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在冷战期间曾几次遭遇美苏两国的核讹诈,这几乎已是公开的秘密,但鲜为人知的是,英国也曾制定过用核武器进攻中国的计划。6月30日,英国国家档案馆解密了一批1957年-1961年间的绝密档案,从而揭开了一个惊天秘密——为了防止中国收回香港,英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计划对中国进行核打击。  相似文献   

2.
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形势紧张。1969年3月发生珍宝岛事件,解放军以一个营的兵力,用血肉之躯和简陋装备,击败了苏军用坦克、装甲车等先进武器装备的一个步兵加强团的挑衅进攻,保卫了国家神圣领土和主权,取得了胜利。同年8月,苏军在中国新疆地区挑起铁列克提事件,进行报复。随后,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陈兵百万,对中国虎视眈眈,并企图对中国实施核打击。在苏联核威胁、核挑衅面前,毛泽东无所畏  相似文献   

3.
从中央党校"当代世界科技"的课上,我才知晓,因特网(互联网)的最初创意是美国著名思想库兰德公司提出来的.当时,美国政府和军方看到苏联和中国已经掌握了核武器,特别是苏联掌握了卫星发射技术,具有了远程核打击能力.美国担心,一旦遭到核打击,它的中央指挥系统可能失灵,就要求兰德公司给出万无一失的通讯方案.兰德公司对此课题作了专门研究,该项目主持人保罗·巴兰于1964年公布了研究成果.结论完全出人意料:能够经受核打击的通讯系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没有中央控制;从一开始就设计成残存的局部仍能正常运行.报告建议使用分布式网络取代中央控制式网络.  相似文献   

4.
中国在冷战期间曾几次遭遇美苏两国的核讹诈,这几乎已是公开的秘密,但鲜为人知的是,英国也曾制定过用核武器进攻中国的计划。6月30日,英国国家档案馆解密了一批1957年—1961年间的绝密档案,从而揭开了一个惊天秘密——为了防止中国收回香港,英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计划对中国进行核打击。怕中国武力收复香港,英国秘密制定核战计划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开始了经济起飞,在英国经济地图上的重要性日益上升。当时的香港不仅成为英国工业制品的倾销地,还成为英国与亚洲各国经济往来的桥梁,许多英国大型公司也纷纷在香港安家落户。与此  相似文献   

5.
《档案天地》2009,(1):64-64
日本外务省近日公开的外交文件显示,前首相佐藤荣作曾要求美国在中国和日本爆发战争时核打击中国。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议上曾说:"德国进攻苏联的情报我们事先也已获得."这份珍贵情报的提供者就是我党优秀的地下工作者、长期战斗在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阎宝航.  相似文献   

7.
日本共同社7日爆出"独家"新闻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苏联为中心的"华沙条约组织"策划对西德和荷兰等西欧国家实施毁灭性核打击.该计划打算用189枚核弹攻击阿姆斯特丹、不来梅等城市.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如果反击,将导致200万波兰人丧生.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李小龙传奇>,相信每个人看过之后都会有自己的思考,笔者认为:其"学习对方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盯住对方的劣势猛烈打击,放大自己的优势猛烈进攻"的功夫哲学,给我们报媒人以启示:  相似文献   

9.
日伪时期,侵华日本关东军把孙吴作为伺机进攻苏联的军事基地,在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建设,曾部署了近10万人的兵力,并储存了大量的武器,其中包括大批化学武器.……  相似文献   

10.
正搜集情报最常用的方式之一,是"打进去",打入对方内部搜集情报,又称为渗透。而渗透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双重甚至多重间谍,这在情报界,不仅不足为奇,而且是常态。在抗日战争中,中共地下工作者曾成功地渗透到日本高层和日本情报机构。日本当局原来对中共的情报工作了解不多,直到1942年"中共谍报团"案发,才知道中共的情报工作如此厉害,竟然渗透到日本首相身边……"中共谍报团""中共谍报团"案是苏联情报人员佐尔格等在东京被捕后牵连到上海中  相似文献   

