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位记者长期在下头跑,时间长了,人们给他一个评价,说他这个记者没有架子。没有什么架子呢?没有官架子。在我们国家里,不少人是把记者也划在“官”这个框框里的,在一个县,有人就直接了当地对我说过:“你们记者就是官。”在西北一个省,我也遇到一位记者,他对我说:“有时就得有点架子,不拿点架子,人家会小看你。”他说的架子,也是指官架  相似文献   

2.
在记者生涯中,有一件事在我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10年前的夏天,我采写了关于一位村支书的报道,讲的是他竞职上任后带领群众致富的事迹。为了了解更多的情况,我在村里住了一夜,与几位村干部聊天。我以为这就够“深入”了。报道见报几天后,有位当地的知情人给我打了一个电话,电话中说:“你写的报道内容没什么出入,可这只是他这个人的一个层面,也就是好的一面。你知不知道,这位村支书前不久为家里人的事与人打架,差一点就‘进去’了?”我说:“真的不知道,这个典型是乡领导推荐的,村里的干部介绍的都是正面的素材。”这位知…  相似文献   

3.
“八十年代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是我们对友好的外籍人士的通称,但一般说来,这个称谓仅在政界和外交界使用.说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其知名度并没有普及到“中国人民”这个层面.但是,有一个人却例外,他就是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在中国,庙堂之高,江湖之远,十数亿中国人都对这个和蔼可亲的老头有深刻的印象,并给了他一个比“好朋友”更显尊重的称谓——“萨翁”,他可以说是真正“中国人民”这个层面上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4.
《四川档案》2005,(2):56-56
悬吊吊四川人形容一件东西不牢靠“:看起悬吊吊的,不好。”形容一个人做事不牢靠“:他那个人,做事悬吊吊的,不行。”形容一种提心吊胆的心态:我天天心头悬吊吊的,好紧张。”某教师为了给学生邮购高考模拟题,将学生缴的钱汇去了,久不见资料寄来,提心吊胆地过了好一段时间才收到邮包,他长出一口气,说“:这些天心头一直悬吊吊的,生怕有什么差错。这个寄资料的人办事也是悬吊吊的,那么久了才寄出来。”生活中面对僵持、窘迫的情况,成都人用一个“杵起”就形容出来了。某君回老家过年,给小辈们预备下了压岁钱,到了三十晚上,他的钱还没有拿出来,人…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个晴天,虽然墓地的草丛里露水很重,一会儿就把鞋整个打湿了,但却是一个照相的好天气.更为幸运的是,刚进去不久,就遇到了一位在这个墓地工作、主要负责雕刻墓碑的工人.很遗憾我忘记了他的名字,不过,因为他说自己以前是从德国来这里的,姑且就称他为G先生吧.  相似文献   

6.
繁体字的“戱”字,由“虚”与“戈”组成,就是用虚假的戈对阵之意。就是说,“戯”是要在舞台上对阵战斗,不对阵,没有冲突,也就构不成“戱”。 戏剧家陈白尘说了一段很形象的话:“有一个人突然掉进一个很深的陷阱,他为了活命,就千方百计搏斗,这个挣扎搏斗的过程,就是戏。他如果是个很值得同情的人,他最后终于胜利了,就是喜剧;失败了,便是悲剧。陷阱,是个比喻,是指一个环境、一  相似文献   

7.
《青年记者》2016,(3):11-12
1918年11月7日,梁巨川出门前问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梁巨川说:“能好就好啊.”说罢,就离开了家,为了一个时代远去的背影…… 2015年也正在远去,它的背影如此让人留恋.新常态下的中国和世界一道,在曲折中坚定前行.  相似文献   

8.
今年春节过后,我打电话给温济泽同志:“前几天全国记协的老新闻工作者团聚,你为什么不去呢?我四处找不到你。”他说:“不是我不去,是不让我去,不邀请我,我怎么去呢?”我以为他开玩笑:“谁不让你去开会,你真是。”他在电话上简单说了几句经过,原来不久前他参加了一次周扬纪念会,他在会上指名道姓地批评了胡乔木,还点了什么人的名,他说他对乔木同志从来尊重,“但是人总有缺点,就批评不得,这个风气怎么得了。所以记协的会就不通知我了。既然不请我,我也不好去了。”我放下电话,沉默很久。像温济泽这样一个素以“温、良、恭、俭、让”著称的老同志,居然因说了几句真话就被另眼相看,这是何苦!每年春节全国记协的老新闻工作者联欢会,温济泽每次必到,有时候他还讲几句话,今年却是少见的一次缺席。  相似文献   

9.
记者的压力     
有些青年人很羡慕记者这个工作,觉得当记者自由自在,没有压力,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在新闻队伍里,确实有这么一种少数人,自由自在,业务上也无所追求。你说他不忙吧,他整天出来进去坐不住;你说他没写稿子吧,他住上几天还有稿件见报,稿子后面好几个名字,有说他是署了些关系名,有说是他在别人稿子上挂的名。这种记者,写了多年稿子,没写出  相似文献   

10.
李离伏剑     
《史记》把好官称之为“循吏”,是说这些官员乃是遵纪守法、遵循律令的人.其中记载的一个叫作“李离伏剑”的故事却颇耐人感喟.李离“过听杀人,自拘当死”,作为狱官,错杀了人,李离请死,也是合乎规范的吧;但是,这个过错并非是李离造成的,而是他属下失职的结果.而他的上级“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明显是要“保护”他.事已至此,不可挽回;上级宽谅,错不在己;李离请罪示德,姿态也做足了——在没有公共媒体质疑的年代里也就到此为止了,李离可以继续好好做官去了.但是,没想到的是,李离坚持认为“‘理有法,失刑当刑,失死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相似文献   

