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在贵刊2002年第4期刊发了<数学概念课教学宜分三个阶段进行>.该文的第一句话指出,决定数学教学效果的首要因素、基础因素和贯穿始终的因素就是:概念要明确.在数学教学中,人们常说的概念"明确"与"不明确",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对概念的内涵"明确"与"不明确";二是指对概念的外延"明确"与"不明确".我们知道,不管是从内涵角度弄清本质属性,还是从外延方面弄清包括范围,都能达到明确概念的目的.许多教师习惯于从揭示概念的内涵方面来明确数学概念的目的,而对从外延方面来明确概念的"力度"则不够.本文向大家介绍几种从外延方面来获取数学概念的逻辑方法.  相似文献   

2.
《考试》2008,(Z1)
金牌教练精讲考纲细读对于文学类文本中散文阅读的理解能力,2006年高考《考试大纲》说得非常清楚:一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二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007年新课程《考试大纲》把"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改为"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使表达更为科学,因为表达概念的语言单位除了词还有短语。"重要概念"是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词或短语;"重  相似文献   

3.
能否准确地理解阅读试题中的关键词语的意思,是答好阅读试题的重要一环.而谈到理解词语,首先应该明确,词语是概念的语言外壳(有些虚词不表达概念),而概念有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因此,理解词语也就要涉及到概念的两个方面.一个词,词义都是抽象、概括的,它表达的对象,其范围是比较广泛的.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范围就要缩小,变抽象为具体.所以从内涵的角度理解词语是问词语"是什么",从外延的角度理解词语是问文中的词语"指什么"."是什么"要求回答的是对词义的解释,如一九八五年高考语文试题中要求考生对"各有所胜"的"胜"字进行解释."指什么"要求回答的是确定某个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所  相似文献   

4.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通常说的概念的含义是指概念的内涵,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属性。概念的适用范围指概念的外延,它说明概念反映的是哪些对象,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质和量的两个方面,概念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其确定的内涵和外延,不能混淆。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准确地使用概念。所谓概念明确,就是要明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有什么本质属性,明确概念所指的是哪些对象。教师讲授一个新的概念时,通常是先举一些实例,通过分析归纳其本质属性,然后给出定义。为了明确外延,通常再给出一些例子,由学生独立作出判断,看其是否具有所述属性,确定该例是否为所论述的对象。如果所选的例题恰当,分析、推理过程合乎逻辑、抓住本质,而且得出的结论明确、简炼,所确定  相似文献   

5.
"理解"是现代文阅读中最基础的一种能力。在广东语文高考《考试大纲的说明》中,现代文阅读的必考部分"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的第一个考点就是"理解",能力层级B,其中包括(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理解"是指领会文本内容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的高一级能力层次。"理解"强调考查的是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的思想内容。而选考的文学类文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说的概念“清”与“不清”(或“明确”与“不明确”),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概念的内涵;二是指概念的外延。根据内涵与外延的意义可知,概念的内涵可以决定外延,反之,概念的外延也可以决定内涵。所以,不管是从内涵角度弄清本质属性,还是从外延方面弄清涉及范围,都能达到明确概念的目的。但是,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这对矛盾中,  相似文献   

7.
一、"大气环境"单元复习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重要概念、原理、规律的形成过程,深刻理解其内涵与外延 如气温和降水是大气部分的两个重要概念.对它们的学习应该包括:理解它们的内涵与外延、影响因素、特征描述等内容.而气候成因分析为大气部分的重要原理之一,为此,首先应该明确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形势、下垫面(海陆分布、地形、洋流).其次,还必须理解每一种影响因素的含义及其对气候的具体影响.如太阳辐射是影响气温的基本要素,决定气候的"温度带",而纬度位置是衡量太阳辐射多少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因为太阳辐射还与大气的热力作用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的作文中,常常出现一些逻辑病句。对此,教师应结合教材中的逻辑知识,指出其错误的原因,使他们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一) 概念不明确一篇作文,首先要用准确的语言把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语言中的句子是由词或词组(短语)构成的。而每个词或词组都有确切的含义,这个含义就是人们常说的概念。概念分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概念的内涵是指事物的本质属性,即这个事物特有的、别的事物没有的东西;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那一类事物,即反映的事物的范围。所谓概念明确,就是要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弄清楚。一、概念内涵不清。  相似文献   

