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闫海波 《青年记者》2016,(11):122-123
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普及,使我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人数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人们对于社交媒体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身处高校中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也增加了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郭怀娟 《青年记者》2016,(23):106-107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必须进行变革的主要原因 1.传媒格局变化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同时网民的上网设备正在向手机端集中,手机成为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有92.5%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整体网民的24.5%.  相似文献   

3.
韩姝 《传媒》2018,(6):46-49
新媒体传播时代下,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全球信息化浪潮,从横纵向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72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以上.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2016年8月公布的《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也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到2.87亿,占中国青少年人口总体的85.3%,远高于2015年全国整体网民互联网普及率(50.3%);2015年青少年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90%,使用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上网占比分别为69%和39.5%.当今,丰富多彩的新媒体与其源源不断的信息和娱乐,建构着少年儿童生活其中的重要外在环境,拓展着少年儿童的社会互动行为,影响着少年儿童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交往方式和学习方式.于是,笔者针对重庆主城区的T小学二年级至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问卷调查,希望探究少年儿童的新媒体使用习惯以及在新媒体上的互动参与行为,从而为新媒体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孙芳 《青年记者》2016,(18):77-78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占比提升至90.1%.半数中国人已经接入互联网,网民规模增速提升,同时网民个人上网设备进一步向手机端集中.随之而来的是对互联网移动端的需求开发.在新闻传播领域,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各类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达88.9%.在我国手机网民对各类手机应用的使用率排行榜单中,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4.60亿,网民使用率为77.4%.  相似文献   

6.
纸媒如何应对新媒体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9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其中宽带网民3.46亿人,手机网民2.33亿人.其中80.1%的网民通过网络浏览新闻,有75.4% 的用户通过手机上网阅读,网民平均上网时间为每周18.7个小时,即每天将近三小时.今天,新媒体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也在改变着大众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李婷婷 《今传媒》2016,(12):53-54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最新统计,截止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1.7%,较2015年底提升了1.3个百分点,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达到24.5%.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电台也与其他传统媒体一样,着手进行传统与数字渠道融合的媒体融合尝试,本文着重从地方电台规划其微信公众号的课题入手,分析地方广播电台通过微信官方公众号助力媒体融合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8.
宋光亚 《青年记者》2016,(27):102-103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媒体影响到底如何
  据CNNIC统计,截至2016年6月,中国的网民规模达到7.10亿,2016年上半年新增网民2132万,增长率为3.1%。与2015年底相比,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提高了1.3个百分点,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另外,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92.5%,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达到24.5%,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手机上网主导地位强化。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移动互联网正在逐步渗入用户各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上网率也呈现出几何式增长。  相似文献   

9.
每天出门上班前,我们往往会检查一下需要随身携带的三样东西:钥匙、钱包和手机.目前全球有67亿人,只有12亿台电脑,而手机用户已经超过50亿.随着新一轮移动互联网技术浪潮的到来,手机和平板电脑,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桌面电脑,越来越成为年轻人青睐的上网工具.在2011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中国互联网协会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2010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03亿,占网民总数的66.2%,比2009年底增加了6930万人.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6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4%——这些数字意味着,一个新的传播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10.
数字     
《传媒》2009,(3):78-78
1.176亿 2月18日,CNNIC在京发布手机上网行为和移动互联网媒体研究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手机网民已达1.176亿,每天多次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接近4000万;手机网民经常使用的五大手机媒体依次是手机报、手机小说、手机视频、手机电视、手机音频,资费和推广成为这五大应用的瓶颈。  相似文献   

11.
郭全中 《传媒》2016,(5):36-38
随着我国网民和手机网民的持续增加,以及用户已经进入消费升级时代,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好体验的互联网视频业正处于大爆发的前夜,我国互联网视频业也出现了新的趋势. 互联网视频处于大爆发的前夜.根据CNNIC的数据,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的网民数达到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较2014年底提升2.4个百分点.手机网民数为6.20亿,占比提升至90.1%.而根据CNNIC的历年数据,进入2013年12月以来,网民增长数保持稳定态势,基本上每半年增长1400万~1800万,如果按照这个速度,预计2016年年底,我国网民数可达7.1亿~7.22亿,互联网普及率将会超过50%.而作为网民第二大应用的视频业必然得益于这种巨大的网民红利而实现自身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2.
<正>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7月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截至2015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达到88.9%,这些数据意味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相比PC(个人电脑)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将推动传媒业、服务业等发生更为深刻的变化,而未来移动互联网自身也将产生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王春枝 《青年记者》2016,(24):91-92
当下,移动视频媒体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而与区域文化的结合,则使之刻印上文化的内涵;移动视频媒体对区域文化的传播,能够借助新兴媒体的力量实现对区域文化的重新建构,甚至形成引领社会时尚的文化潮流. 移动视频媒体建构区域文化的可行性 1.移动视频媒体构建区域文化的媒介环境分析.据CNNIC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①4G技术的成熟使智能手机迅速普及,同时,WiFi的覆盖和升级使移动视频发展突破瓶颈.  相似文献   

14.
《新闻记者》2014,(8):64-6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日发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  相似文献   

15.
王德志 《传媒》2016,(23):45-47
据IAMAI报道,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总数7.1亿,互联网普及率51.7%,占全球比例22.36%,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7月17日在北京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比2012年底新增网民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提升了2.0%。与此同时,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快速增长,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数量为4.64亿,较2012年底增加43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①在这样一个"相对繁荣"的互联网背景下,中国的新媒体环境也逐渐形成,不仅对人们的认知带来巨大的影响,还对媒体传递信息的方式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②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媒科技》2009,(12):15-15
3G牌照发放以来,手机网民发展速度彻底超过了互联网网民。CNNIC研究显示,目前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1.55亿人,其中。2009年上半年手机上网用户增长了32%,预计到2009年底,全国手机报用户将突破2亿规模。  相似文献   

18.
张芈卡 《青年记者》2016,(8):108-109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达到90.1%.在这些网民的年龄构成中,20 ~ 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29.9%.可见,作为一种流行趋势的新媒体,大学生受其影响是非常大的.新媒体环境使他们在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交往方式上都发生了变化,“知识都在网络上,思想都在微博上,朋友都在QQ上,感情都在短信上”,可谓当代大学生的真实写照.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背后,高校的红色网络阵地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创新高校红色网络阵地建设,提高红色网络阵地的影响力,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人物     
《网络传播》2010,(6):11-11
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95亿人,其中74%的青少年使用手机上网。最近发布的《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互联网在中国青少年中的普及率已经达到54.5%,远高于整体网民28.9%的平均水平,2009年中国新增青少年网民2800万.  相似文献   

20.
正一、融合力评估成为广播电视宣传管理的必要手段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兴起,广播电视传播和管理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1月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其中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4.28亿,手机视频用户规模达2.47亿。面对这些数据,没有哪一家广电媒体可以无动于衷。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已经深刻改变着广播电视的传播和接收方式。中央电视台20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