11.
轻轻地说话,轻轻地走路,轻轻地做事,他就是刘波.可是“人不可貌相”,在他的名下,有一个与他外表不太对应的美誉——“新闻获奖专业户”.从1981年到1994年,他获得中央、省级新闻文学奖18次,年年都得好作品奖.刘波用他一摞厚厚的奖证为洪湖有线广播电视台争得了名誉,同时也展示了这个30刚刚出头年轻记者的美好前景.当人们羡慕刘波、夸奖刘波的时候,不禁问他,这连连得奖的奥秘在哪里?可刘波只是轻轻一笑;“那些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就不再提了.表面上平平静静的刘波,内在却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观察新闻,观察生活的火眼金睛,火一样的工作热情,雷厉风行的采访作风……刘波采访,不但有一股拚劲,而且有一股赖劲.在他已见诸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的20多篇论文中,初步建立起他自己的新闻采写“理论系统”,如:“文外功夫说”、“新闻攻关说”、“新闻艺术说”、“新闻边际说”等等.至于“赖劲’那就只是“文外功夫”的一个道道.  相似文献   

12.
有一个既平常又有趣的事,一群人在一起,其中一人突然发现不远处有火警,大喊一声:火!便完成了向在场人报火警的任务。于上语言学家便认为仅这一个“火”字完成了交际任务,破格晋升它为“句子”。由于它只由一个词语构成,又给了它一个特有的“封号”—一独语句。意思是说,它只靠一个词语就完成了一个句子的交际任务.然而,还是这个“火”字,还让它起报警作用,只是稍稍变换一个条件,它就会现了原形。请看,还是这个人,现在要用电话向消防队报火警,如果它还用那个“独语句”——“火”字,去进行交际,就没那么幸运了。不要说一个…  相似文献   

13.
北京的秋天,明亮的办公室,我有机会和眼前这个老板面对面地谈盗版。 各行都有自已的行规,行道儿。他在这一行决非等闲之辈。看看现在那些靠制作销售盗版发家的“精英们”,到了他的面前,就都属于小字辈了。 这个制作盗版的大老板,其貌不扬,不过他目光犀利,不然也不会有这等远见。 他在盗版这一行当中已经沉浮了十几年,用他自己的话讲,就是自己十几年的经历是不可能在一、两个小时中说明白的,下面说的只能是些潦草浮于表皮的东西。 入行熟,门外生。经过这个大老板轻描淡写地点拨,其中的“奥秘”,不禁让人咋舌:其中制作过程竟然如此简单,利润获取竟然如此丰厚。  相似文献   

14.
秦友苏 《传媒》2001,(7):50-51
这家杂志社的朋友对我说“你就再写一篇吧!”随后赠送一些令人感动的鼓励的话语,使我这个提起笔来就不知怎么写的人也就咬住了牙:“写吧!”本来,用文字倾吐一下我与新闻界朋友们的友情,也是我的一个常有的念头。 前几个月里,就有记者朋友问我,为什么“不管”他们了,并直言道:“人家说是你自己不  相似文献   

15.
要勇于深化图书发行改革许旭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以下简称《谈话》)中,特别强调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说:“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解放思想,实事...  相似文献   

16.
环球速览     
BORIS YELTSIN 叶利钦出回忆录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在近日出版回忆录《午夜日记》中写道:“如果戈尔巴乔夫没有叶利钦的话,那么他也不得不发明一个。” “像我这样一个嘴无遮拦、言辞激烈的人是不会为官僚制度所容的。” 在回忆录中叶利钦谈到了自己在90年代对俄罗斯的统治、他经常酗酒误事的恶习以及他在1999年12月31日辞职的原因。 对于为什么选中普京,他说,这个前克格勃官员不像其他克里姆林宫的助手,普  相似文献   

17.
始于去年秋天的足坛“反腐”,已经让众多足球官员相继落马。南勇、谢亚龙的“进去”,让很多人开始期待,也许中国足球的分水岭将要到来?  相似文献   

18.
A走进齐文中的书房,他用以自勉的条幅映入眼帘:“我以人的资格来到这个世界上,我就有任何人一样的脊梁,没有人比我高贵,没有人比我低贱”。齐文中说:“我的脊梁就是写作”。他把写作看作是自己工作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执著追求,笔耕不辍,从学校写到部队,从部队写到医院,三十多年来在中央、省、市各级报刊、电台及业务刊物发表各种文体的新闻报道、调查报告3000多篇,论文50多篇。有人说老齐爬格子“最没情趣”,也有人说老齐“不会生活”、但老齐却说,他对写作有极度偏爱,有时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他不会打扑克、下棋、搓…  相似文献   

19.
这不是吹牛     
我们搞新闻工作的人是靠实事求是吃饭的,当然不能靠“吹牛”过日子。但是社会上总有那么一部分人有这样的偏见,即使你的稿件内容完全真实,他也会说你是“吹”。所以如果你要问我最反对的是什么?我就会说:“我最反对的是先进人物的事迹见报后,有人嫉妒他!”我们的新闻报道是要扶正祛邪,宣传先进人物的动人事迹,如果说是“吹”的话,我就勇敢地宣布:“该‘吹’的我就要‘吹’!”请看下面三个例子。山阴县岱岳镇先进巷有个转业军人叫张占成,原是下喇叭乡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部分企业干部中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叫“跑部干四化”。这个“部”,不是脚步的“步”,而是部门的“部”,指的是中央及省、市、县的有关部门。上项目要跑,争投资要跑。靠跑,联络感情;靠跑,打通关节。跑,往往成了解决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苏南某县一个乡镇的负责同志就曾这样介绍经验:“这个项目,我们跑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