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曾经有一朵小火苗在噼里啪啦地燃烧,孩子更是如此,人的童年正是各种梦想竞相开放的最佳时刻,纪伯伦说:"孩子的灵魂栖息在明日之屋,那是大人梦中也无法造访之境."的确,作为人生长河的源头,童年为一颗心的光芒四射提供了不可复制的最佳启蒙期,那么多美好的梦想、挣扎和所有的爱恨嗔怒,都因为处在童年而有了绽放的理由和可能.  相似文献   

2.
党文萍 《班主任》2024,(1):63-64
<正>在日常教育工作中,与家长的沟通是否顺畅有效,直接影响到班主任的带班育人效果。很多时候,班主任只关注到事,比如某学生上课捣乱了,某家长来闹事了。但当只看到事的时候,我们容易先入为主困在事里,很难真正解决问题。而当我们对学生、家长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时,就会透过事情看到背后的人做出这样行为的原因,对其多一分理解与包容,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3.
4.
每天上班,我都会遇到该死的堵车。那天早上,我夹在了一条二十英里长的车队里,既不能前进,也不能后退。左侧车道上有一辆灰色旅行牛,司机是个戴宽边帽的女子,帽檐很低,看不清模样。她身后放着一个奇怪的东西!毛毯裹着,横躺存那里,南于刚才的急刹车,毯子一角有些滑落,有个东两从毯子罩伸了出来。  相似文献   

5.
龙应台在她的另一篇文章《为什么需要人文素养》中谈到了文学的一种“功能”,她的说法是:“德文有一个很精确的说法,machtsichtbar,意思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我想,这就是文学跟艺术的最重要、最实质、最核心的一个作用。”这段文字可以与《如果你为四郎哭泣》互为注释,作者通过四郎有许多“看见”,我们通过《如》文也有许多“看见”。“文化为什么重要?”作者以一个很理性的问题开篇,却以很感性的方式进行了解读,使得这篇充满哲思的文章情感浓郁,留下了许多的“感动”。首先是父辈们被《四郎探母》所感动,“少小离家老大失乡的老兵…  相似文献   

6.
如果我们没有被遗忘,后人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记住我们这个时代呢?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又在哪里?2018年,我开始做一个项目,就叫作"英雄"。如果后人能够记住我们这个时代,那也许就是因为他们。我们这一代,生活在一个几乎没有战争的时代,所以我们必然不会有那些战争英雄般的传说。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这个时代是没有英雄的时代?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个时代可能真的会很快被历史遗忘。那如果我们没有被遗忘,后人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记住我们这个时代呢?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又在哪里?2018年,我开始做一个项目,就叫作"英雄"。如果后人能够记住我们这个时代,那也许就是因为他们。  相似文献   

7.
从2011年8月开始,每周日晚22点36分,柴静坐镇央视综合频道新改版的《看见》节目,她主持的第一期,采访了艺人姚晨,接着是药家鑫案的双方父母,家暴事件中的李阳……尽管舆论对她的主持褒贬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柴静变了。  相似文献   

8.
看见“爱”     
一群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去春游。在郊外的一条小河边,一对青年男女旁若无人地拥吻着。学生们不时地偷偷向那边张望。年轻的班主任看着这一情景,把同学们召集在一起,问:“同学们,看着眼前这一情景,你们心里想到了什么?大胆地说出来!”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偶然得了把紫砂壶,非常喜欢。睡觉时,他把紫砂壶放到床头的小柜子上,梦里一个翻身,紫砂壶的盖子不慎跌落。被惊醒后,他既心疼又气急败坏,没有了盖子的紫砂壶,还有什么用处?于是一甩手将茶壶丢到了窗外。第二天早晨起床,却发现茶壶盖子完好无损地落在拖鞋上。想起已经丢到窗外的茶壶,他又悔又恼,飞起一脚把盖子踩碎。吃完早饭,扛着锄头出工,一眼看见窗外的石榴树上,那把没盖子的茶壶,正完好无损地挂在树上……  相似文献   

