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带鱼是寻常百姓餐桌上的常备菜肴,或鲜品或腌制均受青睐。这是因其肉香质优少刺。带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优质蛋白质,易消化吸收,脂肪含量高于一般鱼类,银白色油脂层含抗癌物质6-硫代鸟嘌呤,微量元素:钾、钙、镁、磷、硒,医药功效:养肝补血,泽肤健身治疗胃癌、淋巴肿瘤等。带鱼系我困四大经济鱼类之一,产量高且物美价廉。主产区为桂粤闽浙鲁辽沿海,即南、东、黄、渤四海皆产,行以地理环境差异而形成不同种群。  相似文献   

2.
带鱼学名Trichiu-rushaumela也叫作牙鱼、灰带、白鱼、白带鱼。青宗带、裙带鱼、刀鱼、牙带、鳞刀鱼、带条鱼。底鱼织.带鱼科。体侧扁,呈带形;尾细长,呈鞭状,长可达1米多;银白色,口大,上下颌每侧有侧扁尖锐的牙齿一列,上颌前端有韵状犬牙两对,下颌突出,前端有犬牙l-2对;背鳍很长,胸缩小,无腹鳍,臀结鳍条退化呈短刺状,鳞退化为银色粉末状细片。带鱼是我国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与大黄鱼、小黄鱼和乌贼并称我国四大海产,年产量居我国海产鱼类之首。这种鱼属暖水性中下层鱼类,有昼夜垂直移动的习性,白天结群栖息于水域中下层…  相似文献   

3.
最近,上海鱼市场出现一批“吊带”。带鱼银光铮亮,条条肥壮,足足有1千克重,这对上海人来说,已经几十年未见过的“钓带”了,虽然价格比较昂贵(每千克售价达20元),但不需多时,仍被抢购一空。后来打电话问了一下渔业管理部门,说是近年来对东、黄海进行“渔禁”,资源得到恢复。为了不受其害,还限制了渔具、渔法,只许“钓”,不许网捕,这样大的带鱼容易上钩,小带鱼可幸免遇难。看来保护海洋资源,开展“海钓”,既有收获,又能保护资源,实为上上之策。钓带鱼并不难,国为带鱼是一种凶猛性肉食鱼类,主要以鱼类和甲壳类为食,30厘米以下“肛长”(带鱼体长…  相似文献   

4.
带鱼也叫灰带、白带鱼、裙带鱼、牙带等。体侧扁,呈带形,尾细长,呈鞭状。长可达1米多。银白色。口大。上下颌每侧有侧扁尖锐的牙列,上颌前端有钩状犬牙两对;下颌突出,前端有犬牙一或两对。背鳍很长,胸鳍小,无腹鳍,臀鳍鳍条退化呈短刺状,鳞退化,为洄游性鱼类,有昼夜垂直移动的习性。白天结群栖息中下水层。性凶猛,贪食鱼类、毛虾和乌贼等。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和印度洋。我国南北沿海均产,为首要经济鱼类之一。  相似文献   

5.
余淼 《钓鱼》2004,(13):51-51
带鱼是一种非常有趣的鱼类,很难想象上苍竟然能够创造出这么一种奇形怪状的生物。它们生性好斗,牙齿锋利尖锐,即便是同类之间也常常会相互搏斗。渔民钓上一条带鱼后,经常会发现还有一条带鱼紧紧地咬着它的尾巴,有时运气好的话甚至能提起来一大串。同时,带鱼又是一种美味佳肴,几乎从人类开始懂得捕鱼后它就常常出现在饭桌上。在远古的一些壁画中,  相似文献   

6.
《钓鱼》2007,(1)
乌鲳Formio Niger习性:乌鲳属暖水性中上层鱼类。喜欢结群。为我国南海与东海的经济鱼类之一。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东海与黄海。  相似文献   

7.
话说带鱼     
带鱼,形似带也,不过在有些地方都叫刀鱼,因为它浑身银白,长而扁,和明晃晃的大刀一个模样。 带鱼属于海洋洄游性的鱼类,分布在西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温水性海域中,在我国不分南北的沿海均属丰富产地,成为我国四大海洋  相似文献   