11.
1945年8月8日下午5时(莫斯科时间),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向日本驻苏联大使佐藤宣告:"苏联从明日起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8月9日零时刚刚过去,苏联红军的轰炸机突然轰炸了伪满洲国首都新京(今长春)和九一八事变后,曾在北平读书的李兆麟对日本武装侵略中国义愤填膺,他向东北救国会建议派人到东北组建抗日义勇军。1932年2月上旬,根据中共河北省委、北平市委的指示,由中共党员冯基平、杨寿天及李兆麟3人来到李  相似文献   

12.
冷战核竞赛初期,美苏纷纷研制轰炸机,以突破对方防空网,对对方战略目标实施核打击。在竞争过程中,一种有名的高空高速核动力轰炸机,仅研制了一段时间,便“流产”了,从未正式进入生产阶段。许多人知道这种核动力轰炸机,而且也知道其悲惨的结局,究其原委,许多人是不知道的。近年来,其中的秘密逐步予以公开,详情才予以披露。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初期,斯大林曾建议由苏联帮助中国建造飞机制造厂,中苏合营,但由于谈判过程中双方意见分歧,与中方的拖延,最终,在未签订合同的情况下,由苏联独资在新疆迪化(乌鲁木齐)头屯河建成了一座飞机制造厂,而且未向中方提供作战飞机。后来在国际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苏联突然宣布撤回飞机制造厂设备,致使中苏合作建造飞机制造厂宣告失败。但过去由于有关档案史料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正>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苏关系仍处在僵持之中。虽然由我国黑龙江省率先启动,两国边境地区传统的"以货易货"贸易稍有萌动,但上层除礼节性外,基本上还是"老死不相往来"。就在这个时候,突发一苏联人劫持一架苏联客机降落我国的事件,这迫使双方高层不得不"往来"和"沟通",也给了客机上40多个苏联公民"零距离"观察和了解正掀起改革开放热潮的中国的机会。只是当时这些都属于‘内部信息"或"保密信息",作为唯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档案》2014,(2):67
美国:中央情报局被要求公开"猪湾事件"最后一卷档案"猪湾事件"是1961年4月17日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协助下逃亡美国的古巴人向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政府进行的一次武装进攻,最后以进攻失败而告终。对美国来说,这不仅是一次军事失败,也是一次政治失误。刚刚上任90天的约翰·肯尼迪政府为此大失信誉,相反卡斯特罗政权和古巴革命得到巩固。古巴担心美国再次进攻,开始与苏联靠近,最终导致了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相似文献   

16.
《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胡德坤韩永利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本书将中国抗日战争置于世界大背景下,从战略层面对中国抗日战场这一关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了全方位的论述。包括中国抗日战场一直拖住侵华日军主力,既牵制了日本北进攻苏的图谋,又迟缓了日本南进攻英美的步伐,具有世界战略意义;中国抗日战场以承担重大牺牲配合与支援了英美“先德后日”战略的实施;中国抗日战场更有力保证了苏联避免东西两面作战而全力对付德国的计划等。选题点评:本书入选新闻出版总署“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  相似文献   

17.
就像一对争吵多年的夫妻,曾经种种攻击对方的言行还未烟消云散,英特尔与Sun就宣布重归于好.而这次"修好"被业内人士看作是Sun和英特尔的明智、务实之举,因为,此举顺应了当前服务器以及芯片市场的竞争形势,而且有利于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20年代,苏联及共产国际积极支持中国大革命,例如创办黄埔军校、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号召全世界无产者反对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大革命等.此外,苏联成立了培养中国革命者的学校,还责成军事院校招收中国学员,为中国共产党培养大批军政干部,推动了中国革命进程.多年后,曾经留苏的共和国元帅叶剑英特意写下"我来伯力多怀旧,欲到红河认爪痕"的诗句,成为那段历史的有力见证.  相似文献   

19.
纪敏 《兰台世界》2000,(11):36-37
1946年6月,国民党当局全面撕毁了国共双方于1月份达成的"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悍然向解放区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三年内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档案学的发展进程中,苏联模式曾对中国档案学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从探析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经验的内外原因入手,认真梳理并总结苏联模式对中国档案学发展所取得的成效,在充分肯定积极影响的同时,客观冷静地分析并反思学习苏联经验给中国档案学带来的隐患和弊端,在世界档案学开放融合的今天,重温这段曲折历程,对我国档案学未来发展路径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