹈动作都是由真人完成的。在制作过程中,上影特技中心请来了专业的舞蹈演员做…  相似文献   

8.
陕西电视台《精彩久久》的核心板块《遭遇激情》,以其“高品位,雅风格”而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最近有机会集中地观看了其中的八集、几乎每一集都让人感动得泪合眼眶.乃至泪洒腮边。 首先。这些作品的纪实性,给人以不容质疑的真实感和可信性。全都是真人真事,是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在荧屏上的复现,编采人员只有取舍之功.没有所谓的艺术“拔高”,没有演员表演的矫情和做作,直面现实,直面人生,从生活的原生态中突现出纯朴的美。“美就是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这句名言,作为对“美”的定义,可能不那么确切.但作为对生活和人…  相似文献   

9.
在电视上看到一台中秋诗歌朗诵晚会,诵诗者都是一些头顶“著名艺术家”头衔的人物,朗诵涉及到的也是古今以“月”为主题的名篇,我便把频道锁定了。 唉!这些“著名艺术家”呀!你让我说他们什么好呢?当我看到北京人艺的老演员苏民在朗诵一首吟月的古诗时,我瞬间想到的还是一个人都不愿再提的老问题:关于演员的文化素质——而这个问题是过去“老一辈艺术家”们经常数落年轻演员时爱谈的话题。北京人艺是类似于“国家话剧院”的地方吧?苏民也算北京人艺中的著名演员吧?但我所看到的那个他不具备把一首完整的诗前后读顺的能  相似文献   

10.
彰化县南北管音乐戏曲馆,即日起举办“跨越传统与现代—表演艺术的舞台世界”书展,主题为表演艺术。此次书展,展出种类包括戏剧、舞蹈、音乐、传统南北管、现代表演课程等上百册书籍,从传统贯穿到现代。以戏剧而言,无论是传统戏曲,或是现代戏剧发展的书籍,都在展出之列;以北管为例,除了全台各重要馆阁的介绍书籍,  相似文献   

11.
一、什么是“螺旋”?让我们来设想这样一种情景:一个叫小张的大学生和他的4个同学一起收看电视节目,小张对电视中的一名演员印象很好。节目结束后,小张本来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但是,另外一个同学抢先说,他认为那个演员演技拙劣,毫无可取之处。其他3个同学马上表示赞成。小张有点为难,最后他含混地说,他也觉得那个演员其实表演得不怎么好。这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情况,在心理学中被称为“从众”,即人的行为或观点由于其他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真实的或是臆想的压力而产生①。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我们都可以看到该效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写人。事件通讯以写事为主,并不是说不要写人;相反,不但要写人,而且要把人写好,写出人的思想、人的精神、人的品格。这是优秀的事件通讯必备的条件之一。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世间一切事情都是人干的,每一件具体事情都是和具体的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人就没有事,没有人也就无所谓社会了。“事因人而生,人以事而显”。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新闻报道,归根到底都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也就是各种各样的人物在社会大舞台上所展现的形形色色的活动的反映。做为新闻报道主要体裁之一的通讯,不论是人物通讯还是事件通讯,都要真实地再现人的活动和灵魂,而不能只见事不见人,只见物不见人。这就是我们所主张的新闻报道中的“以人为本”。 这样说,都要写人,是不是事件通讯和人物通讯就没有区别了呢?区别仍然有,而且是明显的。人物通讯中的“人”,一般一篇(或连续报道中的若干篇)只写一个主要人物,以这个主要人物为主线,贯彻始终,统领全文。人物通讯中当然也要写  相似文献   

13.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电视专题片,主持人在向一位著名的喜剧演员提问,前面的一大段问话,与主题关系并不大(这是现在专题片常见的现象),最后才问到:“你认为中国喜剧与外国喜剧有什么不同,对此有什么看法?”这位演员感到很难回答,拖了好一会,才说:“我看主要在人物上……”显然,这位记者或主持人的提问让对方觉得无从“下口”。你说的“喜剧”,是指喜剧的主题,还是结构或是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塑造等等;你说的外国,是指英国、美国,还是中东、西非?这么笼统的提问,说明提问者对这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传统戏剧的表演艺术中,为了给观众造成鲜明强烈的“第一印象”,有所谓“亮相”的招数,开场时,演员一出场就来一个特定的造型动作,一瞬之间,精神俱出。新闻导语也应十分重视给读者的“第一印象”,使读者在匆匆一瞥之中,就被勾住,不得不继续读下去。这一瞥一般指新闻的第一段、第一句、第一行,甚至仅仅是导语开头的六七个字。 1984年9月,新华日报社在全省开展了“《今日快讯》竞赛月”活动,笔者写的《个体  相似文献   

