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媛媛 《青年记者》2016,(22):74-75
近两年,国内外多家媒体将写作机器人引入新闻撰写环节,“机器人记者”受到关注.本文探讨的“机器人记者”是指通过特定的编辑软件对指定信息进行甄别、运算、分析等处理,并基于预设模板进行批量新闻写作的人工智能技术. 最早的“机器人记者”出现在美国.2014年,美联社启用机器人进行财经领域的新闻撰写.《纽约时报》和《卫报》的机器人编辑的主要职责并不是写文章,而是为编辑挑选优质的话题稿件提供帮助.还有一些“机器人记者”的工作更加专门化:比如《华盛顿邮报》的Truth Teller专注于核实新闻的准确性,《洛杉矶时报》的智能系统则专门服务于地震新闻领域.国内,腾讯财经2015年9月首次刊发了机器人Dreamwriter的作品《8月CPI涨2%创12个月新高》,引起诸多关注.  相似文献   

2.
尽管消息有多种多样,写作也各有差异,但是不论写好哪类消息,都应具备如下一些基本要求: 其一,应具有新闻的要素。所谓新闻的要素,一般是指“五要素”,即在一条消息里应写出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和为什么,这样才能把报道的事实交代清楚.读者看到它便明白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和为什么。这五要素的每个英文单词,都以英文字母W开始,因此在西方新闻学上又称它为“五个W”。早在1945年的战争年代,我们党中央的报纸——延安《解放日报》就以《从五个W说起》为题发表过一篇社论。那篇社论专门论述消息写作中五要素的作用,认为这五要素“犹之乎人的头脸必须有耳、目、口、鼻一样。缺少了一件,就会不成样子。”  相似文献   

3.
新闻写作机器人在美国新闻业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龙 《青年记者》2016,(5):99-100
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机器开始为美国新闻行业服务,美国在信息科技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也引发了新闻从业者对“自动化”技术威胁新闻职业和影响新闻生产的担忧.尽管质疑声不断,新闻写作机器人的发展却相当迅猛,新闻报道内容涉及美国诸多领域,包括地震警报、财经分析、体育赛事、企业业绩报告等方面.随着新闻写作机器人越来越多地为新闻机构所使用,基于大数据的写作机器正深刻影响着新闻行业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4.
“机器人记者”最早源于美国,是指利用算法对数据展开收集、加工、生成的一套新闻报道程序,使新闻生产主体完全机器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近年来,我国也在此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有益探索与尝试,继腾讯推出“Dream Writer”的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之后,新华社在2015年11月17日正式启用写稿机器人——“快笔小新”.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华盛顿邮报》大胆创新,采用“机器人记者”与传统记者联手展开新闻报道.而由北京大学和今日头条合作研发的“机器人记者”小明(Xiaoming bot)也在里约奥运会上大显身手,新闻生产效率高,成功发稿450多篇,单篇浏览阅读量突破10万,赢得广泛反响与好评.全媒体时代,这无疑为新闻传播改革提供了全新方向与思路,不仅为传统媒体转型创造了巨大机遇,而且为网络媒体发展拓展了生存空间.但客观来讲,“机器人记者”本身也存在着一定局限,并带来了许多现实问题,不仅对传统新闻生产机制产生了影响,而且对传统新闻传播理念和媒体人的职业方向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发表的一些新闻稿中,常看到这样的时间名词:“最近”、“前夕”,“一天”等等,遇到这类稿件,马马虎虎读一遍也就过去了,但只要你仔细琢磨一下,便可看出,用这类词的目的是为打马虎眼. 我们说,新闻的时间要素是很重要的,一篇新闻稿,如果时间要素不准确,就等于失实,至少读者不相信.“最近”、“前夕”、“一天”等词都是宽泛的时间概念,有一定的伸缩性.比如,前三天可称为“最近”、  相似文献   

6.
石翼 《军事记者》2010,(2):65-65
五个“W”指新闻的五个要素,即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这五个“W”是怎样来的呢? 1851年关联社首次用电报发新闻稿。由于当时电讯技术很不完善.收发电报常出现故障。于是编辑部就向记者提出发稿要求:发新闻稿时一定要把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要素统统塞进第一段,这样,一旦电讯发生故障,只要第一段收到了.也算收了一篇完整的新闻稿.  相似文献   