9.
概念一词源于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著作。小国先秦哲学家称其为“名”。它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是理性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任何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指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即概念的含义;外延是指具有这些本质属性的那些客观事物,即概念所涵盖的对象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文章 ,从外在形式上看 ,总是以词、句、段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组合而成的 ,文章离不开语言 ,其中词是最基本的细胞。而语言同思想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语言是载体 ,思维是内容 ;思维担负认识任务 ,语言担负表达任务 ,因而 ,用词的问题 ,实际上是使用概念的问题。一、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有内涵和外延两个逻辑特征。内涵指概念的含义 ,即它反映的对象的本质性是什么 ;概念的外延指概念的适用范围 ,即它反映的具体对象有哪些。内涵反映对象的质 ,外延反映对象的量。比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这个概念 ,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国家行政机…  相似文献   

11.
考点透视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是理解文章的基础,也是中考每年必考的知识点。这里所说的"文",是指具体的语言环境,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理解时要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二是指理解时要根据词语的具体语境来把握。这里所说的"重要词  相似文献   

12.
《考试》2008,(Z1)
金牌教练精讲考纲细读自然科学类文本阅读的理解能力是什么?新课程《考试大纲》说得非常清楚:一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二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科技类文本中的"重要概念",不是一般的重要概念,而是重要的科学概念,在文章中含有特定的属性。阅读时,如果这些概念理解不清,就很难读懂文章。科技类文章中的"重要句子",大多是关涉文章主旨和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的说法已是耳熟能详。外延和内涵本来都是逻辑学上的概念,内涵主要指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而外延一般指事物外部的延伸。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使用内涵和外延这两个概念,更多地是在隐喻的意义上来讲的,前者表示内容和实质,后者表示外观和形式。不少学校的发展以标志性建筑的落成或者升学率的提高、或者以轰轰烈烈的校庆等为标志。硬环境的建设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始终只是注重物化的高标准,而不注重发展的过程,那么这样的发展不是科学的发展之路。相对于只注重显性变化的发展来说,内涵发展需实现"五个转变"。  相似文献   

14.
赵玉娥 《新高考》2007,(12):15-15
所谓"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如果不理解这些句子,就难以理解文章。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尤其是2007年高考考查了"重要句子含义"的十套语文试卷,可以发现通常考查的语句有结构解说类、内涵丰富类、文眼主旨类等。为此,在复习备考中,  相似文献   

15.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客观的抽象,它来自于客观现实,高于客观现实。要形成正确科学的概念,就要充分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现象、过程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如花的内涵是“被子植物有性繁殖器官”。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科学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全体对象。如桃花、菊花、杏花等都是花这一概念的外延。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确科学概念的内涵,了解科学概念的外延,从而正确掌握概念。  相似文献   

16.
科学概念教学五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概念教学的五个基本要素是概念的语词、内涵、外延、例证及其前科学概念。语词是概念的符号,语词和概念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基本特征。内涵是概念的含义,是通过定义的方法来界定的;外延是概念的全部对象,是通过划分的方法来明确的。概念的例证是形成科学概念的必要支持。前科学概念是科学概念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7.
解题技法指导 所谓"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如果不理解这些句子,就难以理解文章.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尤其是2007年高考考查了"重要句子含义"的十套语文试卷,我们可以发现通常考查的语句有结构解说类、内涵丰富类、文眼主旨类等.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贵刊 2 0 0 2年第 4期刊发了《数学概念课教学宜分三个阶段进行》 .该文的第一句话指出 ,决定数学教学效果的首要因素、基础因素和贯穿始终的因素就是 :概念要明确 .在数学教学中 ,人们常说的概念“明确”与“不明确” ,主要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对概念的内涵“明确”与“不明确” ;二是指对概念的外延“明确”与“不明确” .我们知道 ,不管是从内涵角度弄清本质属性 ,还是从外延方面弄清包括范围 ,都能达到明确概念的目的 .许多教师习惯于从揭示概念的内涵方面来明确数学概念的目的 ,而对从外延方面来明确概念的“力度”则不够 .本文向…  相似文献   

19.
王美玲 《华章》2007,11(12):236-236
谚语是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正确地使用并理解这些成语、谚语以及其深层的文化内涵,往往能表现出一个人的语言水平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典故,其精髓在于"含蓄",典故不论中西,贵在含而不露,妙在意在言外,寥寥数字内涵精深,外延悠远.本文试图论述英汉成语、谚语在宗教思想、民间口语、典故等中所表现出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及其文化含义.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看似简单,但要明确内涵、界定外延,让学生透视概念本质却不容易。如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要使学生充分透彻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就必须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