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道题有毛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三复习中 ,我们在一本资料上看到如下一道“典型例题” .学习中 ,我们发现该题存在很大毛病 .以下谈谈我们的看法 .原题 :已知外接圆半径为 6的△ABC的面积为S ,且S =a2 -(b -c) 2 (a、b、c分别为角A、B、C的对边 ) ,sinB +sinC =43 .求sinA的值及S的最大值 .原解 :S =12 bcsinA =a2 -(b -c) 2 =a2-b2 -c2 + 2bc=2bc-2bccosΑ ,∴ 12 sinA =2 -2cosA ,∴ 1 -cosAsinA =14 ,即tan A2 =14 ,∴sinA =81 7.又sinB +sinC =43 ,即 b2R+ c2R=43 ,∴b+…  相似文献   

2.
李保民 《化学教学》2000,(11):38-39
[题目 ]2 6 (8分 ) 2 5℃时 ,若体积为Va、pH =a的某一元强酸与体积为Vb、pH =b的某一元强碱混合 ,恰好中和 ,且已知Va<Vb 和a =0 .5b。请填写下列空白 :(1 )a值可否等于 3(填“可”或“否”)   ,其理由是               。(2 )a值可否等于 5 (填“可”或“否”)   ,其理由是               。(3)a的取值范围是         。[思路 ]由题意首先总结出关系式 :a b =1 4 lgVaVb ,推导过程如下 :由题知强酸强碱混合 ,恰好中和则 :nH =nOH-  即Va1 0 -a=Vb1 0 …  相似文献   

3.
求变式的取值范围 (或最值 )是初中数学竞赛的热点问题 .由于其涉及的知识面广 ,技巧性强 ,思路灵活多变 ,学生普遍感到难以掌握 .本文试图通过实例 ,归纳总结出这类问题的一些常见规律 ,以期对学生能有所帮助 .1 局部配方法通过对变式的局部进行配方 ,再利用 (x±y) 2 ≥0来求变式的取值范围 (或最值 ) .例 1  (1998年全国初中联赛试题 )设a、b为实数 ,那么a2 +ab +b2 -a - 2b的最小值是解 a2 +ab+b2 -a- 2b=a2 +(b- 1)a -b2 - 2b=(a- b - 12 ) 2 +34(b - 1) 2 - 1.∵ (a - b - 12 ) 2 ≥ 0 ,(b- 1) 2 ≥ 0 …  相似文献   

4.
韦达定理和其逆定理是初中数学中一个充满活力的定理 ,不但在历年的中考试题中是一个命题的热点 ,而且其逆定理在初中数学竞赛中应用也较多 ,现举例如下 .例 1 已知实数a、b满足a2 +ab+b2= 1,且t =ab-a2 -b2 ,那么t的取值范围是 (2 0 0 1年TI杯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 .解 由a2 +ab+b2 =1,t=ab -a2-b2 得 ,a2 +b2 =1-t2 ,a2 b2 =1+t22 ,则以a2 、b2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为 :x2 -1-t2 x+ 1+t22 =0 ( ) ,因为a、b为实数 ,所以方程 ( )有实数根 ,即Δ =1-t22 -4 1+t22 ≥ 0 ,得 -3 ≤t≤-13 .例 2 …  相似文献   

5.
高级中学课本《代数》下册 (必修 )第 12页例 7:已知a,b ,m∈R+ ,且a <b,求证 :   a +mb+m >ab . (1)该题初看平淡无奇 ,学完分析法之后常会置之不理 .但它及引伸、变形的用处十分广泛 ,许多高考试题都是以它为背景 ,使得它已成为高考命题的生长点 .   1.条件不变 ,还可以有ab <a +mb +m <1;(2 )b +ma+m <ba . (3)   2 .改变条件 :若a ,b,m ∈R+ ,且m <a <b,则有a-mb-m <ab <a+mb+m. (4)上述四个结论 ,有着神奇的功能 ,广泛的应用 .下面仅以高考题为例来说明 .例 1  (1989年广东高考理科题…  相似文献   

6.
几个不等式问题的统一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几个不等式问题问题 1 设a >0 ,b >0 ,a3 b3=2 ,求证 :a b≤ 2 . (1 986年宿州市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 0 0 2年第 7期发表的文 [1 ]专门对这一个问题的多种表述形式和多种解法进行了综述 .问题 2 设x ,y∈R ,x y =1 ,n >0 ,λ >0 ,求1x  相似文献   

7.
对于条件“a>b>c且a b c=0” ,很多同学一直认为它只有“a >0 ,c <0”的结论。其实它还有另外一个结论 ,即由它可推得“ca ∈ (-2 ,-12 )”。证明过程为 :∵a b c =0 , ∴b =-a -c。∵a >b>c, ∴a >-a -c>c。∵a >0 , ∴ 1 >-1 -ca >ca ,∴  相似文献   