7.
贾宸琰  姚源  钟旺 《青年记者》2017,(21):40-42
自动化新闻可读性的研究意义 继2014年7月美联社引进“机器人同事”后,全世界的新闻编辑室纷纷引入自动化新闻.《纽约时报》、路透社等西方媒体都在自动化新闻的发展上走在了前列.2015年9月,腾讯也发布了中国首篇自动生成的新闻.尽管媒体引进自动化新闻技术的初衷是帮助记者从繁琐细碎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和人类记者撰写的报道相比,自动化新闻的可读性较低,这也可能成为自动化新闻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8.
《新闻战线》第2期载刘广金《“标题新闻”要名副其实》一稿,针对“标题新闻”提出了三点意见。前两点,我深表赞同,但对第三点,我则不敢苟同了.刘广金认为:“《标题新闻》是新闻的一种,新闻的五要素(即五个 W)不能少,从目前情况来看,新闻要素不全是一大通病,有些新闻时间、地点不清,使读者难以推测。”如果按这个要求,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名在基层从事27年新闻宣传工作的通讯员,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谈谈如何写好新闻稿件. 一、把握好新闻稿件的要素和特点.一篇完整的新闻稿件包括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掌握六点要素,要报道的新闻才算完整.此外,还要具有新闻的四个特点:即快,真、短、新.  相似文献   

10.
民生新闻在新媒体平台上广泛传播,得益于“视觉要素”的观感效果形成了深度体验。利用好“视觉要素”来呈现民生新闻内容,有利于提高民生新闻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从描述要素、线索要素、价值要素等角度分析了民生新闻“视觉要素”的构成机制,结合新媒体短平快、立体化、重细节的“视觉要素”优势,提出了描述要素“短平快”直观呈现,线索要素“立体化”全景表达,价值要素“重细节”情感升华等建议。旨在发挥新媒体“视觉要素”优势,提高民生新闻的报道质量,为讲好中国民生故事创造行之有效的视效画面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申云 《今传媒》2016,(11):115-116
近几年来,美国最先将机器人应用到新闻行业发展中,并且更广泛地进行财经新闻、体育新闻、地震警报等领域的新闻写作报道,实现了信息科学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同时对新闻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机器人新闻写作以及它对新闻采编带来的变革进行分析探究,并相应地提出机器人新闻写作时代下新闻采编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使人类传播史进入了以个人化为核心、以移动互联网为平台、依赖于高科技的“第四纪”.基于“互联”的Web1.0时代逐步演变为基于“社交”的Web2.0时代,并且正在向基于“人工智能”的Web3.0时代迈进. 新闻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业得以应用的产物,主要指机器利用计算机程序对相应的数据信息进行抓取,自动生成新闻文本,目前已在欧美主流媒体的财经、体育、天气类新闻报道中得到运用.本文对新闻机器人的溯源和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预测.在物联网逐渐取代互联网的大数据浪潮中,新闻机器人将逐渐从欧美国家推广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带动新闻业的职能分工和生产流程乃至新闻的本体和属性的全方位变革.  相似文献   

13.
一篇好的新闻报道,最关键的是新闻策划,然后是选好新闻由头,采用“以小到大”、“以点到面”的方法将新闻事件表述出来.本文从导语写作方法、写作与拍摄关系、主持人现场注意事项等方面阐述了做好一篇电视新闻报道的必备要求.  相似文献   

14.
律德成 《新闻三昧》2008,(10):23-24
在新闻五要素中,“何时”这个时间要素非常重要,常因这个极其关键的要素,决定一条新闻有无价值或价值的大小,这也是新闻与旧闻区别的重要标志。如上个月发生的事,应当是旧闻了,可为了勉强发稿,在时间要素上稍加变通,把上月的某某日,改成“日前”或者“最近”等模糊词语,  相似文献   

