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纸媒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获得重大提升,与之相对应的如何加强对于民生诉求的关注与反应,为社会大众与党委政府建立有效的沟通已经成为现今的工作重点.为了能够有效满足社会大众的民生诉求,纸媒就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与变革.随着融媒体时代的来临,对于纸媒民生新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与影响.纸媒民生新闻为了能够有效摆脱这一桎梏,就需要加强改革优化,提升自身的质量水平,才能在融媒体时代下充分发挥纸媒民生新闻的功能.本文将对融媒体时代如何提升纸媒民生新闻品质进行梳理解析.  相似文献   

2.
临沂广播电视台从2007年10月正式开播《马上就办直通车》栏目以来,至今已有6年时间,加之前两年的探索改革期,这档民生栏目已走过8个年头了,栏目选题与报道似乎进入了平台期,形成了思维定势,急需改革。地方台民生新闻如何可持续发展,成了值得思考的问题。以下是笔者对《马上就办直通车》栏目如何突破瓶颈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在广播电视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地市一级地方台办新闻的难度显然比以前增加了。为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对信息获得的渴望和诉求,许多地方台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三贴近”原则的前提下,创新观念,呈现出了新闻节目大扩容新闻题材大贴近和新闻形态不断创新的新状态、新格局、新走向。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把"民生"摆在重要位置之后,具有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的“民生新闻”受到了广大听众的青睐。  相似文献   

4.
李秀 《新闻传播》2010,(6):167-167
近年来,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广大媒体的重视,也引起了广大受众的普遍关注。民生新闻本着“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思想.以平民视角来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作为地域主流媒体的地市报,如何将民生新闻做大做强,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柏清 《青年记者》2016,(15):62-62
成长于21世纪初的民生新闻,一直以来收视率高但也伴随着争议,特别是在地方台,民生新闻栏目可以说是收视的法宝、广告经营的利器,但也处于尴尬的地位,常被认为难登大雅之堂,上不了台面。近年来,很多民生新闻栏目开始转型,致力于形式的创新、活动的打造,追求平民视角、本土概念,新闻表现形式轻松、现场感强,但不可避免的是新闻内容中很大一部分还是来自于街头巷尾。在探索民生新闻栏目转型的过程中,在内容建设上要有更高的视野,要有挖掘深度的新闻意识,才能为栏目带来真正的收视忠诚度。  相似文献   

6.
林昆昆 《青年记者》2006,(18):74-74
民生新闻对于地市党报还是个比较新的课题,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窄、庸、浮”等种种缺憾,因此,在办报实践中需要不断提升其品质,使其走上精品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自2002年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揭起电视民生新闻的大旗后,电视民生新闻在全国遍地开花,异常繁荣。各地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经过艰苦探索和精心经营,赢得了较高的收视率。民生新闻以其固有的新闻特质显示出了一种特有的生命力。就在民生新闻高歌猛进之时,其自身局限性也  相似文献   

