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到当前新闻报道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我以为是“拦路虎”太多。天天看报,每每碰到“拦路虎”,遇到这种情况,只好躲着走。有时候想绕过去还不行,看着新闻纳闷,心里憋得慌。“拦路虎”是俗称,换成学名,不妨称之为“读报障碍”。报纸改革多年,新闻写作是大有进步了。唯独在方便读者方面,有些记者还不大在意,时不时地在新闻中给读者来个“闷儿”吃吃。随便举些例子:有条《木珠坐垫何以大起大落》的消息,五个W具备,就是不说它是何种产品?干啥用的?又有条《新型保健美容毛巾通过鉴定》的新闻,新产品有新名堂,若问此种“神巾”的功用,由读者去猜吧!有张报道“珍珠谷”的图片  相似文献   

2.
1987年第5期《新疆新闻界》刊登了一篇《新闻乎?广告乎?》的文章。文虽不长,我却越读越胡涂,越纳闷。文中写道:某报“第二版的下半部刊出了一则广告”,“在该报的第一版右下角又刊载了一条同这则广告一模一样的‘新闻’”。于是乎,作者就发出了“新闻乎?广告乎?”的感叹与诘问。我不明白,为什么在不同版面列登了内容近似的广告与新闻,就使作者“乎乎”起来。这是一。第二,文中写道:“晚报本来版面小,容量不大”,“如果不是走后门,编辑部的用意又何在呢?”这句话的  相似文献   

3.
美国费城《广告学报》编辑弗烈德·富勒·须德,有一次被邀请在一个大学毕业班讲演。他忽然提问:“有多少人锯过木头?请举手。”大多数学生都曾锯过木头。接着他又问:“有多少人曾锯过木屑?”这时全场愕然,没有一个举手。须德先生所讲的锯木屑,在现实生活中的确不多,可是用全新的视角对那些已被人熟知的事情再思索,就可能得到全新的发现,推出全新  相似文献   

4.
近来,“有偿新闻”成为新闻界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对此,我国有关法规是如何规定的?新闻职业道德是如何规定的?国外又是如何处理的?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有的读者可能以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其新闻界可以搞“有偿新闻”。但是事实正好相反,这些国家的新闻法律都是禁止“有偿新闻”的。例如,法国《关于报刊组织的法令》第13条规定:“编辑的一切广告文章须冠以‘广告’字样”;《葡萄牙新闻法》则要求“所有文字或图像广告,如  相似文献   

5.
画中有话     
“我办公桌边就放着一个小包、毛巾、牙刷都准备好了,如果来抓我,我随时都可以跟着走。” 亚都科技CEO何鲁敏谈到“标王”胡志标被判刑和企业危机管理时,说了以上这番话。 “多么小的问题乘以十三亿,都会变得很大: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十三亿,都会变得很小。” 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美国时说。 “我怎么能够想到布什会他妈的弄得一团糟?我认为没有人能有这样的想象力。” 一名美国民主党的参议员说粗话,批评布什的伊拉克政策。  相似文献   

6.
吕莉 《声屏世界》2001,(10):50-51
广告业务员到企业与客户洽淡广告业务,不是经常被客户要求“有好的广告词、有满意的广告,才签合同”吗?不是有一掷千金来寻觅一条广告语的做法吗?其实,这些做法不仅仅是追求一种宣传效果、商业效果,实在是透露出对广告精品的追求。作为商家都有强烈的精品广告意识,那么,广告从业人员更应树立广告精品意识。  相似文献   

7.
谈到当今传媒,我想到了传媒人的素质;谈到传媒人的素质,我想到了“三不朽”. “三不朽”这个思想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与叔孙豹讨论“朽不朽”的问题.范宣子问,他的家族从尧舜时期就已经受封为贵族,经历夏商周,一直到春秋时期,世代受封,延续千年以上,长盛不衰,这是不是可以说是“不朽”了?  相似文献   

8.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各广播电台刮起了“改版”旋风。天南地北的广播人聚集在一起,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兄,你们改版了吧?“改版”成了当今广播人的流行问候语.“改版”更成了当代广播人对提高收听率、扩大听众群、增强广告收入的一种期盼。似乎只有通过“改版”,广播人才能救活自己,救活在电视、网络媒体冲击下更处劣势的广播。诚然,各大大小小的广播电台自从盛行节目“改  相似文献   

9.
吴先生还在雪茄烟雾里闭目养神,吴太太轻手轻脚地走过去,替他脱下白天见客人的礼服,扶他坐在床边上。 吴先生忽然开口道:“爱莲,你为什么要给我娶姨太太?” 吴太太手里拿着一条白毛巾,轻柔地帮他洗手洗脸、低声道:“我今天四十岁了,老了,伺侯不动  相似文献   

10.
从“18K镀真金项链”的广告谈起田树栋经常读报的人对这样一条广告是不会陌生的:18K镀真金项链,每条只售18元———这绝对是真的。每人最多限购三条,———我们之所以发布这样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广告,是因为我们正在策划另一项庞大的广告计划。“18K镀真金...  相似文献   

11.
称人用“个”,也可用“位”;“位”是敬称,不能用“位”来称自己。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然而生活中偶可遇到用“位”称自己的现象。例如在饭馆里或公共电汽车上,售货员或售票员问:“几位?”顾客或乘客顺口回答:“两位!”这“两位”中包括自己,能这样说吗?总是有点儿不妥当吧。如果说这大概是由于接着  相似文献   

