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以及发展思维能力,体验教学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对于小学数学,更能在生活中找到其原型,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因此,必须开放课堂教学,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一、让课堂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习有用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少教师仅仅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实际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虚无缥缈又枯燥无味。  相似文献   

3.
生动的课堂来源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选材必须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让数学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4.
聂敏 《湖北教育》2004,(21):48-49
自实施《数学课程标准》以来.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开始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加强学生基本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还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出发去设计教学活动,使他们从熟悉的事物中感受到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怍用,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和亲切感,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然而,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课堂外的时间却是无限的;课本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而五彩缤纷的生活所提供的教育资源却是无限的;  相似文献   

6.
王伟 《考试周刊》2012,(39):84-84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推动人们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的时候,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就会掌握快,记得牢,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教育理论研究表明:当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认同感和亲切感。《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可见,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还原知识的生活本质,让学生从生活环境中发现数学,创造数学,使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已有知识,使学生在认识、使用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那么该如何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呢?  相似文献   

9.
翟美娟 《小学生》2010,(4):64-65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生活实际。为此,作为数学教师要力求让学生贴近生活学数学,把数学与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认识到数学的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其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一书中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行和发展。今天就我亲身经历,浅谈我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郭定富 《新疆教育》2012,(23):99-99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高于生活。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调用、摄取已有的生活原型,激活、提升自己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的现时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让富有生活气息的知识走进数学课堂,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为此,在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意义、作用和价值。形成良好的数学意识.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学习的信心。如何引导学生贴近生活、感悟数学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之一。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认为应当打造数学的快乐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数学,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是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的学科,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  相似文献   

14.
数学本身所涉及的都是一些具体问题,这些具体问题都离不开学生的日常生活。数学就应该遵循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且用于生活的理念,使学生在生活实际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减少对数学的畏惧  相似文献   

15.
孙博 《内蒙古教育》2012,(12):33-3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新课程改革重视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孩子们感到数学是真正有趣的、有用的,让学生学习真正有价值的数学知识。一、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让数学学习从生活中开始在教学四年级《小数的大小比较》这一教学内容时,我设置了这样的导入情景:听!伴随着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五塔寺东街小学迎  相似文献   

16.
置身于课堂,听到的最多的评价便是教师 的“你真棒!好极了!”即使学生做对了一道很 简单的计算题,教师也不失时机地夸奖“你真 棒!”这样泛泛的称赞和过多过滥的表扬是否也 会让学生感到教师赞扬的贬值呢?要看到的是: 有的学生因为自己已经被老师称为“棒极了”, 所以课堂上就左顾右盼,不再认真聆听了。  相似文献   

17.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数学教学应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有效的、活生生的的数学。作为教师,我们应从课堂教学着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笔者认为,围绕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生活化策略,进一步拓宽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是落实这一要求的有效措施.同时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中脱离现实生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强调接受学习的倾向,构建有助于学生走出校门、投向社会生活、亲身体验实践过程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形成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句话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参与数学的学习,人人都在数学上得到发展。那么如何引导小学生参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得到不同发展,让数学课堂教学更精彩呢?下面,  相似文献   

20.
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知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