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界各国新闻机构派驻南斯拉夫的记者有一百几十人。除中国记者外,路透社记者皮特·汉弗莱是唯一懂中文的外国记者。最近,他邀请我参观他的办公室。路透社记者站设在贝尔格莱德市中心区的一幢楼房里,租用了第六层的一个套间,其中有两间编辑室,一间通讯室。记者站共有三名记者,只有皮特是从英国派来的,另外两位是聘用的南斯拉夫人,此外还有一位编外的南斯拉夫姑娘承担办公室事务。这里没有  相似文献   

2.
新华社体育记者王训生7月间在南斯拉夫萨格勒布举行的第14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荣获最佳记者奖。这是建国以来我国记者首次在重大国际体育活动中获奖。采访这次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各国记者多达1200人,我国各新闻单位也派出了38名记者(包括两名常驻记者)报道这一本年度最大的国际体育盛会。在本届运动会组委会组织的最佳记者评选活动中,王训生  相似文献   

3.
看板     
朱莉正式与皮特订婚4月13日,布拉德·皮特的发言人正式确认了安吉利娜·朱莉已与皮特订婚的消息。据称,两人会在夏天于法国南部一间价值3.4亿人民币的教堂举行婚礼届时,将有两三百名宾客受邀出席。  相似文献   

4.
胡健 《传媒观察》2007,(2):25-26
他同一位记者约定,当天下午2时一起去采访一位画家。结果,在约定好的地点,他从下午1时50分一直等到2时40分,始终不见记者的踪影,多次打记者的手机联系,回答均是“对方已关机”。由于同这位记者素未谋面,担心在路上擦肩而过,错过见面机会,他立即赶往这家新闻单位,一直找到记者的办公室。谁料,办公室同志告诉他,这位记者家在外地,已经回家去过年了。约好了去采访,怎么能这样不守信?办公室有人劝他,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人物采访新闻性不强,过了年去也不迟。一直对记者、对新闻十分敬重的他,根本没想到有的记者会这么不讲信用,简直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刘俊 《青年记者》2009,(15):87-88
马克·莫瑞迪斯(Mark Meredith),曾任英国路透社记者、《金融时报》国外新闻主编、欧洲新闻培训协会主席、英国龙比亚大学新闻学硕士课程系主任等职,拥有30年的记者经历和18年的教师生涯。东西德国对峙期间他做过路透社驻西德记者,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时他是路透社驻布拉格记者,越南战争期间他被派驻越南。  相似文献   

6.
路透社广播过—篇报道北京的星期天的特写消息。这篇消息是路透社派在中国的记者写的。熟悉北京的人读过这篇特写,认为它的内容是公正的,而且写的比较生动,引起了他的兴趣。还有人说,如果去掉路透社的电头,再作一点微小的修改,这篇特写几乎不能看作是西方通讯社发的消息。下面就是这篇特写:  相似文献   

7.
3月25日上午,北京与贝尔格莱德的电信联系一度中断。上午10时,已有两天未得休息的本报驻南斯拉夫记者吕岩松终于与国内恢复联系。这位战火中的记者向我们描述了贝尔格莱德的最新情况。几小时后,他发回这篇报道:贝尔格莱德有自己的个性,尤其是市中心破碎的古堡卡勒麦格丹。这座城市历尽沧桑,多次被毁。然而它就像塞尔维亚人一样,保持了自己的尊严。昨夜,南斯拉夫人民为捍卫自由与独立,再一次承受着猛烈的军事打击。24日,南斯拉夫各地阳光明媚,嫩黄的花朵传递着初春的讯息。然而战争的阴影已浓浓地笼罩在人们心头。16时,…  相似文献   

8.
国际记者联合会秘书长艾丹·怀特沉痛宣布:一九九一年,全世界因公殉职记者达八十三人。这些记者属于二十三个国家,其中一半在拉丁美洲和南斯拉夫殉职。四十二人死于采访中。其中二十二件发生在拉丁美洲,二十一件在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内战中的记者遇难事件与海湾战  相似文献   

9.
正甲午年仲春,我接到远方同仁寄来的一包书。拆开邮包,《他这样做记者》、《情系黄土地》吸引住我的眼球。厚厚两本书,洋洋50万字,是活着的人为已故的人出的书,让我感到惊奇。这位已故的人尊名王增志,生前是晋中日报社一位普通记者,还是一位从事采编工作20年没能进了编的记者。但是,读者认可他、喜欢他、尊敬他、崇尚他,出殡那天,有好多人从农村、从工厂、从学校、从军营、从社区、从机关单位闻讯赶来,来为他们心中的这位"最美记者"鞠躬行礼、洒泪送行。那场面感天动地!  相似文献   

