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纸质档案是东汉时期纸圣蔡伦发明的纸之后产生的。从此取代了书写材料“简牍”和“缣帛”。“纸”成为各朝历代直至现代国家正式书写的材料。纸质档案的问世,在某种程度上说,我国档案发生了重大变革,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
1 太平天国的图书机构 1.1 诏书衙,主编书、汇修天王诏旨等事.太平天国称自己的书为<诏书>,诏书衙就是编撰诏书的机构,衙址在天京城内慧圆庵.  相似文献   

3.
<正>诏令文书是指中国古代皇帝或以皇帝名义所颁发各类皇命公文的总称,历代赋予诏命文书的名称、用途和程式不尽相同。清代的诏书、诰命、敕谕,上谕等均是皇帝的诏令文书,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圣旨。起初,帝王将相上通下达均可以用诏。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自诩"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号称皇帝,自称"朕",下  相似文献   

4.
吴秀珍 《图书馆》2007,(4):140-141,143
通过对历代藏书书写载体的综述,从中探求藏书文化的源流,力求梳理出一条清晰的藏书文化脉络。  相似文献   

5.
在古代,面对灾异的发生,帝王往往颁布诏书以自责,这种罪己诏书是基于"天人感应"思想的一种文体形式。帝王在诏书中除将灾异发生的原因归为自身治理政事的荒怠外,还采取一系列措施挽救灾异造成的损失及避免灾异的再发生。  相似文献   

6.
1945年8月15日,日本以播放裕仁天皇广播录音的形式,向盟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可谁想在此前一天,由于主战分子的叛乱,几使《终战诏书》夭折。他们包围皇宫,追杀主和派大臣,  相似文献   

7.
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省分府诏书中的五府分区方案,《明太祖实录》《皇明诏令》《皇明诏制》所录均不同,此三种诏书文本又皆与洪武二十六年《诸司职掌》所载不同。学界认为,从洪武十三年到二十六年间,明朝或因增设都司,或因分合事权,而调整了分统都司方案。但是,四处载录的具体区别说明,洪武二十六年的方案与都司增设或事权分合皆无直接关系。三种诏书文本的区别,在于江西、广西、广东等三个字近、地近的都司之异同,这应源于传抄、誊录或刊刻的讹误,或定稿时的擅自改动。收录三种版本的《明太祖实录》等书的可靠程度、诏书文字准确程度、方案与后代方案接近程度,排序吻合,可知三书所载诏书皆非原文,洪武十三年执行的五府分区方案,就是洪武二十六年《诸司职掌》方案,从未发生过调整。此例或对判断存世明代诏书的准确程度,与文字错讹对理解史实的影响程度,提供一份参照。  相似文献   

8.
清理大部头《皇清经解》线装书时,揭开每本书封面第一页和封底里正文最后一页都有一页比较厚而硬的黄色纸,这页黄色纸夹在书里有什么作用和科学道理呢? 原来那两页黄纸是用来防虫(蠹鱼)的。有了它们,书虫就不敢咬书,这样就可以保护珍贵的书籍。据《唐书》载,有一次唐高宗下诏说,皇帝的诏书,过去用白纸写,常常给蠹虫咬破了,难以保存,从此之后,不要再用白纸。从那时开始,皇帝的诏书改用黄纸书写了。至于用黄纸来抄写古书和保护书本的方法,根据古籍记载,在唐代就已经应用了。古人常说“青灯黄卷”,这黄卷就是指用黄纸抄写的书卷。即用一种叫黄柏的植物  相似文献   

9.
<正>乐山市档案馆保存有百余件历代民间契约档案,年代最早的可以追溯到明代成化八年(1472年)。在外观上来看,这些民间契约实在算不上精致,它们多书写在本地所产土纸上,用词用语颇多俚语、别字,从字迹中也看不到多少受过书法训练的痕迹,即便是契约的书写者,也大多谈不上有高深的文化修养,而只是依照当时通行的书写格式来依样画葫芦。然而,在历经悠久的岁  相似文献   

10.
元朝的加封诏书,成为孔子文化地位攀升的重要标志。结合元代相关文献和碑刻资料,不仅可以更好的认识加封孔子诏书的颁布过程和各地刻碑渊源,而且有利于对元朝时期鉅鹿地域的官员、民风等进行深入探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