15.
“传神状物尽在阿堵之中”,这是古人论及画事的见解。所谓“阿堵”是指眼睛。眼睛活了,人物就活了一半。 新闻作品同样要写活,但不能生吞活剥古人的画论。要写活一个人物,需把握人物身上两样活的东西,一个是语言,一个是动作。关于活的语言,许多记者都懂得要再现人物有特点的说话方式和口头语,用这些语言来表现人的笑貌音容,达到“闻其言而知其人”的效果。但是,仅凭闻其“言”是不够的,还必须观其“行”,就是必须把人物的动作行为准确地写出来,使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4,(10)
电视剧是虚构的叙事艺术,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总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才有存在的依据,剧中的情境影响着观众的心理活动。电视剧剧作家所运用的思维方式是具有立体空间感的场性思维,这是为了保证电视剧故事的空间立体性和内容的真实性,从而使电视剧展示的社会生活更加真实感人。导演会遵照电视剧艺术的创作规律,指导着演员、摄像、美术师、录音师实现剧本中的情境。演员对角色的深刻理解和精确表现也会影响到导演的情境传达。规定情境可以使演员忘记现实生活,把自己当成真正的剧中人物,和剧中人物融合为一人,生活在故事的情境中。情境贯穿于电视剧编创的整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人们对新的人和事的认识,第一次接触留下的第一印象,往往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正因为这样,人们就格外重视这“第一印象”,在中国传统戏剧的表演艺术中,为了给观众造成鲜明强烈的“第一印象”,有所谓“亮相”的招数,开场时演员一出场就来一个特定的造型动作,一瞬之间,精神俱出。新闻导语当然也十分重视给读者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所不同的是要求更高,导语要在读者匆匆一瞥之中,就把他们勾引住,不得不继续读下去。这一瞥不仅仅指新闻的第一段、第一句、第一行,最重要的乃是导语开头的六七个字。  相似文献   

18.
在中央电视台“我们万众一心”大型赈灾文艺晚会上,小香玉和奶奶常香玉、姑姑陈小香祖孙三人同台献艺,一展常氏豫剧表演艺术的风采和魅力,将晚会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而更令电视机前亿万观众关注的,是台上那些活泼可爱的小演员——小香玉希望艺校的小学员们。 小香玉本名陈百灵,是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豫剧青年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曾先后荣获“五个一”工程大奖、全国豫剧大赛第一名、全国电视大奖赛青年组最佳演员奖、全国戏曲“梅花奖”,连续12届参加中央电视台春  相似文献   

19.
不足为训     
早在影片放映之前,《一个都不能少)的几个“亮点”就被各种媒体炒得热火朝天,其中之一是“不请一个专业演员”。事实也果然如此。影片中,老师演老师,村长演村长,其余各色人等自己演自己,总之是见不到一个“专业”面孔。但我以为,这个大大的“亮点”,不过是影片的一个卖点,并不具有多少普遍意义,说白了就是不足为训。也许现在的专业演员,都是出生在锦绣繁华之地,富贵书香门第,对影片描写的偏远山区毫无生活感受,又不愿去吃那份体验之苦,因而不如生活中的人物容易进入角色。即便如此,又能说明什么呢?影片描写的故事、人物及…  相似文献   

20.
孙景波 《视听纵横》2003,(5):101-101
主持人的个性风格,类似于演员和角色之间的关系。演员的风格是通过角色体现出来的,演员的个性表达不能脱离剧中的角色,不能脱离作品所反映的生活、人物和时代。同样,主持人要在节目所限定的“舞台”上,在节目所规定的“角色”中表现自己的个性不能脱离听众的“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