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观察公路越野训练对马拉松运动员心肺功能的效应,检验训练安排的可行性,以及探讨提高机体摄氧功能的途径,我们曾于1981年春对一组准备参加第一届上海杯马拉松比赛的业余马拉松运动员,进行了集训前后心肺功能的动态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营养对于马拉松运动员来说是颇为重要的,合理的营养有助于马拉松运动员的体力恢复和运动能力的提高。 马拉松运动员在参加比赛前一周,应提高饮食的质量,摄取较全面的营养素,增加能量储备。马拉松项目是时间长、消耗大的运动项目,容易引起血糖的下降。但是纳糖必须适量,过多过少均会对身体及运动产生不良影响。有关专家认为,马拉松运动员较适宜的食糖量是每公斤体重1克,如每公斤体重纳糖两克,就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马拉松运动在我国田径运动中是比较强的项目,如何保持和再提高这一优势,选材是重要环节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内优秀运动员与同龄青少年身体特征指标的对比分析,提出了马拉松运动员的某些体质指标,可供选拨马拉松运动员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心肺功能运动试验(CPET),对沈阳市48名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进行测试,分析其心肺功能的特点.测试结果显示:静息状态下高年龄组的最大通气能力、通气储备能力和心搏量比同性别低年龄组强;亚极量负荷运动时,高年龄组运动员的运动能力高于同性别低年龄组;极量运动负荷时,女子组高年龄段的心脏的工作效率明显高于低年龄组,但低年龄组有氧代谢能力有很大的挖掘潜力.旨在为少年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也为教练员今后选材和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提供可参考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参加2009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优秀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训练特点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马拉松跑的成绩与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等相关性较低,而与5 000 m、10 000 m和半程马拉松跑的成绩高度相关;与外国运动员相比,我国马拉松运动员采用大强度、大训练量的训练相对较少;应加强力量训练,并高度重视高原训练,这是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主要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6.
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马拉松是一项参与门槛低的赛事,因而全球范围内参与人数众多,很少有人关注长距离跑精英运动员的训练特征,本文撰写者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研究2004年美国奥林匹克马拉松测试赛男子女子达标运动员的训练特征。总结93名运动员的测试结果,主要内容从运动员身体特征和成绩、运动员训练训练情况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国优秀马拉松运动员李柱宏训练特点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优秀马拉松运动员李柱宏的训练过程、训练内容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由于对李柱宏采用了以海拔高度为主线的梭形训练,高原、亚高原交叉训练,等距段落模拟比赛节奏训练,恒定间歇等距定时训练,大负荷高强度训练,递增强度训练和大强度、小负荷训练,因而运动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女子赛艇运动员模拟比赛中心肺功能变化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宇飞  张缨 《体育科学》2002,22(5):99-104
探讨女子赛艇运动员在不同比赛模式中心肺功能动态变化的特点。以北京赛艇队6名女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了解在2000m模拟比赛中利用心肺功能仪研究运动员心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0m模拟比赛不仅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有氧代谢能力,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无氧糖酵解能力和耐酸能力;2000m模拟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基本处于酸中毒造成的过度通气状态.随着比赛的进行.肺的通气血流灌注逐渐出现轻微的失调;在2000m模拟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分段速度安排的不同将引起CO2排出量的不同.第1、3、4个500m段落CO2排出量的波动也许是造成模拟比赛后血乳酸峰值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我国优秀马拉松运动员李柱宏训练特点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优秀马拉松运动员李柱宏的训练,在整体训练过程安排和基本训练周、赛前训练周以及身体素质与运动成绩的比较中,归纳整理出李柱宏训练内容及特征,并进行了诊断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马拉松运动员吃什么好呢?吃肉食还是吃素食?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还是来谈谈别的吧。前不久,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一项关于人对蛋白质需要量的调查报告。报告说,若每天的饮食里含有足以抵销身体热量消耗所需要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话,那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福建省部分项目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及无氧阈的测定,发现我省青少年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水平,除羽毛球队运动员与国家队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水平相当,其它项目均低于国内外优秀选手。测试的结果可为我省今后的选材及机能评定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由于马拉松运动员要经过多年 系统训练方能达到一定水平,因而在取得优异成绩时,一般年龄均较大。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中长跑运动员心肺功能的优劣,对运动成绩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一点,已被许多专家们的研究所证明(乌尔布利希,1978)。然而,评价心肺功能的标准到目前为止,由于测定方法的不同和不能明确掌握运动员对测试的适应情况,因  相似文献   