8.
带鱼趣话     
带鱼是我国四大海产之一,也是福建、台湾沿海最重要的经济鱼类。《闽中海错疏》中载:“全身银白色,熠熠发光,又称白鱼。”它像一把明晃晃的大刀,东南亚一些沿海地区称之为“大刀鱼”。它的形状很奇特,体宽只有体长的十三分一。头部颇像鳄鱼,习性也像鳄鱼那样凶残贪食。清代《闽杂记》中载:“带鱼以形似带,故名……。” 带鱼肉嫩鲜美,蛋白质含  相似文献   

9.
姜丙利 《垂钓》2012,(2):38-40
一、根据温度变化选钓点 “春钓浅滩、夏钓深潭”,这是古人根据温度变化总结的钓点选择经验。它告诉我们:鱼类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有规律地改变觅食、栖息场所。在严寒或酷暑季节要钓深水,因为这时候浅水区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已经严重影响到鱼类的生存;而深水区冬暖夏凉且温差相对较小,更适合鱼类生存觅食,因而鱼类多聚集在此。  相似文献   

10.
不俗的带鱼     
带鱼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和印度洋一带,我国沿海均产,而尤以东海的产量最大。带鱼凶猛贪食,较易钓取。钓带鱼常用泥鳅、虾和小鱼为饵,许多渔民则干脆用带鱼的肉块作饵来钓带鱼。船钓时将线坠至水的中下层,靠坠使线垂直于水,但又不触底。当带鱼咬钩时,起水要慢一些,这样往往有另一条带鱼咬住被钓起那条鱼的尾部,第三条又紧咬住第二条的尾部,几条鱼同时被钓起来,堪称钓鱼奇景。有人认为,带鱼被一连串钓起是它们后者搭救同类的义举。也有人认为,这是带鱼贪吃而同类相残。事实上,在捕到的带鱼里,就有一些带鱼的尾部被别的带鱼咬掉。…  相似文献   

11.
钓饵漫谈     
钓饵在垂钓过程中至关重要。钓饵得当,是提高钓获量的关键所在。有些钓鱼能手的秘密武器,往往就是钓饵。习久成自然,好吃不如好(hao)吃。 实际上,鱼类吞饵上钩,与它们的嗅觉、味觉、视觉、听觉和侧线的感觉等有直接关系。到底以哪种感觉为主,是根据鱼的种类、经历、鱼群大小、环境条件等的不同而有区别的。例如,鲨鱼的嗅觉器官特别灵敏,尤其对于血、肉或腐烂尸体的气味特敏感,它在20米以外就可嗅到,并且能在瞬间以最快的速度猛扑过去吞食。而带鱼的视觉尤其敏锐,一旦看到形似小鱼的钓饵晃动,就会立即扑过去吞食。 鱼类对…  相似文献   

12.
鱼类的食性     
科学研究人员根据对鱼类胃含物的测定,将鱼类的食性分为以下四大类:①鱼食性鱼类,②肉食性鱼类,③杂食性鱼类,④浮游生物食性鱼类。 1.鱼食性鱼类:海洋中生活的主要鱼类有:鲨鱼、金枪鱼、鲣鱼、银带鱼、杜父鱼、鳗鱼、(鱼师)鱼、鳚鱼、毛烟管鱼、鲑鱼等。内陆淡水中生活的鱼类有:鳡鱼、蒙古鲌、翘嘴红鲌等。 2.肉食性鱼类:海洋中生活的主要鱼类有:东方鲀、鲈鱼、鲐鱼、大黄鱼、小黄鱼、多鳞(鱼喜)、刺(鱼叚)虎等。内陆淡水中生活的鱼类有:青鱼、鳜鱼、星鱼、鲶鱼、虹鳟鱼、红鳍鲌、黄鲦(鱼桑)鱼等。  相似文献   

13.
杜新财 《钓鱼》2005,(19):11-11
渤海正面临着严重污染的威胁,水质恶化,渔业减产,海洋生物明显减少,野生对虾、小黄鱼、带鱼、绿鳍马面豚等经济鱼类基本绝迹.很难形成渔讯。大自然警钟提醒国人,保护海洋环境,拯救海洋生物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陈钢 《钓鱼》2005,(8):36-36
草把窝:一种利用新鲜植物茎干或枝叶扎制或集束成捆的草把。主要用于诱聚草食食性鱼类。如草鱼、鳊鱼或部分杂食性鱼类的诱饵,多用于浮钓有中上层生活习性的鱼类。使用时间一般为每年的5~9月,是浮钩钓法必不可少的基本做窝方式。  相似文献   

