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日本学大槻干郎认为,隐元大师终老日本的原因。是因为清廷实行闭关锁海政策。本提出不同看法,认为隐元大师终老日本的原因并非由于清廷锁海政策。主要是其持鲜明的抗清复明誓不降清态度。由于反清复明无望,他以遗民僧身份终老日本。  相似文献   

2.
1654年,郑成功“拨船护送”福清黄檗山隐元禅师东渡日本。一些学者认为隐元禅师赴日是负有郑成功向日本借兵的秘密使命。本文通过对新发现的郑成功致隐元信件等材料的分析,认为,隐元东渡日本的动因和到日本后的所有活动,都可说明他的赴日完全是为了弘法。郑成功当时从事反清复明活动主要是立足于本国,根本没有向日本借兵的需要。郑成功和隐元的关系是佛教信仰者和高僧法师的关系,没有什么秘密的特殊关系。所谓隐元负有郑成功向日本借兵使命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3.
1846年海口城军民坚拒清兵,终遭清兵屠城,军民死亡近三万人.这个血腥事件极大震憾隐元大师的灵魂,使他从佛教高僧演变成爱国者.在抗清复明事业中,隐元大师态度鲜明地站在正义立场上,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相似文献   

4.
王静  杨雪  刘文静  王凌 《海外英语》2012,(3):280-281
日本动画片以内容丰富、受众广泛和高质量的优秀作品闻名于世,现今已经成为日本的支柱产业。日本民族文化和性格历来具有很强的争议,这种争议的原因是他们性格的复杂性和多重性。作者认为,日本动画作为一种比书籍更大众化,更多元,更为流行的文化媒介,在表现主题方面更加明显,更容易使观众读懂其意,从而更好地了解日本这个特殊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关于日本侵华战争的原因,学术界已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利用前人研究成果梳理了日本霸权主义思想的源流,认为霸权主义思想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6.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直至现在,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相对于其他国家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之中。这种不稳定,一方面是由于日本政治变化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日本文化传统的影响。本文认为,日本的等级次序文化传统与功利主义导向的学习型文化传统对日本近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几年前,遇到一位参观过自卫队舰艇的军事专家。这位专家认为,日本海上自卫队堪称军纪严明.原因之一是他们的官兵连倒垃圾都分门别类,一丝不苟。这可真是由于不太了解日本而产生的误解了。实际上,倒垃圾要分门别类,在日本是一种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8.
浙江籍的逸然性融在明末赴日后,在长崎兴福寺出家并升任第三代住持,曾先后四次诚邀隐元禅师东渡日本,并在日本重新刊刻禅籍《五灯严统》,对中日黄檗宗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逸然退隐后专事佛画,在长崎乃至整个日本画坛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甲午战争前清政府对朝外交的失误杨齐福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究其失败的原因,当归结于清廷的腐朽无能,而清政府战前在朝鲜问题上的外交失误也直接影响着这场战争的爆发及其走向。由于清廷团于传统的藩属关系,没有明确朝鲜的主权,因而为日本侵略提...  相似文献   

10.
清廷自1899年始,为杜绝外人觊觎,而自主开放并自行管理了一批商埠,这些商埠即为“自开商埠”。“自开商埠”出现的原因一是在清末商务思想发展的基础上,晚清官员及一些知识分子对于自开商埠的认识有了重要变化;二是在甲午战争的触发下,清廷为解决实际的财政困难,政治上为了“隐杜觊觎,保全主权”,将自开商埠的思想付诸实践。另外,日本对清末自开商埠的客观影响也是原因之一。对晚清自开商埠的作用应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11.
宋琬,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国朝六大家之一,诗作代表了清前期诗作的繁荣与风格的转向:前期以明七子为尚,诗作质实典雅;后期因人生遭际与当时诗坛风格变化的影响,诗作凄清激宕,有宋诗风味。  相似文献   

