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内容分析法对100篇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热点文章进行定量分析,聚焦热点文章的推送形式、选择题材、排版、标题、字词句等方面,探析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热点文章的特点,指导高校微信平台运营者提供优质内容提供经验材料。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其平台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而微博,无疑成为新媒体中传播速度最快、信息渠道最广、网友互动最多的介质。面对微博的迅速崛起与扩张,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如何寻找对策,充分挖掘、运用微博的信息资源,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三峡日报通过整合微博资源,与广大博友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有效地把微博资源优势转化为报纸的竞争力优势,推动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资源的有效融合与对接,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一、开设同城微博专栏,搭建博友互动平台新媒体的优势在于它的互动性、参与性、时效性。目前拥有3亿多用户的新浪微博,更是把互动性、参与性、时效性发挥到了极致,它以个性化  相似文献   

3.
时下传媒界有一种流行看法: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强势崛起,纸媒的美好时代已去。我们认为此话只是"报纸衰亡论"一种新的拥趸。其实在当前这种无限互联互通时代,纸媒、微博和微信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相克相灭、优胜劣汰的关系,而应该是各展所长、互动互助、共生共长的伙伴。近年来,宁波日报不断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6,(5):53-59
文章从用户角度出发,以年龄在20-30岁的青年用户为研究对象,考察青年用户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动机与使用行为的关系。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青年用户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动机主要为便捷信息性动机、获利性动机、仪式性动机和新潮性动机。在这四个使用动机中,便捷信息性动机的因子贡献率最高。并且,在使用动机与使用行为的关系上,便捷信息性动机、获利性动机以及仪式性动机都对青年用户的使用行为上存在着影响。仪式性动机越强,用户的使用时间越长;获利性动机越强,用户的参与深度越明显;而便捷信息性动机对用户的参与水平和参与深度上都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从前每天打开微博看一看,现在变成打开微信看一看,从希望自己的微博有评论,到关注朋友圈子是否有更新。就像微信的广告上说的那样:"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超过三亿人使用的手机应用。"不知不觉间,微信已经开始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是个媒体交融的时代,而广播单一的电波传播已经无法消化所有信息,于是微信成了争取共鸣、披露真实的发布平台,微信的另一个功能就能大显神通,这就  相似文献   

6.
王辉  罗蓓蓓 《传媒》2015,(9):15-17
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国传统媒体面临用户分流、广告下滑、融合较慢等诸多挑战,本文针对以纸媒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与微信平台的融合与发展进行了思考与研究,希望对业界能有借鉴作用. 传统媒体与微信平台融合的现状 2015年3月28日,腾讯发布2014年全年财报,截至2014年年末,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同比增长41%,达到5亿,如图所示,社交网站网民和微博用户的流量正涌入微信,使用微信的网民增速明显,这昭示着微信强大的号召力.  相似文献   

7.
唐英  任莉 《青年记者》2016,(27):84-85
相较传统大众媒体平台上的新闻,社区新闻有更明确的传播空间;相较微博传播,微信传播有更突出的关系倾向。当社区新闻遇上微信公众平台,“关系”的化合必然影响新闻传播的所有环节。从理论角度看,社区是基于居住的关系共同体。共同体的利益共性,使社区居民对所有与社区有关的信息抱有利益攸关的亲和性。而这与基于关系圈层的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有明显的内在契合。进而言之,以社区与微信为平台的传播,都是“关系”基础上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微信自从发布至今,用了4年多的时间成长为国内最大的超级APP,全球拥有超过11亿用户,月活跃用户超过5亿.公众号作为微信的特色项目,以其强大的互动性和丰富性,给微信增添了生命力.微信5.0版本中,公众号被分为订阅号和服务号,给用户更多的选择空间.然而,“腾讯新闻”公众号并不属于订阅号或服务号的范畴,而是作为一个内置插件,直接显示在好友消息列表之中,每天群发2条消息.另外,其聊天界面底部也没有自定义菜单的项目,这些都与订阅号和服务号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张超 《传媒》2015,(18):56-57
2011年1月,腾汛公司推出微信,这是一款基于快速发送文字和照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社交软件,至今已有6亿用户.2012年8月,腾讯研发团队开发出微信公众号,这是一款组织及个人面向公众推送信息的平台,主要有群发群送、一对一交流和自动回复等功能.正是基于对微信精准化传播模式和良好互动功能的认同,众多企业、组织或个人纷纷开通公众账号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