14.
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心肺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心肺功能的测试,探讨女足运动员的有氧工作能力。方法:利用心肺功能测试系统对递增性负荷运动的女足运动员、体院体教专业和普通系科女大学生心肺功能进行测试并进行相关指标的比较。结果:女足运动员的最大心输出量、最大通气量、最大吸氧量及运动能力均显著高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教组)和普通院系学生(对照组),三组呈女足组〉体教组〉对照组,女足运动员安静时心率显著低于体教组和对照组。结论:女足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及耐力素质优于体教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在探讨我国速度滑冰运动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的时候,人们往往对不甚引人注目的心肺功能重视不够。在已经突破了“37秒”大关的今天,不具备强大的心肺功能,是很难在冰坛上有所建树的。五枚冬奥会金版获得者埃里克·海登之所以能够在仅仅四年中就获得了一连串的胜利,就生理学观点看,是他强大的心肺功能的奇迹。先从黑龙江省与挪威速度滑冰友谊比赛的成绩谈起(以苗敏、郭成江、陈健强三人为例)。苗敏与詹森比较:在500米的前100米中苗比詹快0.25秒,到终点时仅快0.16秒,即在后400米中输掉了0.09秒。1000  相似文献   

16.
正当今马拉松项目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世界最好成绩被不断刷新,这都得益于训练观念的更新和训练方法、手段的创新。对于马拉松项目而言,耐力是基础,速度是核心,力量是保障。目前,越来越多的教练员和运动员逐步认识到,马拉松成绩的提高不单纯是耐力的此拼,要想有所突破,必须重视力量素质的发展,不断加大力量训练的比重。一、力量训练对马拉松项目的重要作用以往的陈旧观念认为,马拉松运动员不需要进行力量训练,因为力量训练会使运动员的肌肉增粗,体重变大,不利于成绩的提高。但是实践证明,力量训练对马拉松运动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只要方法、手段运用得当,就能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力量训练对马拉松项目的重要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第一点,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一般力量水平,有助于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第二点,力量训练可以有效发展运动员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三月在美国西北部的华盛顿州举行了一次奇特而饶有风趣的婚礼,这次婚礼没有在教堂中举行,而是在西雅图《Seattle》马拉松赛跑的途中进行的。新郎是美国马拉松运动员,三十岁的市鲁斯·莱昂,新娘是莎伦·约翰斯顿——博诺拉,年已二十九岁。婚礼主持人是长老会的牧师克利夫·麦克拉斯,也是一位长跑爱好者。这次婚礼是在西雅图通往郊区贝勒乌的长度为二·四公里的大桥上举行的,马拉松赛跑的路线正好穿过这座大桥。从婚礼开始时计算,这一对新人与比赛领先者仅差一分钟的跑程。整个婚礼仪式进行了二十分钟又四七秒。新娘身穿一套银白色训练服,新郎则身着一套钴蓝色运动服,既有婚  相似文献   

18.
马拉松全长42.195公里,从事马拉松项目的运动员无论是在训练中还是在比赛中体内的营养物质都将被大量地消耗或者流失。因此马拉松运动员必须通过科学的营养补充来恢复消耗的能量和物质。  相似文献   

19.
伸展练习对于中长跑和马拉松运动员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仅能增强肌肉和韧带的弹性与柔韧性,而且还可以预防运动创伤。 以下介绍几种中长跑马拉松运动员应该常做的伸展练习。 一、跟腱、腓肠肌伸展法(图一) 两足稍稍分开,在距墙一米左右处站立。手前伸置于墙上,保持全足着地。身体下部逐渐向后移动,加大与墙的距离,但两足不能从地面抬起,并在最后伸展位置上坚持数十秒。每  相似文献   

20.
受试者是17名男子中长跑和29名马拉松运动员。用“两点测试法”在实验室电动跑道和运动场上确定了他们的乳酸阈(LAT,4mmol/L)。在实验室,5名优秀中跑和7名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LAT分别为4.74±0.24米/秒和4.13±0.11米/秒(p<0.01)。在运动场,5名1~2级中长跑和7名2级、11名1级以及11名健将级马拉松运动员LAT分别为4.66±0.50米/秒、4.77±0.14米/秒、4.84±0.13米/秒和4.93±0.09米/秒。除中长跑与2级马拉松组、2级与1级马拉松组外其余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对“两点测试法”的可靠性进行了检验并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