12.
吴梅村三上京师是被胁迫的,也随即落入清人清查陈名夏南党那政治陷阱里头:他不仅自己被封了“猴”,动辄得咎危机四伏.还殃及妻孥赔了夫人——继妻浦氏暴毙。如此,他焉能不反,又焉可不反?事实上,吴梅村三上京师这三年,也是他讽刺挖苦奚落清人、讽刺挖苦奚落清顺治帝的三年,更是他宣泄明亡不甘呕歌复明斗争的三年。他之所以会仇清反清,这三上京师的遭遇恰恰是一极其重要的现实缘由或曰切身缘由。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封建孝道对徽商影响深远,一方面是促使徽商外出经商的原因之一,扩大了徽商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封建孝道对徽商致富后扩大商业规模,起到了限制与阻碍的作用,考察封建孝道对徽商的影响,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徽商。  相似文献   

14.
明清白话小说词语例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目前收录词语最多、释义最全的《汉语大词典》没有收录而在明清白话小说中较广泛使用的词语若干条进行解释,或对《汉语大词典》收录而释义不全或释义有误的词语进行补释或订正。同时列举了《汉语大词典》收录而例证晚于明代的词语数条。  相似文献   

15.
孟森治清史的著作代表近代清史学科第一代的最高水平。孟森的清史著作,以收入《明清史论著集刊》上下编的论文质量最高,《明史讲义》、《清史讲义》则是研究心得与一般史实的汇编,具体反映出孟森不同寻常的史识。孟森的清史研究是以政治史为中心,以旧的著述形式中表现新史观,研究中能着眼全局又能探微发覆。  相似文献   

16.
黄庭坚诗歌在清代的接受历程伴随着宗宋思潮,由逐渐兴起而至大盛:清初,承续晚明回升的宗宋思潮,推尊宋诗的呼声越来越高,开始出现是否以黄庭坚为宗的争议;清中期,宗宋派以翁方纲为首,以学问论诗,极力推崇黄庭坚诗歌;清晚期,宋诗派倡导“学人之诗”,与推尊黄庭坚的桐城诗学、经世派诗学联姻,使得宗黄诗风在道咸之际愈演愈盛;清末民初,“同光体”诗人以唐宋并举来推扬宋诗及黄庭坚,达到了移唐就宋的目的,使黄庭坚诗歌及其创作所昭示的创新精神再度辉煌于这个封建末世。  相似文献   

17.
李商隐及其诗文研究在宋元明三代几百年间备受冷落和鄙视。但到了清代却出现了一个长达200多年的李商隐研究热潮,研究内容既有对李商隐生平经历和政治归属的考证,又有对其诗文的年系考辨、笺注、解说与评点,还有对其无题诗、锦瑟等作品进行新的诠释。研究者众多,著作迭出,成果丰硕,使李商隐及其作品的价值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清代李商隐及其作品研究进行梳理、总结,有利于我们对其研究的总体把握,为后来学者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明清小说与民间秘密宗教及帮会之间存在互动关系。民间秘密宗教及帮会对明清小说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如明清小说中的女性崇拜观念、三教合一思想、巫术结构方式等。反之,明清通俗小说也同样影响了民间秘密宗教及帮会的社会理想、人际关系、组织形式、军事斗争和宝卷创作等。  相似文献   

19.
王阳明借用佛教心性理论阐释《大学》,憨山也从佛教角度分疏《大学》,两人解读《大学》的思维理路大致相同:畅明本体的内在精神超越。王阳明是儒家向禅的靠近,虽充满禅意却不失儒家情怀。憨山是佛家向儒家的靠近,虽隐含救世情怀但终归于佛家。儒佛两家相互交融却不失各自的主体性,这成为晚明儒佛合流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20.
张岱是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其生活在易代之际,诗歌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明遗民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文中从张岱与陶渊明、张岱与郑思肖、张岱与古今英雄、张岱与西湖四个方面,来考察明清易代之际明遗民艰难辛酸的生活和哀痛、屈辱、复杂的心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