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风》2015,(24)
下一代网络(NGN)以软交换为核心,NGN在网络融合、业务融合、灵活计费以及快速生成业务等多方面都具备充分优势。随着NGN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成熟,,建设NGN网络可以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快速开发新业务、增加业务收入、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为电信行业的发展与创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NGN概念与软交换技术,研究了基于软交换的NGN关键技术及组网,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
软交换是NGN的关键技术,在传统的电信交换网络中,引入软交换技术进行网络的优化和演进是必然趋势.IMS目前在业界备受关注,公认是固网和移动网演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未来网络融合的焦点,是实现FMC的最佳途径.目前电信运营商已经建设了软交换一网络,软交换向IMS的平滑演进就成了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本文重点分析了软交换向IMS演进的趋势,探讨了软交换网络向IMS平滑演进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3.
李兰兰 《现代情报》2007,27(3):217-219
下一代网络(NGN)是PSTN、移动通信网和分组网(ATM/IP)的融合,是以软交换、IPv6为核心技术的通信网络。以软交换为核心的NGN最主要的特点是采用分层体系结构,软交换的标准、协议是网络融合的关键。IPv6具有IP地址空间扩大、安全性提高、移动性内在支持等优点。这些核心技术都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浅谈NGN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一代网络NGN是业务驱动的网络,以软交换为核心,符合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融合的趋势,提供语音、数据、视频以及多媒体融合的业务。文章概要介绍了NGN的特征、NGN的网络模型、NGN的核心技术、NGN的发展现状、提高NGN安全的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建设中的下一代网络架构是以软交换为核心技术的下一代网络(NGN),是业务、控制、接入和承载彼此分离的网络,是一个开放、可扩展的网络。本文结合学校教学效果的特点,介绍了下一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特点,重点探讨了以软交换技术为基础的下一代交换网络,并分析了软交换中的协议和标准以及所采用的SIP协议的原理;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普及和应用。软交换技术作为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技术,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针对软交换技术的概念、特征、构成要素、功能、应用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7.
唐良军 《金秋科苑》2008,(12):186-187
由于互联网使用的增长,新的多媒体业务的需求的增加,通用移动性需求的增加,网络和业务的融合,原先的通信网络已经不能满足新的业务需求,因而必须要求我们发展新的一代网络,这就是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即下一代网络。那么在NGN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面对怎样的策略问题,需要我们仔细去思考与探索,本论文结合现阶段电信网络软交换项目的实施情况。提出了分阶段实施NGN的发展策略问题,同时指出了实现NGN长远目标的艰巨性与长期性。需要广大同仁不懈努力来为最终NGN的实现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8.
基于SIP协议软交换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软交换出现的背景以及软交换技术相关的协议。以面向对象的方法在Cisco的VOCAL软交换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企业级应用的软交换模型,系统是按照下一代网络(NGN)以及软交换的思想和技术路线来设计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NGN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良军 《今日科苑》2008,(12):186-187
由于互联网使用的增长,新的多媒体业务的需求的增加,通用移动性需求的增加,网络和业务的融合,原先的通信网络已经不能满足新的业务需求,因而必须要求我们发展新的一代网络,这就是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即下一代网络。那么在NGN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面对怎样的策略问题,需要我们仔细去思考与探索,本论文结合现阶段电信网络软交换项目的实施情况。提出了分阶段实施NGN的发展策略问题,同时指出了实现NGN长远目标的艰巨性与长期性。需要广大同仁不懈努力来为最终NGN的实现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0.
软交换技术作为实现当前各种网络融合与业务快速承载的关键技术,集中体现了"业务与网络分离、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思想,通过模块化的软件设计来实现呼叫/连接控制和业务处理等功能,是下一代网络(NGN)最重要的基石之一。现主要从软交换的技术特点和主要功能等进行了论述,并对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前景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技术与通信网络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这就使得通信与信息之间逐渐趋于融合,两者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而在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软交换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NGN作为软交换技术的核心在信息通讯工程发展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软交换技术的特点探讨在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应用软交换技术。通信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通信与信息的专业界线越来越模糊,趋于融合。  相似文献   