8.
解题杂谈     
一、分与合例 1 设a2 b2 1b2 c2 1c2 d2 1d2 a2 -b2 c21c2 d2 1d2 a2 1a2 b2 c2 d2 1d2 a2 1a2 b2 1b2 c2 -d2 a2 1a2 b2 1b2 c2 1c2 d2 =0 .①求证 :ab bc cd da与ab cd -da -bc中至少有一个为零 .讲解 这是文 [1 ]谈数学和谐美的第一个例子 .整个分析处理过程如下 :已知条件是分式 ,而结论是整式 ,不和谐 ,且条件复杂 ,结论简单 .所以 ,可以运用顺推策略探索解题途径 ,并将分式化为整式 ,使条件与结论和谐化 ,另外 ,还需将结论等价地变为(ab bc cd da) (ab cd…  相似文献   

9.
定义型试题即试题中给出一个考生从未接触过的新规定 ,要求考生当即应用 ,用以考查考生的接受能力和应变能力 .一、定义新概念例 1  ( 2 0 0 1年上海高考题 )定义 :若函数 f(x)对于其定义域上的某一点x0 ,有f(x0 )=x0 ,则称x0 是 f(x)的一个不动点 .已知函数 f(x) =ax2 +(b+1)x +(b- 1) (a≠ 0 ) .( 1)当a=1,b =- 2时 ,求函数f(x)的不动点 ;( 2 )若对任意的实数b ,函数f(x)恒有两个不动点 ,求a的取值范围 ;( 3)在 ( 2 )的条件下 ,若y=f(x)图象上两个点A、B的横坐标是函数 f(x)的不动点 ,且A、B两点关于…  相似文献   

10.
当a、b是不同时为零的实数时 ,形如asinx bcosx =c ( )的三角方程有解的充要条件是a2 b2 ≥c2 (高中《代数》上册 ) .即当a2 b2 >c2 时 ,方程 ( )在 [0 ,2π)内有不同二实解 ;当a2 b2 =c2 时 ,方程 ( )在[0 ,2π)内有唯一实解 .这个条件虽简单、但它却潜藏着不凡的应用功能 .现简要介绍如下1 直接根据题目所给出的条件 ,逐步对所求问题进行加工、调节 ,使其转化为方程 ( )的形式 ,可使问题化难为易 ,简洁求解 .例 1  (1990年上海高考题 )复平面上点A、B对应的复数分别为z1=2 ,z2 =- 3,点P对应的复数为z ,…  相似文献   

11.
从考题谈方法——2003年高考数学(江苏类)选择题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3年全国高考数学 (江苏卷 )普遍反映试题偏难 ,新教材中新知识所占比重较大 ,选择题也有一定难度 .本文就部分选择题的解法 ,谈谈数学方法的运用 .(下列各题编号为原试题编号 ,题目见本期高考试题—编者注 )1 分析 依题意在a≠ 0的前提下 ,由判别式Δ>0 ,得 4a2 -b2 <0 ,∴ 2a +b>0 ,2a-b <0 ,或 2a +b<0 ,2a-b >0 .由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用特殊点来确定 ) ,应选C(这是标准答案 )评注 本题考查内容是二次函数、判别式 ,简单的线性规划 ,具有一定综合性 .但本题是一道有争议的试题 ,因为a ≠ 0 ,所以选择支C中应…  相似文献   

12.
成功的解题 ,常常体现在 :善于发现规律 ,巧于利用规律 .这是一类常见的条件不等式证明问题 :题设条件是a ,b ,c∈R ,且a b c=1.本文试图揭示其证题规律 ,并巧用其规律 .定理 设a ,b ,c∈R ,且a b c =1,则a2 b2 c2 ≥ 13≥ab bc ca ;①1a 1b 1c ≥ 9;②1a2 1b2 1c2 ≥ 1ab 1bc 1ca ≥ 2 7;③abc bca cab ≥ 1;④abc bca cab ≥ 9;⑤abc≤ 12 7,或 1abc≥ 2 7;⑥abc 1abc≥ 2 712 7;⑦a b c≤ 3;⑧ab bc ca≤ 1. ⑨   (当且仅当a=…  相似文献   

13.
命题 1 已知椭圆 x2a2 y2b2 =1(c2 =a2 -b2 ) ,则椭圆上存在点P ,它与两焦点F1、F2 连线互相垂直的条件是b≤c <a .证 :设P(x0 ,y0 ) F1(-c ,0 ) ,F2 (c ,0 )∵PF1⊥PF2∴ (y0 -0 ) (y0 -0 ) (x0 c) (x0 -c) =0即 :x20 y20 =c2亦即 :|PO|=c(O为坐标原点 )又∵椭圆短半轴是b ,长半轴是a ,P又在椭圆上∴b≤c <a命题 2 已知P是椭圆x2a2 y2b2 =1(c2 =a2 -b2 )上的点 ,且b≤c <a ,F1、F2 为其焦点 ,若∠F1PF2 =90° ,则△PF1F2 的面积为定值b2 .证 :由已知得 : |…  相似文献   

