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阅读"时代,地方党报更应关注表达方式。既要权威表述又要网言网语联动;注重深度、高度、温度的"三度合一",用高质量内容引导高质量阅读;技术赋能,顺应全媒体时代的阅读习惯;媒体融合,把守正创新落在"亮点"突破上。  相似文献   

2.
近来,纸媒等传统媒体被网言网语渗透、“倒灌”的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与忧虑,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纷纷刊文,呼吁传统媒体严格把关,保持格调.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网言网语从虚拟空间步入现实,渗透进大众生活,甚至登上媒体报道,是难以避免的现象.一方面,语言体系原本就是开放、多元的,一直在丰富和发展,网言网语与英语、专业术语等一样,都是大众生活与媒体报道中新词语的来源;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网络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对包括语言使用在内的方方面面,都产生着不可小觑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陈力方 《新闻战线》2021,(21):41-43
<正>问题是时代的先声,问题导向是一个专业评论员的逻辑惯性。主流媒体的评论员既要善于做问题的发现者,又要做一个积极的建言者,主动为“解决问题”提供视角和智慧,破题之后仍需探寻解题之法。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评论作为党报的灵魂和旗帜,必然要切中“时”与“事”。在党报日常的议题设置中,往往就蕴含着重要的节点或重大的事件,能否及时“设置议题”,  相似文献   

4.
在年初举行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特别强调:“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努力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切实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这个重要讲话,仿佛一股春风,温暖了新闻人的心田。  相似文献   

5.
吴宝良 《今传媒》2015,(4):101-102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媒体在思考将报纸、网站、移动媒体的后方编辑工作进行“深度”融合整合,记者也要成为全媒体记者.纸媒、网媒、移动媒体成为各有取向的“中央编辑部”后,采与编自然分开.而各媒体平台的编辑模式、编辑手段、编辑方向不同,对记者稿件的要求也不同,因而采编在媒体融合时代也更应该分开.对于报纸来说,媒体融合时代,各家报纸比以往将更强调自己的公信力,更强调深度报道以区别于即时性碎片化信息的网媒报道,在这种情况下,报纸流程实行采编分开制应该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采编分开可以更好地体现编辑的专业化;可更好地发挥编辑的主导作用,强化纸媒已有的公信力与权威性;有助于实现采编与经营分开;可更方便培养报业新人等.  相似文献   

6.
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各级党委“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努力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切实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充分发挥媒体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积极作用。”这是执政党关于新时期新闻事业发展的最新论述。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反腐小说”是近年来颇引人注目的一种文学现象。唐人白居易有句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腐小说”之畅销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与现实意义,也是中央下大力气治理腐败的举措在出版上的回应。为此,我们刊发了《应势而生的时代课题── “反腐小说”出版现象剖  相似文献   

8.
杜铭 《新闻前哨》2023,(13):46-47
作为中央级党报,经济日报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的办报风格和特色,同时也在新形势下创新经济报道理念和方式,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在标题制作方面,注重不断守正创新,汲取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语言“养料”,包括年轻读者喜闻乐见的“网言网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注意把握好中央主流权威媒体的高度和站位,不一味迎合、媚俗,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努力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  相似文献   

9.
李杰 《中国记者》2024,(1):18-20
<正>“秀我中国”是新华社音视频部打造的一档聚合各地正能量网红资源、IP化呈现的重点栏目,也是音视频部适应融媒体转型、推进发力移动端要求的重要举措。“秀我中国”栏目以视频为先导、强化图文视全媒体呈现,结合不同新媒体平台特点开展话题制作和互动,着力用“网言网语”讲好中国故事,以网红探访、知识分享等方式重点展现中国各地的创新实践、文化底蕴和富有活力的生活方式,用移动互联网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新时代的发展成就。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语:2010年在国家三网融合的政策鼓舞下,传媒产业步入了上行轨道,同时,在金融危机中沉寂许久的新媒体再度掀起吸金狂潮,融资规模已经远超前年。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催生了诸如“微博”这一带来“自媒体”时代的新的传播手段。而“第五媒体”的兴起,更是带来传媒产业新的气象。  相似文献   