15.
新闻W群探析     
新闻的五个W,是新闻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用图来表示是这样的:如果把这个图视为一个车轮的话,舍弃其中任何一个W,车轮则不可能顺利滚动。──这个道理是老生常谈,我们不打算多说。现在的问题是,一篇新闻作品,是不是只能有这样一个“车轮”。回答是否定的。通常要求一篇简短的新闻作品或新闻作品的导语要具有五要素。那么一篇略微长一点的消息,因叙述内容的含量远远超过简短新闻,它往往具有两个或更多的when、who、why、where、what。这些要素的构成在数量上往往不平均分配,也许在同一地点(where)的不同时间(when)有几个人物…  相似文献   

16.
新闻时间是包含了新闻事实发生时间、新闻生产传播时间、新闻收受时间等新闻时间要素的社会时间。人们对新闻时间要素之间关系的认识与评价,生成了由时新观念、及时观念、随时观念、时效观念构成的新闻时间观念系统。新闻时间观念的孕育、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前新闻业时代”的自在新闻时间观念时期,新闻业时代的标准化现代新闻时间观念时期,以及“后新闻业时代”到来后正在展开的弹性化数字新闻时间观念时期。在历史进程中,新闻时间观念的变迁形成了三条基本规律:新闻时间观念对人类时间系统观念的依附性——新闻时间依附律;新闻生产传播时间观念对新闻时间观念系统的主导性——新闻生产时间主导律;自由新闻时间指示新闻时间观念演进的方向——新闻自由时间演进律。  相似文献   

17.
搞新闻的人都知道,消息写作在处理时间要素时应遵循“最近点”原理。“最近点”即消息所选择的时间要素,应尽可能是距离报道时间最近的。 在新闻报道中,如果消息中的时间要素违背“最近点”原理,则是旧闻,而不是新闻、那么,怎样应用“最近点”原理处理时间要素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种: 跟踪新闻事件的发展。 一般来说,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的发生时间就是“最近点”。记者要竭力捕捉这个无需重新寻找的“最近点”,快采快写快发稿,在消息导语中写下“今天”和“昨天”。对于那些不断出现新情况的爆炸性新闻,记者…  相似文献   

18.
在翻阅众多的报纸时,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年来”、“近年来”、“今年以来”、“几天前”、“上个月”、“去年”、“最近”、“前不久”、“近来”、“近日”、“日前”等现代新闻报道中最为忌讳的词汇,至今仍像幽灵一样,时时刻刻给争分夺秒的新闻报道投下阴影.时间要素是新闻的基本要素之一.新闻的新,很重要的是时间新.新闻一旦出现时效性不强,便会大大地削弱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读者也往往因为读到了时过景迁的旧闻而深为不满.有人把新闻说成“易碎品”就是这个道理.报纸是新闻纸,传播的信息不仅应当是准确的,而且是新鲜的,有价值的.但为什么却让这么多的旧闻登上新闻的“宝座”呢?出现最近之类的模糊的时间概念,往往是新闻发生时间已过去,作为记者、通讯员,又要去报道,为了不让新闻失真,只得在时间上打马虎眼.作为编辑,有那么一批年复一年,日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机器人新闻的受众接受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文章从受众视角出发,以新华社数字记者“小诤”的报道为样本,对机器人新闻的受众接受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关思考。【结果】研究发现,受众对机器人新闻的接受意愿良好,但更倾向于选择传统形式的新闻信息,即接受意愿与行为选择并不冲突;在众多可能的影响因素中,“传统依赖”和“科技支持”等心理因素的作用最为明显;受众在接受机器人新闻时更看重新闻信息的可靠性和内容质量。【结论】研究提出,良好的科技创新背景使受众产生“智能信任”心理,进而表现出接受意愿;在不断创新新闻形式的同时,新闻工作仍需聚焦“新闻”本身,将内容放在新闻生产的首要位置;“具身”与“离身”的融合或许是机器人新闻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0.
郑柱令 《声屏世界》2000,(12):53-53
如果把记者采拍的每一条消息视为一组新闻的段落或要素,那么,在编辑思想上一组新闻就应当做一篇“大新闻”(或者说是一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