14.
结论 若a+b +c=0 ,则b2 ≥ 4ac.证明 ∵a +b+c =0 ,即b=- (a+c) ,∴b2- 4ac=[- (a+c) ]2 - 4ac=(a -c) 2 ≥ 0 ,故b2 ≥4ac.活用这一结论可以方便、准确地求解已知等式求取值范围或不等关系类型的问题 .下面举例说明 .例 1  (1991年“曙光杯”初中数学竞赛题 )已知三个实数a ,b,c满足 a +b+c =0 ,abc =1,求证 :a、b、c中至少有一个大于 32 .证明 由题设条件可知a ,b,c中有一个正数 ,两个负数 ,不妨设c>0 .∵a+b +c=0 ,∴c2 ≥ 4ab.而abc=1,则有c3 ≥ 4abc =4 ,∴c≥ 34>32 78=32…  相似文献   

15.
最值问题是中学数学中一个重要内容 ,其涉及面广 ,难度较大 ,求解方法灵活多样 .本文通过构造函数和曲线来解决某些最值问题 ,不仅形象直观、易于掌握 ,而且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计算 ,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 .一、构造函数求最值1 .构造二次函数例 1 设a b c d e =8,a2 b2 c2 d2 e2 =1 6,求e的最大值 .解 :设f(x) =(x a) 2 (x b) 2 (x c) 2 (x d) 2=4x2 2 (a b c d)x a2 b2 c2 d2显然f(x) ≥ 0 ,且x2 的系数为正 ,则△ =b2 -4ac≤ 0 ,即4(a b c d) 2 -1 6(a2 b2 c2 d2 )=4( 8…  相似文献   

16.
纵观近年全国高考试题和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满足多个条件的存在性问题频频出现.它们构思精巧,新颖别致,极富思考性和挑战性,充当着“把关题”的重要角色,具有很好的区分和选拔功能,因而是考查学生数学素养和能力的极好素材,值得认真研究.下面精选出几道典型例题并予以解析,供同学们参考.例1 已知f(x)=log3x2+ax+bx2+cx+1,请问是否存在实数a、b、c(-2<c<0),使f(x)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①是定义域为R的奇函数;②在[1,+∞)上是减函数,在(0,1]上是增函数;③最大值是1.若存在,求出a、b、c;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假设…  相似文献   

17.
构造平面向理 巧解最值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值问题是数学奥林匹克中的热门试题 .它技巧性强 ,难度大 ,解法活 .本文利用高中数学新教材中新增的重要内容———平面向量 ,巧解一类最值问题 .1 求不等式恒成立时的参数最值例 1  (1992年上海市高三数学竞赛试题 )若正数使不等式 :x +y≤ax +y对一切正数x、y成立 ,则a的最小可能值是_____ .解 构造向量 a =(x ,y) , b=(1,1) .由 | a· b|≤| a|| b| ,得  x+ y≤ 2 · x+y.当且仅当 a与 b同向 ,即x =y时 ,等号成立故a的最小可能值是 2 .例 2  (2 0 0 0年第 11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高…  相似文献   

18.
向量不仅是解决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的有力工具 ,也是解决代数和三角问题的有力工具 ,它可使许多代数和三角问题的求解过程变得轻松 ,生动 ,给人以数学美的享受 .它为解决中学数学问题开避了一条新的途径 .一、比较大小例 1 已知a ,b∈R ,0 <x<1,试比较a2x + b21-x 与 (a +b) 2 的大小 .解 设向量m=ax,b1-x ,n=(x ,1-x) .由 (m·n) 2 ≤|m|2 |n|2 ,得(a +b) 2=ax·x + b1-x· 1-x2≤ a2x + b21-x x+ (1-x)=a2x + b21-x.例 2  (2 0 0 0年河北省高中数学竞赛试题 )已知a ,b∈R ,m ,n∈R+…  相似文献   

19.
平面向量及其运算是高中教材的新增内容 ,它融数、形于一体 ,具有代数形式和几何形式的双重身份 ,使它成为中学数学知识的一个交汇点 ,成为联系多项内容的媒介 .下面对近三年全国新课程高考试题及上海试题 ,分类进行分析 ,供复习参考 .1 考查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律例 1  ( 2 0 0 2年上海高考题 )若a ,b,c为任意向量 ,m ∈R ,则下列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a+b) +c=a +(b +c)B .(a+b)·c=a·c+b·cC .m(a +b) =ma +mbD .(a·b)·c =a· (b·c)解析 : 因为向量的数量积不满足结合律 ,故显…  相似文献   

20.
用函数方法证明不等式 ,常常能够方便地给出证明 .用函数方法证明不等式的关键是结合不等式的结构特征构造适当的函数 ,以便于利用这一函数的有关性质证明所给的不等式 .例 1 若a >b>0 ,m >0 .求证 :ab >a +mb+m.证明 令 f(x) =a+xb +x.由a>b可设a =b+c(c >0 ) ,则f(x) =b+x +cb +x =1+cb +x.当x∈ (0 ,+∞ )时 ,f(x)为减函数 .∵ m >0 ,∴ f(m) <f(0 ) .即 ab >a+mb+m.注 用函数方法证明不等式 ,往往要利用所构造函数的单调性 .例 2 设a、b、c∈R .证明 :a2 +ac+c2 +3b(a+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