12.
父亲的气势     
一古人写文章,很讲究文章的气势。例如宋朝朱熹认为“行文要稳健,有气势,锋刃快利,忌软弱宽缓”。清代方东树认为“诗文以豪宕奇伟有气势为上”。后来的林纾则更认为:“文之雄健,全在气势。”文章的气势,指的究竟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古代文人往往说得很玄妙,似乎不可捉摸。有的人又故神其说,更使读者如堕五里雾中。其实,从语言表达方面来考察,是不难得到回答的。当我们用口头语言表达某种思想感情的时候,往往要借助动作、手势和面部表情来提高表达效果。在语言本身,就是抑扬  相似文献   

13.
两年多以前的那场政治风波,新闻界一些人也卷了进去。他们在游行时高喊口号,要:“争取新闻自由”。社会主义中国没有新闻自由吗?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际上说,答案都恰好相反:社会主义不仅有新闻自由,而且比起资本主义新闻自由来更广泛、更合理、更先进。同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方面的优越性一样,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也是这边独好! 近两年来,在批评资产阶级新闻自由观点的过程中,从正面专门论述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文章很少见到,有些文章也谈到社会主义有新闻自由,作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和探索。但是给人一种总的印象是,说到社会主义新闻自由就不是那么理直气壮,似乎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不如资本主义的好。实际情况当然不是  相似文献   

14.
“因人成事”的误解和误用2008年7月24日,《平凉日报》有一篇题为《毛遂与蒋干》的文章,在详细介绍了毛遂的事迹之后,得出一个结论:“事实证明,毛遂不但有脱颖而出的勇气,更有因人成事的胆识和才干,”毛遂确实在同楚王的谈判中脱颖而出,但是他的成功是“因人成事”吗?“因人成事”也需要“胆识和才干”吗?还是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条成语的来历吧.  相似文献   

15.
刘志明 《今传媒》2004,(6):34-35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把广告做好,是善良的愿望。把广告做好了,是受众的福音。但是,这不是说所有的广告都是好的了,更不是说就没有了坏广告。而实际情况是,好广告总是凤毛麟角,坏广告却是五花八门。模糊性广告:广告是与非好广告,是非鲜明是首要的一条。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不要含糊不清,不该拖泥带水。“我爱拉芳”,“好迪真好”,玩的是单刀直入; “海尔无闪烁彩电”,“不含PPA的感康”,搞的是定向爆破; 一句“新鲜的,美味的”使得娃哈哈果汁型饮料的新概念不胫而走。而它“健康童装”的诉求,显然是要使人们将它以前“吃”的和现在“穿”的进行品牌联想。但是,“健康”的童装怎么说都没有说清楚,即使怎么说也都是一个模糊的说法。这就是广告的一种状况。先是将能讲清楚的一下子讲清楚,例如海尔和感康; 再是将不能讲清楚的干脆不讲,例如拉芳和好迪; 三是怎么讲也不是很清楚,例如娃哈哈童装。而即使是“我爱拉芳”和“好迪真好”这样的话找来无数的明星再说上一万遍,也就是传递了个品牌称谓而“别无所求”。“爱”拉芳的什么?拉芳哪里可“爱”?好迪“好”在哪儿?怎么个好法儿?说,和没说一样; 即使想说,其实也没什么可说。太直白的...  相似文献   

16.
2月1日,香港一家媒体整版刊登了一则题为“香港人,忍够了”的广告,反对内地“双非””(即夫妻双方均非香港居民)孕妇赴港生产.该广告用蝗虫的形象影射内地人,并要求当局阻止“入侵”.广告用词极其煽情:“你愿意香港每1 8分钟花$1,000,000养育双非儿童吗?”这种极端广告出笼以后,引发两地舆论的强烈反应,甚至引发了两地精英的口水战.  相似文献   

17.
△他为啥打听西安有无电台? 1936年的一天上午9时半,路透社记者赵敏恒忽然接到国民党中央某要人的电话:“西安有无电报来?”赵答:“没有。”“路透社在西安有无电报来,是否有电台?”赵答:“没有。”于是对方就把电话挂了。赵觉得奇怪,于是向各方寻找线索,先是探得蒋介石不在西安;接着又探得蒋在华清池,前一天还有电报到南京。后来又从交通当局得悉:陇海  相似文献   

18.
今年2月12日,文汇报一版头条报道了上海市南京路上三位受到万人夸奖的营业员。一个营业员受到万人称赞,值得发一版头条新闻。倘若到此为止,言犹未尽,人们自然产生一个悬念:他们三位怎么能受到“万人夸”?于是,记者接着报道:“万人夸”的秘诀在哪儿?由此引出了“文明服务,礼貌待客”的主题,文章就从这里做开了。早在今年1月初,报社就在考虑集中抓一  相似文献   

19.
讽刺,是杂文所特有的一种艺术特色。 什么是讽刺呢?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曾专门谈到这个问题: 我想: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的——写出或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讽刺”。 有意的偏要提出这等事,而且加以精炼,甚至于夸张,却确是“讽刺”的本领。……在或一时代的社会里,事情越平常,就越普遍,也就愈合于作讽刺。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什么是“讽刺”?》  相似文献   

20.
《新民晚报》2002年5月11日第二版“新民随笔”栏,刊出了一篇题为《一根拉链三百个专利》的文章。有趣且有点吓人的题目,一下子便吸引了我的注意。文章的首句是:“是不是夸张了点,据说日本人的一根小小的拉链上面‘爬满了’300个专利?”读到这里,像我这样的外行读者,想当然地认为“一根拉链三百个专利”肯定是噱头,区区一根拉链哪里会有这么高的知识含量?不料,下面就是一句铿锵有力的肯定语:“商战,哪有什么夸张!一个专利就是一条‘防线’”叫人头皮一麻骨头抽紧。接着,作者分析道:“在国际市场上,倘若遇到这样的窘境:分明是前景看好的产品,却冷不防被‘专利防线’一下子顶了回来,你说胸闷不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