12.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宽带及业务的要求也在迅速增长,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加灵活、多样、个性化的现有业务和新增业务,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伴随着E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技术和设备的大规模应用,各地市运营商纷纷进行PSTN传统电话网络向软交换(NGN)网络的改造。随着而来的故障处理也由于网络架构的不同向网络维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人以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例,介绍软交换呼叫类故障的分析和处理,希望对同行们的日常工作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唐山市网通公司NGN(软交换)设计要求分析唐山网通目前的网络,主要有以下问题:◇业务开展上本地网交换机引入新业务的能力差,网络转型的压力与日俱增;◇现有陈旧交换机面临着退网的问题◇部分交换机容量不足,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NGN的产生背景、概念及特点,重点介绍了NGN的关键技术--软交换.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地区NGN网络的QoS保障问题,结合MPLS技术理论知识,进行了工程分析,重点阐述了QoS保障策略设计方案。针对具体网络,提出了QoS建设方案,有效地提升了NGN网络的QoS特性,最后对基于地区的NGN网络QoS保障方案提出了工程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志国 《科技风》2011,(19):210-211,214
下一代网络(NGN)预示着通信业务融合的大潮,也代表了通信网络发展正从技术驱动向业务(需求)驱动的方向迈进。传统电信网络面临Internet的冲击已经不堪重负,NGN正匆匆向我们走来。NGN具有广泛的内涵,其范围相当广泛,主要包括新业务和应用的研究、网络传送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架构的研究、IP网络技术的研究、网络融合技术的研究、互通和互操作的研究、新型的控制、管理和运维机制、各网络单元的研究、新网络协议的研究、网络安全体系和技术的研究、测试技术的研究等。本文侧重于目前大家最为关切的技术与业务方面,即NGN的业务应用模型、构架和特点,进而分析NGN项目在煤炭行业中部署的细节问题及关键技术,包括与TDM业务IP化紧密联系的软交换技术和信令协议等。  相似文献   

17.
2005年,被称为网络演进的"元年"。在这一年中,不仅软交换的成熟度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同时,在我国固网运营商的推动下,软交换技术在网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PSTN长途网、固网智能化、退网TDM端局交换机替换以及提供大客户业务等方面的应用。与传统的PSTN比较,软交换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如对新业务的支持能力提高、降低成本、优化网络结构等。此外,软交换还成功地通过了大话务量的考验。这也表明,2005年,我国在向以软交换为主要特征的NGN演进方面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软交换汇接层 SHLR"方案被业界认为是代表网络演进的一种方案,本文分析了某局本地网的网络现状和业务需求,提出某局本地网网络智能化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8.
NGN是"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或"新一代网络(New Generation Network)"的缩写.NGN是以软交换为核心,能够提供话音、视频、数据等多媒体综合业务,采用开放、标准体系结构,能够提供丰富业务的下一代网络.基于分组的网络,能够提供电信业务:利用多种宽带能力和QoS保证的传送技术;其业务相关功能与其传送技术相独立.NGN使用户可以自由接入到不同的业务提供商;NGN支持通用移动性.它是电信史一块里程碑,标志着新一代电信网络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9.
对NGN及软交换技术以及SIP协议作了介绍,对SIP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进行了研究,重点讨论了摘要(Digest)认证机制,给出了一种改进的摘要认证机制。  相似文献   

20.
NGN是下一代网络的缩写,是基于IP分组网络,它具有许多区别于传统网络的特点,逐渐把语音变成IP包,大大扩展丁媒体范围:分层的体系结构,使网络的控制、承载和业务分离,方便用户终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采用任何方式接入网络享受NGN网络所带来的各种新业务;开放的接口,使得现有的网络能够融合到NGN网络,方便用户接入;控制和业务核心为软交换,扩展了业务空间;综合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能够快速的引进和推出新业务,实现业务的差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