10.
认识李文,是一位热心前辈的介绍,说他最近策划了一套书,销售很不错。图书、展览、广播多方位运作,以此选题策划的电视节目也即将开播。见到李文,就是在这个电视节目的发布会上,台上端坐的是部委领导、专家学者,还有媒体负责人。李文在下面接待引领记者,张罗会场秩序,自始至终没有出台露面,没有人知道他其实是这个活动选题的始作俑者。会后,他说要送我几本书,两人一起到了他设备简易的办公室,聊起他这次出书的经历。  相似文献   

11.
牛津大学路透社新闻研究院的一篇论文说,公民记者将要继续存在,记者必须找到办法与"网民产生的内容"合作。该报告由《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和路透社新闻研究院前访问学者约翰.凯利(John Kelly)撰写,他提出,记者和读者的关系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除批评"网民产生的内容"外,公  相似文献   

12.
一位记者同志告诉我,有一次他访问一位基层干部,请他谈一件事情。开头,这位基层干部谈得兴致勃勃,可是后来呢,他越谈越没有兴味了,最后竟然是应付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原来他是嫌记者光听不记。在他看来,记者不记,就是不听,自己说了也没用。还有一位同志告诉我这样一件事:在一次党委召开的布置中心工作的会议上,有位记者去参加了,可是在会上他光听不记,这使参加会议的人感到诧异,使主持会议的同志也感到有点不满意。可见,在社会上,记者的“记”,被人们看作是  相似文献   

13.
△他为啥打听西安有无电台? 1936年的一天上午9时半,路透社记者赵敏恒忽然接到国民党中央某要人的电话:“西安有无电报来?”赵答:“没有。”“路透社在西安有无电报来,是否有电台?”赵答:“没有。”于是对方就把电话挂了。赵觉得奇怪,于是向各方寻找线索,先是探得蒋介石不在西安;接着又探得蒋在华清池,前一天还有电报到南京。后来又从交通当局得悉:陇海  相似文献   

14.
据路透社发自纽约的消息,三名美国记者由于揭露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及其追随者贪污腐化获一九八五年度普利策国际新闻报道奖。这三名记者是路易斯·西蒙斯、皮特·卡瑞和凯塞琳·艾利森,他们同属于加利福尼亚州圣胡塞《信使新闻》报。一九八五年,他们发表了一系列报道,揭露马科斯夫妇及其同伙向国外转移财富。普利策奖评选委员会认为,这组报道直接影响了菲律宾政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玉申 《青年记者》2007,(18):114-115
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赵敏恒是国际报坛上一颗很耀眼的明星。在中国现代记者中,若以国际影响而论,可能还没有人比得上他。他曾担任路透社、美联社等西方媒体的驻华记者,采写了许多蜚声中外的重大新闻,其高超的采访能力颇为同业称道,有的英美记者甚至称他为"最了不起的华人记者"。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邵云环、许杏虎、朱颖这三位中国记者,为反对霸权、伸张正义、呼唤和平、传播真理而血洒南斯拉夫,以身殉职。他们是和平卫士,是正义化身,是传播真理的文明使者,他们的光辉形象将永垂青史,光照千秋!三位英雄倒下了,一批中国记者仍然舍生忘死地继续在南斯拉夫战斗着。从这批前仆后继的中青年记者身上,世人看到了中国记者良好的职业形象,看到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希望。占我国新闻记者绝大多数的中青年记者是我国跨世纪新闻采访队伍的主力军。他们年富力强,大多受过高等教育,知识面广,富有工作活力和创新精神;但也应承认,他们…  相似文献   

17.
有两位记者我比较熟悉,一位是《文汇报》的万润龙,见过面。另一位是新华社的吴晓波,未曾谋面。我觉得他们都是称职的记者。 由于经常在杭报上读到万润龙的文章,叹服其新闻的及时和文章的生动,便以读者的身份向他寄去一份贺年卡。几天后接到他的电话,说他前一天收到我  相似文献   

18.
北约对南斯拉夫的空袭,26日已进入第三轮。导弹并没有带来任何和平,却使南斯拉夫人民的生命财产蒙受了巨大损失。到目前为止,南联盟至少有11名军人牺牲,60余人受伤。更令人愤慨的是,一个安置波黑难民的军营也未能幸免,里面的妇女和儿童被炸伤。作为一名常驻此地的外国记者,我也与这里的人们一起度过了自北约轰炸以来短暂而又漫长的四天四夜。我看到的是震惊、愤怒、无奈却仍坚强的无辜的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曾经美丽却在转瞬之间满目疮痍的城市。在美国驻南使馆前,记者问一位过路人对局势的看法。这位50岁左右的工程师说:“…  相似文献   

19.
周佩玲 《新闻天地》2008,(11):15-15
熟悉益阳日报记者谭绍军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富有爱心的记者。  相似文献   

20.
我从来想过我会当记者,即使是在充满五彩瑰丽梦幻的孩提时代.我的父亲是一位记者,一位非常出色、敬业的记者,他几乎把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在工作中,颇受人尊敬.然而这样一位呕心沥血、兢兢业业的“老记者”却不希望他的三个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