8.
胡人伟 《记者摇篮》2009,(12):68-68
电视民生新闻生长孕育于都市报的大量平民新闻,最终在电视媒体中得以成型。可以说它吸取了都市报的精华所在,又在这一基础上从深度、广度、内容、形式上体现出适应电视媒体的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民阶层的崛起,以关注民生、贴近百姓生活为宗旨的电视民生新闻逐渐占据了城市新闻的主导地位。回顾十年来的发展历程,电视民生新闻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收视率和广告额节节攀升的"传奇",还为现阶段我国的电视新闻改革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民生新闻自诞生以来一直是吸引百姓的看点、媒体纷争的卖点和学界讨论的热点。它标举民生旗帜,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新闻的价值取向,内容上聚焦百姓的生活状态、生存空间,关注百姓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则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亲近性。应当说,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广大传媒业的青睐,也引起了广大受众和传媒理论界的普遍关注,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对民生新闻的提升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针对民生新闻品质的提升提出两种实现途径,简要地分析了民生新闻品质提升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2.
倡导民生视角、表达百姓话语、体现民生关怀的民生新闻,曾经是电视新闻创新的代名词,媒体提高影响力和收视率的重要利器。随之而来的观众和业界对电视民生新闻同质化、琐碎化、表象化、低俗化的批评也越来越强烈。电视民生新闻亟待转型和提升已成为业界的共识。笔者认为,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提升民生新闻的品质,提高引导水平是电视民生新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论民生新闻的品质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广大传媒业的青睐,也引起了广大受众和传媒理论界的普遍关注。但是民生新闻主张平民化的同时又要固守新闻本位,既要重视本土化又要防止地方本位主义,既要关注人文关怀又要警惕过多的负面报导误导受众,强调接近性又要防止媚俗化,强调舆论监督又要防止滥权越位,重视“三位一体”又要防范过度的商业化。总之,我们在繁荣民生新闻的同时要不断地提升民生新闻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一、民生新闻的现状民生新闻的出现具有深刻而宏大的时代背景。它是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新闻实践中的体现,是当代社会民主进程加快、传媒产业化竞争加剧、媒介功能发生重大转换的产物,也是社会新闻在新  相似文献   

15.
在媒体众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竞争中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成为了每个媒体人必须思考的问题。现场直播作为一种电视手段,将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焦点问题,通过电视第一时间传递到寻常百姓家,更能赢得市民的关注,因此收视也会获得不错的效果。比如,在2010年,哈尔滨突发百年一遇的大雪,当时,整个哈尔滨市都被大雪覆盖,哈尔滨电视台《都市发现》节目就打破常规,将演播室与清雪指挥部合并,自觉地、及时地、长时间地打破常规编排推出的新闻直播,给哈尔滨的媒体同行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如何应急反应提供了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被业界喻为“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它一改此前电视节目的形态,坚持“关注民生、反映民意、贴近民情”的理念,运用百姓的语言,报道百姓的故事,让平凡普通人成为节目的主角,深受广大观众欢迎。但是民生新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发展瓶颈渐现,如内容同质性、报道琐碎性、新闻平庸化等,观众也出现了审美疲劳,其收视率也由初创期的一路高歌猛进,变为后期的萎靡不振。民生新闻如何平稳度过审美疲劳期,持续吸引受众的眼球呢?笔者认为加强新闻策划,提升民生新闻品质,是提高民生新闻持续传播力的根本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张勇军 《新闻前哨》2007,(12):26-27
发韧于市民报、繁荣于电视的民生新闻,近两年来成为新闻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乃至研究课题。党报作为主流媒体,不能漠视更不能拒绝这股新闻大潮的强大影响:而应主动引入并不断提升民生新闻的品质,将其作为新闻改革、实现“三贴近”的一个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8.
2002年江苏卫视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栏目开播,被视为开创了大时段城市民生电视新闻节目的先河。"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打破了以往新闻的高高在上,也在全国各地方媒体中掀起了一场"民生新闻热"。随着越来越多的民生新闻栏目涌现,参差不齐的新闻质量也暴露出定位模糊、价值观移位等问题。在民生新闻即将迈入第十个年头之际,如何寻求节目质量的突破与转型成为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将对民生新闻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品质提升与转型思路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19.
张梦婕 《今传媒》2012,(10):95-96
为了提高收听收视率,近几年来各个媒体都在民生新闻上大做文章。民生新闻以其平民亲和的面孔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与此同时,一些家长里短、邻里纠纷等平庸琐碎事件的增多也成了民生新闻的发展瓶颈问题。如何提升民生新闻品质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广播媒体要做好民生新闻报道,就要善于以小见大,由浅及深,力求让民生新闻做到雅俗共赏。  相似文献   

20.
方红 《新闻通讯》2012,(11):48-49
电视民生新闻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地方电视台的新闻播报形式,它有着不同于以往新闻播报形式的鲜明特色,但这些“特色”既是推进其提升自身品格和影响力的动力.也可能成为束缚其发展的障碍。本文在借鉴一些学者的观点和论述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分析,剖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特色”.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就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品质提出相应的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