11.
姜圣瑜 《传媒》2021,(23):57-59
从"有图有真相"到"无视频不新闻",全民短视频化的时代,新闻叙事视频化表达成新常态.如何用短视频记录大时代中最鲜活的细节中国,已经成为媒体面对的一道"必答题".本文从短视频的新、短、快、近等特点入手,深入探讨短视频的叙事逻辑.对传统媒体人来说,要实现视频化转型,转变思维尤其重要,应将"图文思维"逐渐让位于"影像化审美",努力通过"网言网语""底层物语"打造符合受众视频阅读习惯的供给.  相似文献   

12.
由移动通讯网、电视有线网和无线网构成的网络场域,其发展趋势必然是“三网融合”与“三屏对接”.这是互联网时代每一个媒体所处的真实生态. 在这样的媒体生态下,一向崇尚“内容为王”的传统媒体,其专业自信正在遭遇数字化渠道与技术的一再威胁.人们越来越急切地提问自己也提问业界:新媒体崛起的“支点”,除了“内容为王”的资源优势之外,更取决于能否实现“用户为王” “影响为王” “渠道为王”和“传播为王”?  相似文献   

13.
周强 《新闻前哨》2021,(3):24-25
地市媒体融合是大趋势,融媒体中心建设是重要支撑,内容建设是融合的核心。地市媒体融合要实现从“相加”到“相融”,做到“全媒体、融传播”,打造全媒体时代的新型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14.
现代传播已进入“受众中心”时代,“受众意识”日渐体现在广播节目中,各媒体在对受众口味的揣摩中不断改革发展.广播节目在与报纸、电视、网络的对局中,如何在提升节目品位上下功夫,做到节目差异化生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何慧媛 《新闻战线》2022,(12):11-14
网络流行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多以简洁文字、谐音符号等形式表达,容易唤起受众的情绪共鸣,因而被广泛传播。新闻媒体学习借鉴网络流行语创新内容生产,能较好地增强舆论引导能力。主流媒体一方面要注意策略和方法,创新性运用网络流行语,不断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另一方面也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避免滥用网言网语,多措并举、合力共创健康文明的网络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语 当下的中国新闻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时代潮流。传统主流媒体要在新的媒介环境中生存与发展,能够在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两个主战场发挥舆论影响力,就必须与新媒体联姻,合作共赢。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中央军委机关报的《解放军报》法人微博“@军报记者”今年元旦正式开通上线。不到4个月,军报法人微博在新浪、腾讯、人民、新华四大网站的粉丝总数突破1000万。这是军报贯彻习主席“8·19”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报网融合的新成果,在军报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尉承栋 《新闻知识》2023,(1):89-91+96
当前,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受产业革命影响,历史上传媒领域经历了从“铅与火”平面媒体时代到“光与电”立体媒体时代,再到当今世界“数与网”全媒体时代的几次重大转变。进入全媒体时代,在信息传播技术的支撑下,媒体已经超越了新闻发布、信息传播等传统职能,开始扮演服务提供、关系建构等崭新角色,有必要重新思考媒体的功能边界。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个传播技术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融合创新的时代。媒体传播历经“铅与火”“光与电”“数与网”的洗礼,今天,云计算、大数据正在催生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的嬗变。面对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党媒如何走出一条创新融合之路,打造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兴主流媒体,这是摆在每一个党媒人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新闻摄影要不要进行深度探索?这在新闻界,甚至在新闻摄影界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新闻摄影是运用照相机对新闻事件进行现场拍照、机械记录,还讲什么深度。这种看法阻碍着新闻摄影向深度发展。我认为,新闻摄影和文字报道一样,不仅要传播新闻事实本身,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事实表达时代的某种思想与观点,因此必须在报道深度上多下功夫进行研究. 那么,如何增强新闻摄影的深度?我以为应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立意要高。就是说摄影记者选定的报道主题,要紧扣时代脉搏,揭示时代特征,弘扬时代精神.这与“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同为一旨。从一些报纸上的新闻照片看,有相当多的作者不  相似文献   

20.
可以肯定的说,未来的报业绝不仅仅是报纸业。宣告“报纸行将消亡”或许是不智的,但报纸在新的媒体发展格局中被边缘化,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部分媒体研究者认为,报业并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报纸产业,而是报道产业,未来的报业势必将转型为新型媒体机构。报与网之间建立起来的关系,将是一种“共生关系”,“报即是网,网也是报”,媒体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界限分明。全媒体时代的媒体产业形态。差异性将会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