10.
对“教育学理解”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鸣迪 《学科教育》2002,(11):10-15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马克思&;#183;范梅南认为,“教育学理解”是一种敏感的聆听和观察,具有情境性、应用性、规范性的特点,其结构包括非判断性理解、发展性理解、分析性理解、教育性理解和形成性理解,是“信任的同情心”促成了“教育学理解”。据此反思可以出发,当今学校日常教育实践中存在着的许多问题都与“教育学理解”的结构性缺失有关。给予学生全方位的、真正的“教育学理解”,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而只有指向学生主体性形成的理解,才能真正的“教育学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就是对成长历程的一种守望。  相似文献   

11.
人生并不是一杯美酒,不必刻意求得别人的“理解”,还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相似文献   

12.
虞澄沁 《新读写》2014,(4):34-35
“看”是人一生中大部分时间要做的事,它是生活的一部分。新闻属于生活。看,往往是对事件最真实的记录,不加丝毫掩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描述学生现时学习英语的方式着手,用具体例子分析了学生在理解英语过程中出现的毛病,并指出了产生其弊病的原因。为屏弃这种不现实的理解方式,提高理解能力和效率,本文从理论到实践详细地阐述了正常且有效的理解过程,并浅析了学生在理解过程中的误区和心理障碍,最后提出了有助于正常理解过程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这些都是传颂千古的描绘江河里水流的诗句.从诗句中我们能够体会到,虽然江河湖海里的水流波涛汹涌,但是总体上还是有着明确的方向的.对于电流而言,与看得见摸得着的水流比起来还是有区别.  相似文献   

15.
费岭峰 《中国教师》2023,(8):122-123
<正>什么是教学?教学改革的初心是什么?教改过程中应该坚守什么?好的教研应该是怎样的?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一系列问题,其实也是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与研究过程中经常提出的基本问题。读郭华教授的《教学的模样》,似对这些问题有了进一步认识。《教学的模样》,一本计划3月读完的书,还是读到了4月。不过,慢也有慢的好处,有些内容可以多翻几遍,也就有了细细品味与深度思考的机会。读此书最大的感受是,作者以学者的视野理性地审视了二十年来的课程改革实践,辩证地思考,中肯地剖析。让人时而惊喜,时而触动,时而警醒。  相似文献   

16.
伽达默尔释义学的"理解"不是一种主体认识客体的方法,而是主体的存在方式。通过对其理解与方法,理解的历史性,理解与审美,理解与语言,理解与实践几个方面的解读,能深刻地感到:人以理解而存在,并由此保持人自身的独立性和文化性。  相似文献   

17.
半年前,写过《还是要理解国际教育》。如今又写《关于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解》。乍一看这是在"玩儿"文字游戏,其实真不是,更真不敢。因为自从前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以来,人们就开始把它纳入素质教育,进行了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通过"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  相似文献   

18.
化学学科理解是指对化学学科知识及其思维方式和方法的一种本原性、结构化认识。从“本原性问题”出发,启发“本原性思考”,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形成“本原性理解”。沿着“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这一“本原性思考”路线,逐渐形成对某一化学知识点的“本原性理解”。“结构化”是将系统内部各要素按照一定关系形成关联结构的过程,即“结构”是“结构化”的结果。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结构化的方法有基于知识关联的结构化、基于认识视角和认识思路的结构化、基于核心观念的结构化。“素养为本”的课堂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教学内容结构化的自主建构中,本原性理解化学核心观念,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英国最近一项调查表明,6—18岁的孩子普遍认为,能使他们成为明星或上电视的技能才算才华,比如唱歌、跳舞、擅长足球等,只有1%的孩子认为学习聪明、成绩优秀是才华。除了这些肤浅的认识外,有些同学也提到能有一技之长,如厨艺、园艺、有幽默感、乐于助人,让他们引以为豪。  相似文献   

20.
英国最近一项调查表明,6-18岁的孩子普遍认为,能使他们成为明星或上电视的技能才算才华,比如唱歌、跳舞、擅长足球等,只有l%的孩子认为学习聪明、成绩优秀是才华。除了这些肤浅的认识外,有些同学也提到能有一技之长,如厨艺、园艺、有幽默感、乐于助人,让他们引以为豪。儿童心理学家Sandra Scott指出,“名人狂热”主导着社会,青少年的心理难免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