15.
野钓自然水域与家养鱼池区别很大。野钓环境水面阔,鱼种多,存大鱼,但鱼的密度小,水下地形不平,容易受到季节、温度、风力、溶氧的影响。鱼类的习惯,活动规律难以把握且无规律可循,人类活动,及钓场周边的动植物种群,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钓鱼。鱼类的品种多、差别大,大到数十千克、小到几十克。钓具组配难以  相似文献   

16.
昕东 《垂钓》2010,(5):40-41
大自然赋予了鱼类许许多多、种类颇丰的天然食物,藻就是其中之一。翻阅资料,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段描述:藻类植物与鱼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各种水域中生长的藻类,特别是小型藻类,都直接或间接地成为了鱼类的饵料……  相似文献   

17.
鱼类的洄游     
有经验的渔民,他们对某些鱼 类的成长过程了如指掌,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捕捞渔业上赚取经济效益。如人们想购买黄花鱼和鲥鱼,最好在每年的4-5月份,如果想买带鱼,那么又只能在11—12月份才能买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与某些鱼类自身的生活习性有关。因为它们总是在每年的某一季节便成群结队地涌向预定的水域。这样一来,渔民掌握了它们的习性,于是便在鱼类集群游到某水域时进行捕捞,因而在市场上也就出现了季节性的鱼类供应,科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洄游”。 其实,鱼类的洄游早就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例如鳗鲡是…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的15种国家重点保护鱼类中,只有黄唇鱼和克氏海马鱼是纯海洋鱼类。 黄唇鱼是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唇鱼属的鱼类,该属有3种鱼,我国只产黄唇鱼一种。黄唇鱼体延大,侧扁,尾柄细长,吻尖钝,口中等大,斜裂,无须,体被栉鳞(头前半部为圆鳞),外形略似黄花鱼(小黄鱼),尾鳍尖长。黄唇鱼主要分布于台湾海峡、东海南部及南海沿岸,是近海大型底层鱼类,幼鱼喜栖息于沿岸及河口附近。它主要摄食虾、蟹及小型鱼类,生长快,一般体长在1~1.5米,重15~30千克,大者可达50千克。其肉可供食用,鳔为上等滋补品。近年来,…  相似文献   

19.
扒皮鱼,学名为绿鳍马面纯,属革纯科。沿海各地的渔民及钓友多称之为马面鱼、剥皮鱼、象皮鱼、沙猛、老鼠鱼等等。体呈长椭圆形且侧扁,蓝灰色,无侧线,头短、口小、牙齿锐利,眼小,位高,接近背缘。鳃孔位于眼的下方,鳞细小似绒毛状,尾柄长如截形,体重在40~1500克不等,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为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其年产量仅次于带鱼,是重要的出口水产品。扒皮鱼主要以虾、小鱼、贝类、海藻等为食,常在近岸珊瑚与礁石周围游弋与觅食,  相似文献   

20.
趣话带鱼     
林长华 《垂钓》2009,(9):52-53
带鱼因外形酷似一把明晃晃的大刀,东南亚一些沿海地区称之为“大刀鱼”。它的形状奇特,体宽只有体长的十三分之一;长相狰狞,头部顿像鳄鱼,满口利齿,习性也像鳄鱼那样凶残贪食。方言相同的闽南和台湾人习惯称之为“白鱼”。《闽中海错疏》中载:“它因狭长而侧扁如带,故称白带鱼。全身银白色,熠熠发光,又称白鱼。”清代《闽杂记》中载:“带鱼以形似带,故名……。”清代胡世安著的《异鱼赞闰集》将带鱼比喻为西王母侍女的腰带。清初诗人宋琬的《带鱼》诗则赞道:“银花烂漫委银筐,锦带吴钩总擅场。千载专诸留侠骨,至今匕箸尚飞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